帝国十年的春风,似乎格外眷顾帝国的西疆。龙城以西,原本荒凉的戈壁与草原交界处,此刻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以万计的民夫、工兵,在格物院勘测人员划定的白线内,挥汗如雨,挖掘着路基。远处,由定远城延伸而来的实验性铁路已经铺轨至此,巨大的“火龙—甲型”机车喘着粗重的白色蒸汽,将一车车从内地运来的“星火水泥”、钢轨、枕木以及其他筑路物资卸下。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工程的建设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西方推进。
这是帝国“西路走廊”计划的第一阶段——修建龙城至河西重镇“张掖”的铁路及配套官道。选择此段,因其地势相对平缓,且有旧官道基础,利于快速打开局面,并连接帝国在河西走廊的传统影响力区域。
韩擒虎坐镇龙城,亲自督导。这位昔日的边军悍将,如今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大局观。他深知,太师林默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条嵌入了帝国力量、文化与技术的楔子。他严格按照林默的指令,采取“筑路”与“建城”并进的策略。铁路修到哪里,坚固的、由“星火水泥”构筑的兵站、哨卡和移民村落便建立到哪里。来自内地、渴望土地的贫民和退伍士兵,在官府的鼓励和少量资助下,携家带口,沿着新修的道路向西迁徙,在指定的绿洲或河谷开垦荒地,建立家园。
“以路引民,以民固路,以路养军,以军护路。”这是林默定下的西进方略。他要让这条西路走廊,从一开始就流淌着帝国的血液,扎根着帝国的根基。
工程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恶劣的沙尘天气、复杂的水文地质、以及零星出没、对新来的“铁怪物”和帝国势力充满警惕与敌意的游牧部落袭扰,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在帝国强大的组织能力、格物院的技术支持以及韩擒虎麾下边军的铁血护卫下,所有困难都被一一克服。铁路,如同一条不断生长的钢铁藤蔓,顽强地向着张掖的方向延伸。
与此同时,由帝国官方背景的“西域贸易商社”组织的庞大商队,也首次沿着新修的道路,满载着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西行。他们的目标,是重新叩开西域诸国紧闭的城门,用帝国的商品和影响力,去试探、去分化、去拉拢。
太师府澄心堂内,林默每日都会收到来自西路前线的详细奏报。他关注着铁路的每一寸进展,关注着移民的安置情况,也关注着商队与西域诸部接触的反馈。
“太师,西路勘测使团回报,张掖以西,地形渐趋复杂,沙碛、山地增多,铁路修建难度将大增。且西域大国‘高昌’(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态度暧昧,其国王虽表面恭顺,接受了我朝使节和礼物,但对商队过境课以重税,并暗中支持一些小部落骚扰我筑路队。”侯三汇报道。
林默看着地图上高昌国的位置,眼神微冷。高昌是控制西域东部门户的关键,其态度,直接关系到帝国西路战略的成败。
“告诉韩擒虎,加快张掖段的建设,务必在年底前通车。届时,帝国在河西将拥有更强的后勤保障和兵力投送能力。”林默沉吟道,“至于高昌……先礼后兵。以朕的名义,再派使节,带去更丰厚的礼物,重申帝国通商友好之意,要求其保障商路安全,降低关税。若其依旧阳奉阴违……”
他没有说下去,但侯三已然明白。帝国的耐心是有限的,西进的脚步,绝不会因一个小小的绊脚石而停止。
就在林默的注意力被西路事务牢牢吸引之时,格物院呈送的一份关于那史前文明神秘“黑色薄板”的研究报告,再次引起了他的注意。报告称,所有已知的物理、化学方法都无法损伤或激活那薄板分毫。一位年轻学者异想天开,尝试用不同频率的音波去刺激薄板上的小孔,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当调到某个特定高频音波时,那黑色薄板的表面,竟然瞬间闪过了一串极其复杂、从未见过的、如同星辰般闪烁的奇异符号!虽然符号转瞬即逝,薄板也立刻恢复了原状,但这无疑证明,这东西……是“活”的!
一个能对特定能量(音波)产生反应的、来自史前的高度精密造物!
林默看着报告上的描述,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这个时代的认知。那个消逝的文明,其技术水平,恐怕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他们为何消失?这薄板又是什么?是记录信息的设备?还是某种……钥匙?
他立刻下达了最严厉的指令:“停止一切对‘黑色薄板’的主动研究!将其封存于格物院最深处的铅室,没有我的亲笔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触!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签署终身保密契约,严禁泄露任何信息!”
在帝国科技树尚未攀到足够高度之前,贸然去触碰这种远超理解的东西,风险太大。他不能拿帝国的未来去赌博。
西进的序曲已然奏响,钢铁的触角正伸向古老的土地。而来自远古的幽灵,则在帝国的核心,投下了一道深邃而神秘的阴影。
林默知道,他正带领着帝国,行走在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上。前方,既有开疆拓土的荣耀,也可能隐藏着无法预知的危险。但他别无选择,唯有握紧手中的力量,谨慎而坚定地,走下去。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穿越当死侍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