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仁,名向,字知仁,唐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生卒年不详,是玄宗开元年间兼具行政才干与文墨功底的朝廷官员,官至户部侍郎,其事迹散见于史志、碑刻与诗文典籍中。
徐知仁的仕途起步于监察体系,早年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并内供奉等职。这些职位掌管监察百官、纠弹不法之事,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政务经验与朝堂洞察力,也为后续出任地方要职奠定了基础。
开元初年,徐知仁外放地方,首任衢州刺史。任内,他重视地方文化传承,与衢州名贤徐安贞交往密切,并主持修缮徐偃王庙,立碑记事。此碑阳面采用徐安贞旧文,阴面由张宙撰文书写,成为当地文化遗存的重要见证。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中明确记载,徐知仁是后来元和年间衢州刺史徐放的祖父,祖孙二人相隔四十余年先后治理衢州,成为当地徐氏为官的佳话。
开元十二年(724年),徐知仁调任华州刺史,恰逢玄宗东巡途经华州。他奉命与信安郡王李祎合作,在华岳祠南的通衢大道勒石立碑,记录此次巡幸盛事。碑文与诗作均由玄宗亲制,旧路因之从岳北移至岳南,工程于次年七月竣工,成为开元年间君臣协作的标志性事件之一。除衢州、华州外,他还曾任职彭州(今四川彭州)、相州(今河南安阳)等州刺史,遍历多地的治理经历,使其深谙地方利弊与民生需求。
徐知仁的文才在盛唐文坛留下了印记。开元十年(722年),宰相张说出任首任朔方节度使,玄宗亲赋《送张说巡边》送别,张九龄、贺知章等近二十位大臣纷纷和诗,徐知仁亦在其列。他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收录于《全唐诗》,诗中“问罪阴山下,安人属国前”“耀威当夏日,杀气指秋天”等句,格律严谨,用典精妙,既彰显盛唐军威,又蕴含安边理念,展现出扎实的文学功底。
凭借多年地方治理政绩与朝堂历练,徐知仁最终升任户部侍郎。户部掌管全国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核心政务,此职需兼具统筹能力与精细思维。史载他曾举荐人才担任招慰南蛮判官,所举之人政绩考核居首,间接反映出他识人善任的能力。《元和姓纂》明确记载其世居柳城,生子抗、揖等,其子徐揖官至检校员外,孙徐放为屯田员外郎、台州刺史,家族三代为官,延续了书香宦门的传统。
徐知仁在其仕途生涯中担任过多个关键职位,这不仅显示出他在行政方面的卓越才能,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工作经历涵盖了不同领域和层级的官职,从地方到中央,从基层到高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贡献。
除了在官场中的表现,徐知仁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被后人传颂和欣赏。
喜欢徐氏略记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徐氏略记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