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主控舱里,空气还带着静电风暴后的金属味,像是某种未解之谜的余韵。
林浩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星图仪边缘轻轻摩挲,像是在调试,又像是在思考。赵铁柱已经把地球仪收进工具箱,但那上面的经纬线,依旧在他脑海中盘旋。
“文化基因编码计划。”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听起来有点不搭调的词,“听起来像是在给月壤贴文化标签。”
“不是标签,是钥匙。”苏芸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一份刚整理好的全息图谱,“如果晶化纹路真的和应县木塔的图腾有关,那就意味着——月壤可能在‘学习’我们。”
林浩转过身,眉头微皱:“学习?”
“至少是某种信息反馈机制。”苏芸将图谱投影在空中,那些飞檐、斗拱、砖雕的线条在光中浮现,与风暴后采样仪上的晶化纹路重合,几乎完全吻合。
“这不是巧合。”林浩喃喃。
“也不是偶然。”苏芸补充,“它在回应我们。”
林浩沉默了几秒,忽然开口:“你打算怎么做?”
“第一步,建立数据库。”她语气坚定,“把所有传统建筑的结构、图腾、符号数字化,和晶化纹路做交叉比对。我们要看,这到底是不是一种信息编码。”
“听起来像考古。”赵铁柱插话,“但这是在月球。”
“考古的本质,是解读过去的痕迹。”苏芸看了他一眼,“而我们现在,可能在解读未来的痕迹。”
林浩点点头,转身在控制台上输入指令,调出数据库界面。
“从现在开始,编号‘文化基因编码计划-01’。”他语气平静,“所有晶化纹路数据归档,统一命名,统一分析。”
“你确定要这么干?”赵铁柱皱眉,“工程组那边不会同意的,他们觉得这是在浪费资源。”
“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他们还没看到。”林浩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这不是文化研究,这是工程突破的入口。”
赵铁柱没再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
实习生小满正坐在角落,头戴数据眼镜,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
“老师,数据转换完成了。”他抬起头,“但……我发现一个问题。”
“说。”林浩走过去。
“在转换过程中,有一段坐标数据异常。”小满调出投影,“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建筑结构,但和晶化纹路的某些节点高度吻合。”
林浩盯着那串坐标,心跳微微加快。
“标记为‘未知结构-疑似’。”他低声说,“先别声张。”
“明白。”
——
与此同时,基地外围的月尘清理工作正在进行。
陈锋站在监控屏前,目光紧锁着紫外线消毒机器人传回的画面。
“这些月尘……有点不对劲。”他低声自语。
画面中,原本静止的尘埃表面,出现了微弱的波动,像是某种生命活动的痕迹。
“王二麻子。”他按下通讯键,“带人过去,采样分析。”
“明白。”
几分钟后,王二麻子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队长,我这边发现点东西。”
“说。”
“月尘表面……有类似足迹的痕迹。”王二麻子语气谨慎,“但不是我们的。”
陈锋眉头一皱,手指不自觉地在战术背心里摩挲着那块长城砖粉末。
“采集样本,带回实验室。”他沉声说,“启动‘未知生命体监测协议’。”
“是。”
画面中,王二麻子蹲下身,用采样器轻轻刮取那一小片月尘。而就在采样器触碰的瞬间,尘埃表面泛起了一圈微弱的波纹,像是被惊动的生命体。
——
“文化不是装饰,是根。”林浩在技术会议上说,“我们不是在复制传统,而是在寻找它是否存在于材料本身。”
“可这是月壤。”一名工程师皱眉,“不是砖瓦。”
“如果它能模仿飞檐的曲线,那它就能模仿任何结构。”林浩语气坚定,“我们要做的,是确认它是否具备‘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另一人嗤笑,“你是说它会记住我们?”
“也许它已经在记了。”苏芸插话,“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所以,我们到底要怎么干?”有人问。
“第一步,建立‘文化基因图谱’。”苏芸打开全息投影,“把传统建筑、壁画、器物、服饰、文字等文化符号数字化,和晶化纹路进行交叉比对。”
“听起来像大数据考古。”赵铁柱嘀咕。
“比考古更复杂。”林浩补充,“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可能具有自我演化能力的材料。”
“这太疯狂了。”有人摇头。
“科学本就是疯狂的。”林浩看着众人,“我们不是在地球做研究,是在月球。这里的每一块月尘,都可能是某种未知智慧的载体。”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我同意。”赵铁柱忽然开口,“我见过铁水冷却后的锻造纹,它们不是随机的。也许……月壤也一样。”
林浩点头:“那就从应县木塔开始。”
——
基地深处的生物实验室中,样本分析正在进行。
陈锋站在玻璃墙外,看着实验员操作显微镜,眉头越皱越紧。
“有什么发现?”他问。
“初步检测显示,样本中存在未知微生物活动。”实验员回答,“它们似乎……在适应月尘环境。”
“适应?”陈锋眼神一凛。
“更像是在……改造月尘。”实验员低声说。
陈锋沉默了几秒,转身离开实验室,走向监控室。
他调出紫外线机器人拍摄的画面,仔细回放那段尘埃波动的片段。
“这不是自然现象。”他低声说,“它在……呼吸。”
——
主控舱内,林浩正站在星图仪前,看着那些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你觉得,它是不是在回应我们?”苏芸站在他身后,轻声问。
林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将星图仪调至低能耗模式。
“我们不是在解读它。”他低声说,“也许……它在解读我们。”
舱内灯光忽明忽暗,像是某种未知力量的回应。
而就在这时,小满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老师,我刚发现……那段‘未知结构-疑似’的坐标,指向基地正下方。”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