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停了,但基地的气氛还悬在半空,像根绷紧的钢丝。
林浩摘下头盔,手指在腕表上轻轻一划,星图仪重新开始转动。他站在主控舱中央,目光扫过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眉头未展。赵铁柱靠在门边,手里还攥着那把老地球仪,时不时转上一圈,像是在给自己找点心理安慰。
“采样仪数据恢复了,但晶化问题没解决。”林浩开口,声音不大,却压得舱内空气一滞,“这风暴不是自然现象。”
“你是说……”小王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不是自然现象,不代表就是外星人。”林浩语气平静,“但我们要承认,设备的抗静电设计有缺陷。风暴强度远超预期,月尘带电性比模拟数据高了三倍不止。”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
林浩没立刻回答,而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风暴期间的监控画面。屏幕上,月尘在静电作用下形成了奇异的纹路,像某种古老的符号,又像是某种自然形成的图案。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他低声说。
赵铁柱凑近看了一眼,皱眉道:“这纹路……有点像我们老家打铁时留下的锻造纹。”
“锻造纹?”林浩转头看他。
“嗯,那种金属在高温下冷却时形成的自然裂纹,老匠人说是‘铁的语言’。”赵铁柱点头,“我小时候看我爹打镰刀,铁水浇下去,冷却后表面就会有这种纹路。”
林浩沉默了几秒,忽然道:“记录下来,标记为‘晶化纹路-01’。”
舱内一阵沉默,有人低声嘀咕:“这玩意儿还能编号了?”
“它不是普通的晶化。”林浩转身,目光扫过众人,“它有规律,有结构,甚至可能……有信息。”
空气更凝重了。
“你们可以质疑我的判断,但不能忽视数据。”林浩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我们不能只把这当成一场风暴的后遗症,它可能是某种更深层的信号。”
“信号?”小王声音发紧。
“也许是材料特性,也许是环境反馈,也许是别的什么。”林浩顿了顿,“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搞清楚它的本质。”
赵铁柱看着他,忽然开口:“你打算怎么搞?”
“建立晶化监测机制。”林浩直接回答,“所有设备都要进行晶化检查,数据汇总到主控系统,形成动态模型。同时,我打算启动抗静电材料改进项目。”
“材料改进?”有人皱眉,“现在?”
“越早越好。”林浩点头,“风暴已经证明了我们的设备存在致命缺陷。如果不解决,下一次……可能就不是临时修复能救回来的。”
舱内一片沉默,有人低头看表,有人靠墙闭眼,情绪还在风暴的余波中起伏。
“林浩,”赵铁柱忽然开口,“你这次出去,真的值得吗?”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砸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林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采样仪的修复记录,指着其中一段数据道:“这段数据恢复了70%,意味着我们还能继续推进工程。如果我不去,这段数据可能永远丢失。”
“可你差点回不来。”赵铁柱盯着他。
“科学探索从来都不是安全的。”林浩语气依旧冷静,“但也不是盲目的冒险。我做了风险评估,也做了应急准备。如果连这点判断都没有,我就不该站在这里。”
赵铁柱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地球仪,轻轻转了一下。
林浩转身,对所有人道:“我知道你们还在担心。但我要提醒你们一件事——我们不是在地球上做实验,而是在月球上。这里的每一秒,都比地球上更危险。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更冷静、更理性、更精确。”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不是冒险,是责任。”
舱内终于有人点头,气氛开始缓和。
林浩看了眼时间,道:“现在,我要去设备舱,检查采样仪的晶化情况。赵铁柱,你跟我来。”
两人离开后,主控舱内只剩下小王和其他几名工程师。
“你说……他真能搞清楚那晶化纹路是什么?”小王低声问。
没人回答。
——
设备舱内,灯光冷白,照在采样仪的外壳上,那些晶化纹路在光线下泛着微弱的光泽。
赵铁柱蹲下身,仔细看着那些纹路,忽然道:“你注意到了吗?这些纹路……有点像传统建筑的飞檐图案。”
林浩一愣,随即低头仔细观察。果然,那些纹路的走向、角度、甚至是细节的分支,都和传统建筑中飞檐的曲线惊人地相似。
“这不可能是巧合。”林浩喃喃。
赵铁柱耸肩:“我只知道,这玩意儿不是我们能随便解释的。”
林浩没说话,而是拿出记录仪,将纹路扫描下来,标记为“晶化纹路-02”。
“你打算拿这些数据怎么办?”赵铁柱问。
“先做对比。”林浩回答,“看看这些纹路是否和已知的文化符号存在某种联系。”
赵铁柱若有所思:“你是说……文化?”
“技术是工具,文化是根。”林浩淡淡道,“如果我们连它从哪儿来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真正理解它?”
赵铁柱点点头,没再说话。
两人继续检查设备,直到舱门再次打开。
苏芸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全息报告。
“我刚刚在风暴记录里发现了一些东西。”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兴奋,“晶化纹路……和应县木塔的某个图腾存在潜在相似性。”
林浩和赵铁柱同时抬头。
“你做了比对?”林浩问。
“嗯。”苏芸将全息投影调出来,展示在三人面前,“这是风暴期间采样仪上的晶化纹路,这是应县木塔东侧飞檐下的图腾。”
果然,两者在某些关键线条上几乎完全重合。
“这不可能是巧合。”赵铁柱低声道。
林浩沉默片刻,忽然道:“苏芸,你能不能用你的设备,对这些纹路进行进一步分析?”
“问题是我这边的设备不兼容。”苏芸皱眉,“我需要更专业的扫描系统。”
“我来协调。”林浩点头,“但在此之前,把这些纹路的数据备份一份,上传到主控系统。”
“好。”
三人站在设备舱内,灯光下,晶化纹路在投影中缓缓旋转,仿佛某种古老密码,正等待被解读。
——
主控舱内,数据上传完成的提示音响起。
林浩站在屏幕前,看着那些晶化纹路的三维模型,心中有种隐隐的预感。
这不只是材料问题,也不只是环境反馈。
它像是一封信,一封来自月球深处的信。
而他们,才刚刚开始读它。
“林浩。”苏芸忽然开口,“你觉得……这些纹路,会不会是某种……信息?”
林浩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盯着屏幕,看着那些纹路缓缓旋转,仿佛在回应某种未知的召唤。
舱内灯光忽明忽暗,像是风暴的余波尚未完全散去。
但他知道,真正的风暴,也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