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壁清野之策如同一面巨大的盾牌,虽暂时阻滞了黑鞑掠夺的锋芒,却未能给予其致命一击。北疆的战争机器在承受着持续失血的痛苦,边境军民在堡垒中翘首以盼,期待着一剂能够扭转战局的强心针。前线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如同零散的拼图,被源源不断地送回蓟州。朱宸瑄深知,面对黑鞑这种战术体系迥异、机动性极强的敌人,仅靠被动防御和传统的骑兵对决,已难以取胜。北疆必须发挥其独有的优势——那被严密守护于“金匮石室”之中,历经十余年积累与创新的军工科技。一场围绕技术革新的反击,在王府的强力推动下,悄然拉开序幕。
定北堡督护府内,韩振云眉头紧锁,对着沙盘上不断更新的敌我态势图,反复推演。阿尔斯楞刚刚带回一支猎杀队,虽成功击溃了一小队黑鞑游骑,但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大将军,”阿尔斯楞卸下沾满血污的臂甲,语气带着不甘,“我们的骑兵,一对一,甚至一对二,都不虚那些黑鞑崽子!可他们太滑溜,从不正面缠斗,一击即走。我们的火炮,威力是大,可等架设好,他们早跑出射程了!火铳队也是如此,一轮齐射后,装填的功夫,人家已经冲到眼前,或是远远绕开了!”
一位负责军械的参军也补充道:“将军,我军现有之火器,多为守城或列阵而战设计,沉重迟缓,于追逐战中,实难发挥。且黑鞑骑兵散得很开,火炮霰弹覆盖效果亦不如预期。”
这些来自最前线的反馈,被韩振云详细记录,连同他对新式武器的迫切需求,一并以加急文书送至朱宸瑄案头。信中明确指出,北疆需要更轻便、更快速、更能适应野战,尤其是应对高机动散兵的新型火器。
朱宸瑄收到韩振云的文书,立刻召集了以胡大匠作为首的几位核心军工大匠,以及苏雪凝,于王府密室中商议。
“胡师傅,诸位匠宗,”朱宸瑄将前线困境直言相告,“黑鞑仗着其来去如风,欺我火器笨重。前线将士浴血,却难给予有效杀伤。我北疆‘金匮石室’十载积累,难道就拿不出克制此獠的利器吗?”
胡大匠作须发皆白,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沉吟片刻,躬身道:“王爷,非是我等无能。实是以往假想之敌,多为集群冲锋之骑兵或固守城池之敌。如今之敌,战法大变,我之火器亦需随之而变。”
另一位擅长铳炮的刘匠宗接口:“王爷,韩将军所言极是。欲克此敌,火器须得‘轻、快、密’三字。”
“轻,便是要能随骑兵机动,或由少量步兵快速搬运部署。”
“快,便是发射速率要快,装填要便捷,不能给敌可乘之机。”
“密,便是火力覆盖要密集,即便敌军分散,亦能形成有效杀伤区域。”
苏雪凝静静聆听,此时开口道:“既然如此,可否将现有火器进行改良?或设计专用于此类战事的新械?”
“王妃明鉴!”刘匠宗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我等近日确有一些构想。其一,便是将现有中型火炮缩小、减轻,置于特制的轻便两轮车上,以骡马或人力皆可快速牵引转移,谓之‘轻型车载火炮’。此炮重量需大幅减轻,射程可稍逊于重炮,但须发射霰弹时,能形成宽大扇面,专克散骑冲锋。”
“其二,”另一位负责单兵火器的匠宗补充,“便是改进现有火铳。可尝试设计一种多管火铳,数个铳管预装填,通过旋转机括依次击发,能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射出数弹,虽射程与精度或不如精良步铳,但于近距离遭遇、或阻击高速靠近之敌时,可形成骤雨般的打击,谓之‘迅雷铳’!”
朱宸瑄听罢,眼中精光大盛。“好!‘轻型车载炮’,‘迅雷铳’!此二物,正合前线所需!胡师傅,刘师傅,本王要你们集中所有精干匠师,王府库藏之珍稀材料,任尔等取用!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可堪实用的样品,并尽快投入量产!”
“谨遵王命!”众匠宗齐声领命,脸上充满了被寄予厚望的激动与使命感。
军工作坊所在的隐秘山谷,日夜炉火不熄,锤声不断。在朱宸瑄的亲自督促和资源倾斜下,研发进度大大加快。胡大匠作等人几乎不眠不休,反复试验材料、修改图纸、调整结构。
不过月余,第一门样品“轻型车载火炮”被制造出来。炮身以精铁与特定铜合金铸造,大幅减重,炮架与两轮车一体设计,灵活轻便,四名壮士或两匹健马便可快速拖曳。试射之日,朱宸瑄与苏雪凝亲临山谷靶场。
但见炮手熟练装填霰弹(大量小铅丸),瞄准远处模拟散兵冲锋的草人阵。一声轰鸣,火光乍现,浓烟弥漫。待烟尘散去,只见前方百余步内,扇面状的区域里,草人东倒西歪,遍布弹孔,威力惊人!
“好!”朱宸瑄忍不住赞道,“虽不及重炮之威,然此等射速与覆盖面,正合骑兵混战与阻击散兵之用!”
几乎同时,“迅雷铳”的样品也宣告完成。其形制类似加粗的短铳,却有五个预装填的铳管环绕一中轴,通过手摇曲柄旋转,依次击发。试射时,一名熟练铳手在短短十数息内,便将五发弹丸连续射出,虽然五十步外精度一般,但三十步内形成的弹幕,足以让任何试图近身的骑兵胆寒。
样品通过验证,朱宸瑄立即下令,各大军工作坊暂停部分旧式火器生产,全力转向这两种新式武器的制造与列装。一批批“轻型车载火炮”和“迅雷铳”被秘密运出山谷,优先配发给前线韩振云麾下的精锐骑兵和猎杀队,以及各核心堡寨的守军。
新武器的到来,立刻改变了前线的力量对比。
数日后,一支约三百人的黑鞑骑兵,故技重施,试图利用黄昏时分袭击一个正在向核心堡寨转运物资的小型车队。护卫车队的仅有百余名北疆骑兵和一个临时加强的步兵火铳小队。
若在以往,这支护卫队恐怕凶多吉少。然而此次,当黑鞑骑兵呼啸着从侧翼丘陵后杀出,散开阵型,准备以精准的骑射覆盖车队时,护卫队中突然推出数门隐藏在马车后的“轻型车载火炮”。
“放!”指挥官一声令下。
“轰!轰!轰!”
数声沉闷的炮响,大片霰弹如同死亡的铁雨,瞬间笼罩了黑鞑骑兵的前锋。人仰马翻的惨叫声顿时取代了冲锋的呼啸。黑鞑骑兵被打懵了,他们从未见过可以随车队机动、并能如此快速发射的“火炮”。其散兵阵型在霰弹面前,反而成了增大伤亡的弱点。
与此同时,装备了“迅雷铳”的北疆骑兵,在阿尔斯楞的率领下,从侧翼发起反冲击。他们并不追求远距离精准射击,而是凭借马速迅速靠近残存的敌骑,在二三十步的距离上,猛地举起那造型奇特的火铳。
“嗤——嗤——嗤——”
连续而急促的射击声响起,如同疾风骤雨。正准备拔刀近战的黑鞑骑兵,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密集弹幕打成了筛子,纷纷坠马。
剩余的黒鞑见势不妙,仓皇撤退。此战,北疆以极小代价,毙伤黑鞑近百骑,自身伤亡不足二十。更重要的是,北疆军队首次在野战中,凭借技术优势,正面击溃了同等数量甚至略占优势的黑鞑骑兵。
捷报传回,定北堡内欢声雷动。韩振云抚摸着那门立下大功的轻型火炮,感慨万千:“科技之力,竟至于斯!王爷此举,真乃雪中送炭!”
“轻型车载火炮”与“迅雷铳”的投入使用,成为了北疆对抗黑鞑的战局转折点。
黑鞑赖以成名的机动性与散兵战术,在这两种针对性极强的武器面前,威力大减。他们不再敢轻易靠近北疆的巡逻队和运输队,袭击堡寨时也要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北疆军队逐渐夺回了战场主动权,从被动防御转向了积极的、有技术保障的攻势防御。
韩振云抓住机会,组织了几次精心策划的反击,利用新火器的威力,成功拔除了几个黑鞑作为前沿跳板的小型据点,极大地压缩了黑鞑的活动空间。
朱宸瑄在蓟州接到捷报,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对苏雪凝道:“十余年心血,投于这‘金匮石室’,今日方见其利国利民之真价值!科技之锋,果是破敌之关键!”
苏雪凝亦感欣慰,但依旧冷静:“王爷,利器虽强,终是死物,关键在于用之者。此战亦提醒我等,需时刻紧盯战局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况且,黑鞑受此重创,其反应尚未可知,绝不可掉以轻心。”
诚如苏雪凝所料,黑鞑虽暂时受挫,但其凶顽本性未改。北疆凭借科技之力稳住了战线,但更深的谋略与更残酷的较量,已在暗处悄然酝酿。沈清漪关于“攻其根基”的提醒,再次浮现在朱宸瑄的心头。一场围绕黑鞑命脉的经济与情报战,即将展开。
《明朝女官沈清漪》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