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
雨点像是永不枯竭的灰色箭矢,从铅色的天空中倾泻而下,密集地砸在旗舰的柚木甲板上,砸在临时搭建的油布雨棚上,也砸在每个开拓者那颗日益沉重的心上。
浓雾散去之后,他们迎来的不是朗朗乾坤,而是一场漫长而又折磨人的大雨。
他们被迫停靠的这片滩涂,在暴雨的冲刷下,彻底变成了一片令人绝望的黑色泥潭。
淤泥没过脚踝,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与腐烂气息,每走一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才能将脚拔出来。
他们的住所,与其说是一个营地,不如说是个窝棚。
空气中,除了雨水的湿冷,还混杂着另一种令人心悸的味道——那是草药、汗水和高烧病人身上散发出的病态气息。
被礁石划伤大腿的那个名叫杨周的年轻士兵,此刻正躺在旗舰底舱最干燥的角落里,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尽管医师用最烈的烧酒为他清洗了伤口,用滚烫的青铜烙铁封住了血管,但伤口依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化脓。
高烧,如同无形的火焰,正一寸寸地吞噬着他年轻的生命。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而滚烫,嘴里不断念叨着上海港的名字,双眼紧闭,面色潮红。
他的病痛,在压抑的营地里激起了名为恐慌的情绪。
更多的人病倒了。
不是因为受伤,而是因为这片土地本身。
铺天盖地的蚊虫,像是黑色的烟雾,无孔不入。
它们隔着麻布的衣衫,贪婪地吸食着这些外来者的血液。
许多士兵的身上都起了大片的红疹,奇痒无比。
紧接着,便是畏寒、腹泻、浑身乏力。
那些离开上海港时,眼中还闪烁着星辰大海光芒的年轻人,此刻大多蜷缩在潮湿的吊床上,眼神黯淡,被这片土地的疾病击垮。
旗舰的指挥舱内,气氛比外面的暴雨更加冰冷。
油灯的光晕,将四张年轻而憔悴的脸庞,映照得晦暗不明。
“我们不能留在这里等死!”何舟猛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油灯都跳了一下,“杨周快撑不住了!还有那二十多个弟兄,再这么烧下去,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得融化了!我情愿去跟林子里的猛兽干一架,也不愿意看着我的人像烂泥一样,被这些该死的蚊子活活耗死!”
他猛地站起身,眼神因愤怒而布满血丝。
“必须行动起来!我现在就带一百个还能动弹的弟兄,冲进林子里去!就算是用刀砍,也要砍出一条路,找到一块干燥的高地,建立一个真正能遮风挡雨的营地!”
“这是自杀!”何辰的声音冰冷,像一块坚硬的顽石,挡在了何舟那汹涌的怒火面前,“你对这片丛林了解多少?你知道里面有什么毒蛇?有什么沼泽?有什么我们从未见过的危险?”
“在这样的暴雨天,贸然进入一片完全陌生的原始森林,这不是勇敢,这是拿一百名士兵的生命去赌博!是愚蠢!”
他的双手按在面前那份事前拟定的计划书上,原计划的失败,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也让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固执。
他不能再犯错了。
对他而言,固守待援,等待天气好转,虽然被动,却是目前风险最低的选择。
“何辰,你这是在扼杀我们最后的机会!”余瑶再也听不下去了,她站起身,美丽的脸庞因为焦虑而显得有些苍白,“固守在这里,和慢性死亡有什么区别?”
“杨周的伤口,那些病倒的士兵,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这片土地,它不欢迎我们!它正在用它的方式,一点点把我们吞噬掉!”
她的目光转向了丛林深处,带着一丝迫切的希望:“一定有办法的!一定有!我们应该派人出去,不是盲目地寻找高地,而是去寻找人!”“去寻找那些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的土着部落!”
“他们肯定知道如何应对这里的瘴气,他们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草药和食物,他们才是我们唯一的生机!”
“生机?也可能是死地!”何辰冷冷地反驳道,“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友善的?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把我们的侦察兵当成晚餐?在你那些美好的‘贸易幻想’实现之前,我们的人可能已经变成了插在他们村口的骷髅头!”
“你……!”余瑶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因为一次失败,就丧失了所有勇气!何辰,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就像一只受了惊的乌龟,只想着把头缩进壳里!”
“我这是在为七百多人的生命负责!”何辰猛地抬起头,“不像某些人,只会把‘开拓’当成一场浪漫的冒险!”
激烈的争吵,在狭小的空间内回荡。
三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如同三股激流,在此刻轰然相撞。
一个主张用暴力打破僵局,一个坚持用秩序等待转机,一个则寄希望于未知的机遇。
谁也无法说服谁。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埋头在沙盘上推演的高平,忽然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声音,打断了所有人的争吵。
“……会崩溃的。”
他低着头,手指在一堆代表着不同物资的小石块上缓缓划过。
“什么?”何舟皱起了眉。
高平抬起头,他的脸色比任何人都要苍白,眼中布满了恐惧。
那是一种数据信徒根据逻辑推导出末日时的恐惧。
“我建立了一个模型。”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基于我们现有的粮食储备、药品存量、木炭消耗速度,以及最重要的,人员病倒率。我做了一个推演。”
他站起身,把许多黑白两色的小石子放在大家面前。
“黑石子,代表健康的战斗人员。”高平的声音空洞而清晰,“白石子,代表因伤病失去行动能力的人员。”
他伸出手,从代表“健康”的黑石子堆里,抓起三颗,缓缓地放进了代表“病患”的白石子堆里。
“根据过去十二个时辰的记录,我们的病倒率,是每天百分之五。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加快。”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继续留在这里。”
他的手指再次移动,又从黑石子堆里抓起一把,扔进了白石子堆里。
“第十天,”他指着沙盘上已经明显减少的黑石子,“我们将失去一半的有效战斗力,营地的建设和物资的采集,都会出现问题。”
他又抓起一把黑石子。
“第十五天,健康的人数将不足百人。剩下的人,即使不吃不喝不睡,也采集不到足够七百人吃的新鲜食物。”
他看着剩下的寥寥无几的黑石子,抬起头,目光空洞地看着何辰、余瑶和何舟。
“不出二十天,这片泥潭,就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坟墓。”
“我们会全部病倒,无声无息地烂在这里。”
指挥舱内,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剩下舱外那永不停歇的雨声,如同为他们提前奏响的哀乐。
何辰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沙盘上那堆不断减少的黑石子,仿佛看到了杨周扭曲的脸,看到了那些在吊床上呻吟的士兵,看到了整个开拓团最终覆灭的场景。
他一直信奉计划,一直谨慎小心。
而此刻,固守待援,不是安全,而是慢性死亡。
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最终轮到自己。
何辰不害怕死亡。
他害怕的是,自己的决策,将成为葬送这七百多条生命的罪魁祸首。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高平的沙盘前。
他没有再去看那些代表着死亡倒计时的石子,而是指着沙盘模拟地形中,一小块用黄色黏土堆起来的高地。
那块高地,距离他们现在的位置,有三里之遥,中间隔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和数条蜿蜒的小溪。
“高平。”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我需要你立刻计算出,从这里到那片高地,最短也最安全的路径。我要考虑到风向、小溪的水流深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野兽巢穴。我给你一个时辰。”
高平猛地抬起头,点了点头。
何辰转过身,看向何舟,他的眼神不再是反对与戒备,而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托付。
“何舟,你说的对,我们必须移动。”
他沉声命令道,“我需要你带着你的士兵,负责开路。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在天黑之前,打通这条生命通道。”
何舟的眼中,爆发出强烈的神采,行动是他最赞成的方案。
最后,何辰的目光落在了余瑶身上。
“余瑶,”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命令,“所有病患的转移、沿途的防疫、新营地的药物储备,全部交给你负责。”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要你把那该死的感染率,给我压下去!”
余瑶怔怔地看着他,她没想到,固执的何辰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整合了所有人意见的,形成了可执行的方案。”
这一刻,她眼前的何辰,不再是一个刻板的计划者,而是一个真正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做出决断的领导者。
“是!”她点了点头,眼中燃起了斗志。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原本死气沉沉的营地,重新开始运转。
何舟的士兵们,将阔剑与长矛绑在背后,一手持砍刀,一手拄着长木杆,在暴雨中为大家开路。
泥泞的跋涉,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不断有人滑倒,不断有装备陷入泥潭,但没有人放弃。
在何舟的带领下,这支队伍终于抵达了那片高地。
这里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数米,虽然同样被雨水浸泡,但脚下是坚实的土地,而不是没膝的淤泥。
何舟举起黑铁伐木斧,砍倒一棵树,将树干的底部削尖,插进湿润而坚实的土地里。
这是开拓团在这片未知土地上,打下的第一根木桩。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