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照海,暑气渐盛。市长办公室内,空调无声地输送着冷气,却吹不散叶辰眉宇间凝聚的专注。
桌上摊开的,正是那份即将在“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使用的发言稿初稿。
这已经不是第一稿,甚至不是第五稿。红色的修改笔迹密密麻麻,如同作战地图上的兵力部署。
“这里,关于我们争取国家级高新区时遇到的困难,全部删掉。成绩要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即可。”
叶辰用笔尖点着其中一段,对坐在对面的秘书张赫和政研室主任说道,语气不容置疑,“重点,必须放在我们推进‘智造赋能’过程中,企业反映的真实困境和我们尝试的具体解法上。
尤其是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案例,要具体,要有数据支撑,比如设备投入成本、预期回报周期、技术选择困惑等等。”
政研室主任有些犹豫:“市长,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照海问题很多,能力不足?别的地区可都是大谈特谈规划和愿景……”
“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叶辰打断他,目光锐利,“空谈规划和愿景谁不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才是真本事。这次会议,我们不求语惊四座,但求言之有物,脚踏实地。”
他深知,在那个即将到来的务实时代,这种“问题导向”的坦诚,远比浮夸的自我吹嘘更能引起真正决策者的共鸣。
他亲自执笔,加入了“永固标准件”因三百万资金缺口而犹豫半年,最终在政府风险补偿和专家诊断支持下才下定决心改造的详细过程;加入了在为一家传统纺织厂推荐智能化方案时,因为缺乏既懂工艺又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而险些选错技术路线的教训……每一个案例都血肉丰满,数据确凿。
初稿完成后,夜深人静之时,叶辰通过保密渠道,将稿件发给了三姑叶卫华。附言只有一句:“请三姑把关,看此内容是否‘安全’,能否触及某些‘痛点’。”
几小时后,叶卫华回复,同样简短:“内容扎实,方向正确。‘痛点’抓得准。可适当增加对‘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的阐述。”
就在叶辰以为万事俱备,只待赴京之时,一场小小的风波不期而至。会议前夕,省政府办公厅突然通知,分管科技工业的副省长韩天胜将亲自带队参会。
这位韩副省长素以“开拓进取”着称,与京城“进取派”过往甚密,是省里那股激进发展思潮的代表人物。
更棘手的是,韩天胜的秘书提前打来电话,委婉地提出:“韩省长希望,照海的发言能更好地体现我省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上的决心和魄力,可以适当结合省里近期提出的‘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来谈,展现上下联动、气势如虹的局面。”
电话这头,叶辰的眉头深深皱起。这分明是要他把照海的经验,强行镶嵌入省里的激进政策框架,为其背书。
若在平时,周旋余地尚存,但在此敏感时刻,这简直是把他往火坑里推——既违背了他精心准备的务实基调,更可能在他极力想要疏远的派系身上,再次打下烙印。
直接拒绝上级是愚蠢的。叶辰沉吟片刻,对着电话那头的秘书,语气恭敬而诚恳:“请转告韩省长,我们一定认真领会省长的指示精神,对发言稿进行完善提升,确保符合我省发展的大局和要求。”
挂掉电话,张赫担忧地问:“市长,这稿子……”
“稿子核心内容一个字不动。”叶辰斩钉截铁,“在开头部分,加一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宏伟蓝图指引下’,结尾部分,表个态,‘照海将积极探索,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基层力量’。就这样。”
他这是典型的“技术性服从”,用无关痛痒的套话满足上级的形式要求,确保发言的实质内容不受影响。
同时,他立刻亲自联系了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那位与他相熟的副司长,在电话里委婉地解释了可能存在的“干扰”,恳请会议主持方能把握好节奏。
副司长在体制内多年,一点就透,表示理解。
风波暂平,叶辰带着张赫和一份外表符合要求、内里坚守初心的发言稿,登上了飞往京城的航班。
---
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会场内,冷气十足,但气氛却有些莫名的燥热。
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济济一堂,发言者大多意气风发,展示着各自气势磅礴的规划蓝图和令人眩目的发展数据,言语间充满了“引领”、“突破”、“打造全球高地”的豪情壮志。
叶辰安静地坐在靠后的位置,冷静地观察着。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主席台侧下方那位头发花白、一直微微低着头,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的老领导——国家发改委的资深顾问,陈继平同志。
陈老虽已退居二线,但以其一贯的务实作风和深远的影响力,依然被视为政策风向的重要观察标尺,且与叶辰预判中即将崛起的“务实派”核心圈子渊源颇深。
轮到叶辰发言时,他平静地走上讲台。没有慷慨激昂,没有华丽辞藻,甚至连语调都保持着一种近乎刻板的平稳。
“……以上,就是我省宏伟战略指引下,照海市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下面,我将重点汇报我们在基层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思考。”他巧妙地用省里的要求做了“帽子”,随即迅速切入实质内容。
当他讲到“永固标准件”因为三百万资金缺口而对数字化生产线望而却步,讲到政府如何设计“风险资金池”与银行共担风险,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精准的投入产出评估,最终促成企业下定决心时;
当他讲到为一家传统家电企业遴选智能检测设备,因为缺乏懂行的“企业内部人士”,险些被供应商华而不实的方案误导,最后是政府组织的专家团队帮助企业厘清真实需求,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国产设备时;
……他注意到,一直低着头的陈继平老领导,第一次抬起了头,目光透过老花镜片,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审慎的考量。
当叶辰提到“我们意识到,政府的角色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精准服务,转型的主体和最终决定权,必须交给企业自身”时,陈老微微颔首,并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叶辰心中一定。
---
茶歇时间,会场内人声鼎沸,各方人员抓紧时间交流。叶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切地围向各位领导,他取了一杯清茶,与邻座一位来自西部某高新区、同样以务实着称的主任聊着人才引进的难题,显得从容不迫。
就在这时,陈继平老领导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踱了过来,看似随意地停在了叶辰身边。
“叶辰同志,”陈老开口,语气平和,脸上带着淡淡的、几乎看不出的笑意,“你刚才的发言,我听了。”
叶辰立刻微微欠身,态度恭敬:“陈老,请您多指教。”
“指教谈不上。”陈老摆摆手,“案例很扎实,都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比那些空谈概念、描绘蓝图,听起来更让人心里踏实。照海这个路子,走得稳,看得也远,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花架子,很好。”
他顿了顿,仿佛随口问道:“你提到的那个‘风险资金池’,政府这边,具体承担多少比例的风险?有没有设定上限?怎么去评估和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比如企业套取资金或者银行因为有政府兜底而放松信贷审核?”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显示出老领导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真正听进去了,并且在思考其可行性与潜在风险。
叶辰精神一振,谨慎而清晰地回答:“陈老,我们设定的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风险共担’。目前政府出资的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是x亿,与合作银行约定,对审核通过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贷款,政府承担不超过本金损失Y%的风险,并且设定了单笔贷款的上限。”
“同时,我们建立了由产业专家、财务专家和银行信贷员共同组成的项目评审委员会,严格筛选项目,确保资金用于真正的技术改造。我们绝不兜底,目的是‘撬动’和‘增信’,而不是替代市场。”
陈老听着,缓缓点头,脸上的笑意似乎真切了一分。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看着叶辰,说出了那句让叶辰内心瞬间掀起狂澜,表面却不得不死死压住的话:
“现在啊,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劲头。”他的目光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要像你说的,精准滴灌,不能搞过去那种大水漫灌,钱花了,效果却没看到。”
“您指示得非常对!”叶辰强抑激动,顺势汇报了自己正在推动的工作,“我们正在尝试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发一套针对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希望未来能对企业进行更精准的‘画像’,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的政策扶持,避免资源错配。”
“哦?”陈老似乎对这个想法挺感兴趣,点了点头,“这个思路不错,可以继续探索。”
简短的交流,持续了不过四五分钟。陈老没有再说什么,端着茶杯又慢悠悠地走开了。但这一刻,在周围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注视下,叶辰知道,一个无比重要的信号,已经清晰地释放了出来。
他成功了。照海的路子,他叶辰的理念,不仅入了这位关键老人的耳,更获得了其发自内心的认可。这比他获得任何奖项、任何表面的赞扬,都更有分量。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