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北阳玖

首页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熵定天下越战的血霸天武魂盛唐挽歌大当家不好了抗战之铁血山河九霄玄电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北阳玖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全文阅读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txt下载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5章 兵锋河西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定了定神后,余琢看着战场上的惨状,仍心有余悸地感慨道:

“没想到这些可萨人如此猖獗,竟敢袭击朝廷新军,实在是胆大包天!”

赵岩顺着他的话说道:

“大人有所不知,西北诸胡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善骑射、好勇斗狠,向来难以对付。此次他们突袭圣恩军,也是瞅准了咱们行军疲惫、防备松懈的时机,才敢贸然出手。”

他这番话既解释了可萨人袭击的原因,又巧妙地避开了圣恩军战力不足的问题,让余琢更容易接受。

就在这时,圣恩军将领何守嗣提着染血的佩刀快步赶来,他脸上满是疲惫与失落,眼神中还带着几分失魂落魄,走到赵岩面前,声音沙哑地请求:

“赵将军,可萨人太过凶悍,此次圣恩军损失惨重,还请您调拨两千人马,让我前去剿杀这些乱贼,为阵亡的弟兄们报仇!”

说着他还忍不住补充道:

“此次战斗,圣恩军伤亡近两百人。。。”

话语中满是痛心与不甘。

赵岩听后,心里暗自赞叹,圣恩军虽战力不及圭圣军,且遭遇可萨人突袭,却能在死伤近两百人的情况下没有全军崩溃,还坚持到了援军到来,已然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拍了拍何守嗣的肩膀,语气温和地安慰道:

“何将军,你先别急。可萨人此次也有不小损失,且已逃入小洼谷,那里地形复杂,贸然追击恐有埋伏。当务之急是确保钦差大人的安全,剿杀之事日后再从长计议。”

随后赵岩话锋一转,对余琢与何守嗣说道:

“蓝池城不比中原城镇,城内没有专门的茶棺酒楼,条件简陋,还请大人见谅。不过百姓们听闻钦差大人到来,都十分高兴,早已穿好新衣,在城门口等着迎接大人。如今战场危险,咱们还是尽快进城,既能让大人好好歇息,也能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余琢本就想尽快离开这血腥的战场,闻言立刻点头同意:

“好!好!咱们尽快进城!”

何守嗣也没有异议,连忙下令收拢队伍,准备出发。

钦差队伍缓缓驶入蓝池城时,城门口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这支风尘仆仆的队伍上,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队伍的最前方,是举着日月旗的圣恩军残兵,他们大多衣衫染血、面带疲惫,盔甲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与往日新军的规整模样截然不同。

队伍中间,百余匹战马横放着军士的尸体,覆盖着简陋的白布,随着马匹的步伐轻轻晃动,无声地诉说着战场的惨烈。

队伍的最后方,是衣甲鲜明、队列整齐的圭圣军,他们身姿挺拔、气势昂扬,与前面的圣恩军形成了鲜明对比,瞬间成为全场的焦点。

早已在城门内等候的谭威,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惊,他原本安排杨威只是假扮可萨人骚扰钦差,制造局势紧张的假象。

可眼前的景象分明是经历过血战的模样。

他心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杨威办事失误,真的与圣恩军发生了大规模冲突。

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队伍的细节,圣恩军尸体上的伤口、残留的武器碎片,都与可萨人常用的兵器特征相符,再联想到之前听闻的可萨残部活动的消息,他立刻判断出,这场血战应该是可萨人所为,并非杨威的失误。

想通这一点后,谭威心里反而暗喜:这样一来,余琢亲身体验了前线的凶险,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回朝后向崇祯汇报时,定会如实描述西北局势的严峻,这不仅能让朝廷认可圭圣军在西北的重要性,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与资源,实在是意外之喜。

经历过这场血战的余琢,此刻早已没了来时的傲气,西北战事远比自己想象的艰苦,连朝廷新军都损失惨重,若是再在谭威面前摆钦差的架子,恐怕只会自取其辱。

因此他全程态度谦和,老实本分地完成自己的差事,丝毫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

在谭威的驻府内,圣旨宣读的仪式匆匆举行,余琢展开圣旨,声音略带沙哑地念出朝廷的调令,核心内容是调整西北部分将领的任职。

曲延超听到自己被调往风州府时,心里瞬间明白了一切:难怪此前谭威突然下令迁移铁匠营,原来是早就知晓了朝廷的调动安排。

他心里满是不满,觉得谭威明知自己要被调走,却不提前告知,显然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仪式结束后,当谭威假意挽留时,曲延超只敷衍地推脱了几句,便负气带着自己的靖安军赶回西安,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趁离开前多带些仆兵与钱财,为自己在风州府的新任职铺路。

与曲延超不同,何术接到调令后,没有丝毫抱怨,只是默默地将自己负责的粮道重任交接给圭圣军的张晗。

他仔细叮嘱张晗粮道的关键节点、潜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确保交接无误后,才带着自己的班州军返回班州,全程沉稳有序,尽显老将的沉稳与担当。

而辟州将领邱功良,早已看清了当前的局势,谭威在西北权势日盛,圭圣军战力强悍,依附谭威才是明智之举。

因此他主动向谭威提出,愿意率领自己麾下的三千辟州步军留在清河,听从谭威的调遣。

谭威自然欣然同意,不久后便任命邱功良负责守护清河一带的粮道,既利用了他的兵力,又让他承担起重要职责,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关系。

至此蓝池城谭威麾下的兵力得到了进一步整合,总人数达到一万三千人。

这支部队成分复杂,既包括谭威一手创建、战力最强的圭圣军,也包括收复沙城后收编的沙城军。

还有由各地零散势力整合而成的独立军,再加上新归附的邱功良部的辟州步军,一支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军事力量,在西北正式成型。

余琢宣读的圣旨中,除了调整将领任职,还对谭威的兵力部署与职责范围做出明确要求。

朝廷令谭威在营州保持约两万精锐兵力,具体负责三大防务,西北方向需抵御可萨等漠西诸部的袭扰,守护边境安稳。

东北方向要牵制已内附明朝的蒙人势力,重点防守庭州、盐州两地,防止蒙人部落异动。

北部则需顶住满清与漠南蒙古的联合压力,构建坚固防线。

朝廷此举的核心目的,是让谭威稳定整个西北局势,为朝廷推行 “攘外先安内” 的政策提供支撑,以便朝廷能集中精力应对中原的农民起义。

谭威听完圣旨,心里立刻有了盘算,朝廷既然明确了兵力规模与防务范围,便为自己扩军提供了正当理由。

他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大胆扩军,将麾下军队整合为新圭圣军,总兵力设定为两万。

这支新部队的构成兼顾了原有战力与新收编力量,既保留了战斗力最强的原圭圣军核心,又纳入了收复沙城后收编的沙城军、整合各地零散势力形成的独立军,还补充了营州本地招募训练的营州军,确保部队既有根基,又有新鲜血液。

按照圣旨安排,崇祯十五年二月,谭威正式率领新圭圣军进入营州,就任北庭都督一职,开启了对营州的全面治理。

为稳固自己在营州的势力,避免因人事变动出现权力真空,谭威特意下令机密处拿出重金,暗中公关朝廷吏部侍郎方向明,他知方向明在官员任免上有不小的话语权,通过这位侍郎,能将自己的开州老班底,如陈凌等心腹将领与官员,陆续调至营州任职。

这些老部下跟随谭威多年,忠心耿耿且熟悉他的行事风格,有他们在,谭威才能更顺畅地推行各项政策。

不过在办理此事时,谭威心里也是不满,此前各地都督拥有一定的官员任命权,幕府也能直接参与人事安排。

可如今崇祯皇帝收回了各都督的任命权,还虚化了幕府的功能,无论是军职晋升还是文职调任,都必须经过中央朝廷批准。

这意味着自己连调动老部下都要花钱疏通关系,实在是受制于人。

但他也清楚,这种 “花钱摆平官职” 的做法虽无奈,却能有效避免麾下势力因人事割裂而出现分裂,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只能暂时忍耐。

在专注于营州与蓝池城的建设时,谭威还遇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月画、祝儿、云琴三位家眷从沙城离开后,并未按照他的预期前往营州团聚,反而选择在原开州的谭府住了下来。

她们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是因为顾虑仍在京师的主母英娘,担心自己先去营州会引起英娘的误会,也怕破坏家中的和睦氛围,便暂时留在开州等候消息。

而谭威因忙于军政事务,无暇过多关注家眷动向,直到许久后才从下属口中知晓此事,虽有些意外,却也理解她们的顾虑,并未过多责怪。

新圭圣军的编制调整,是谭威重点推进的另一项工作。

此前圭圣军采用的 “三三制” 虽战力强悍,却因与大明传统军制差异过大,一直让朝廷有所忌惮。

为打消崇祯皇帝的疑虑,同时保留部队的灵活性,谭威决定吸取教训,按明朝新军的框架重组编制,表面上遵循朝廷认可的军制体系,让崇祯安心,实际上在内部运作中,巧妙套用后世的军事管理模式,确保指挥高效。

最终确定的编制体系为 “都督、军、营、队、排” 五级架构,每个层级都对应设置了朝廷认可的官职,如都督统领全军,军设总兵参将,营设千总,队设把总,排设旗官,既符合朝廷规制,又能满足实战需求,实现了 “明顺朝廷,暗保战力” 的双重目标。

新圭圣军严格按照崇祯朝军改制定的编制进行组建,各级单位的人数划分清晰明确。

每排定额五十人,作为最基础的作战团体;每队由两个排组成,共百人,便于灵活执行中小型作战任务;每营包含五个队,总计五百人,具备独立应对区域战事的能力;每军则根据作战需求,分为 2000 人或 3000 人两种规模,形成规模化作战力量。

全军总计下辖八个军,谭威在划分军级单位时,暗藏着压制满清八旗的私心,他忌惮满清八旗战力强悍,必须组建足够精锐的力量与之抗衡,因此特意将八个军分为两类。

六个普通军,每军各两千人,分别以 “乾、坤、震、巽、坎、离” 命名,对应传统八卦方位,既符合明朝军队的命名习惯,又便于统一调度。

另外 两个为加强军,每军各三千人,命名为 “艮、兑” 军,这两支军队不仅人数更多,还优先配备精良武器与资深将领,是谭威计划中的核心力量。

在将领任命上,新圭圣军的核心领导层架构稳固,主帅由谭威亲自担任,全面统筹全军事务,副帅为赵岩,协助谭威管理军队日常训练与作战部署,两人配合多年,默契十足。

各军将领则兼顾了心腹老部与新锐力量:艮军由徐悠担任正将、张小甲任副将,徐悠作战沉稳,张小甲擅长突击,两人互补性强。

兑军正将为陈凌、副将江流洋,陈凌是谭威的开州老班底,忠诚可靠,江流洋则是近年崛起的新锐将领,敢打敢拼。

乾军由颉永羌任正将、杨威任副将,颉永羌是老底子,且熟悉西域战事,杨威则在多次伏击战中表现出色。

坤军正将赵国强、副将陆方,两人均擅长防御作战,适合守卫战略要地。

震军正将陆惟君、副将任老二,陆惟君足智多谋,任老二机敏过人,此外巽军正将周赫、副将周槊,两人为同族兄弟,配合默契。

坎军正将杜博、副将东莱鹄,杜博精通情报分析,谋略缜密,东莱鹄则多智近妖,两人适合搞事,离军正将杨开甲、副将秦川,杨开甲是圭圣军老人,经验丰富,秦川年轻有冲劲,以不怕死出名,各军将领各司其职,构成了新圭圣军的坚实指挥体系。

军政管理层面,核心团队保持稳定,杜风正仍担任军判,负责军纪监察与军法执行,他严谨公正的作风深受将士信任。

刘玄初出任督府主簿,主管文书往来与行政事务,条理清晰的工作风格为谭威省去不少麻烦。

江宏业担任书记官,记录军中重要事务与决策过程,关键时刻可以做裁判。

秋景继续担任军需官,统筹粮草、武器等物资的调配,确保军队后勤供应,张晗任军需副官,协助秋景处理具体事务,两人配合高效,从未出现过物资短缺的情况。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补天道将军府嫡女,为妾了?大院疯批美人又纯又撩文娱:奶爸幕后天王大小姐腰软唇热,顾总甘愿沦陷寻爹启示:萌宝买一送一峨眉祖师破产总裁:不知前妻是疯批末日重生:撩个反派搞基建!柯学喵喵立大功凡人世界里的大师兄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狼人杀:预言家,我要你有何用?三国之楚王崛起逆天战神无限杀路秦主罗宾肖雨笛疯起爱意,傅总只想宠心上人艾泽拉斯阴影轨迹
经典收藏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大汉与罗马神医痞妃:王妃拽翻天永乐大帝大谋谋天下贞观合伙人风流乞丐俏天子江山养马人特战兵王传奇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疯狂的三国扶明学名张好古皋兰山下妖孽夫,桃花妻仙狙女帝家的咸鱼皇子扶蜀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
最近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高门庶子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岂独无故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北阳玖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txt下载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最新章节 -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