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舞台上,高纵情演唱,台下许多石家庄本地迷听到这段词时都愣住了——里的药厂,难道就是石药?
他们并非乐评人,只是普通听众,却也从高的声里品出了别样的情绪。
他像是在用声,轻轻讲述许多本地人的故事。
向文就是那个从第一句起便陷入沉默的人。目光虽望向舞台,思绪却不知飘向了何方。
他的母亲就在石药上班。在那个年代,国企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每天傍晚六点准时下班。
年幼的他最爱守在门口,等待那熟悉的永久自行车铃声响起——那是母亲回家的信号。而她总会顺路给他带些零食。
父亲从石烟下班回来,摆上自己炸的花生米,撒一把盐,就着这点小菜,不论白酒啤酒,总能喝上一杯。
父亲还总爱逗他,用筷子蘸一点酒,骗他说是甜的。
正如高所唱:“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
铁饭碗不再稳固,曾经坚守的事业被现实冲垮,所有人都茫然无措。
那是一个迷茫的年代,残酷却无法回避。
当稳定的生活瓦解,人们期待更好的未来,却迎面撞上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
那段日子在向文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一向恩爱的父母,第一次因小事激烈争吵。
“在八角柜台,疯狂的人民商场
用一张假钞,买一把**
保卫她的生活,直到大厦崩塌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
高的词里依然嵌着石家庄人熟悉的地名。他用平静的嗓音,浅浅吟唱一段往事,一个家庭的悲欢。
这两段他唱得克制而隐忍,许多人以为这是一首民谣,用民谣的舒缓讲述石家庄的故事。
直到“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一句唱罢,台上的高忽然拿起一把小号。
高亢的号声与提气的过门,瞬间击中了全场观众。
紧接着,密集的鼓点响起,电吉他也随小号一同迸发。
放下小号,高再度回到者的角色,继续吟唱。旋律与前两段相同,却升高八度,情绪持续攀升——
“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这一声“生活在经验里”的嘶吼高昂激烈,犹如黑夜中的枪鸣,唱到“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时,吉他刮弦声如千军万马奔腾而出。
凌厉的吉他声中,那令人浑身战栗的小号再次响起。
吉他、小号、鼓,所有乐器在脑海中轰然炸开,却丝毫不乱。旋律被刻意淡化,高以律动与织体推动着整首的情绪。
从连复段到即兴solo,再到噪音,台下迷早已沉默,只想纵身跃入pogo的狂潮。
这才是真正的摇滚!
从一个人开始,渐渐扩散,最终全场随之舞动……
高手中的小号愈发激昂,仿佛拥有掀开天灵盖的魔力。
嘹亮的号声唤醒了每一个昏沉的大脑。
燥起来!跳起来!
光辉的音色召唤着每一个听众。
这里是摇滚的领土!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这首如一只抚过时代脉络的手,精准描绘着那个年代。即便未曾亲历的年轻人,也被深深吸引,沉醉其中。
随着高即兴吉他solo的收尾,曲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回味。
“**!”
“**!”
台下的石家庄迷久久沉默,搜肠刮肚却找不出合适的词汇,最终只能用最直白的呐喊表达内心的激动。
此起彼伏的“**”声响彻全场,有普通话,有方言。高享受着这份属于音乐人的礼赞。
向文没有加入欢呼,他只是长久地沉默,再次望向台上的高,心中充满叹服。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他写过的关于这片土地的,远不及这首动人。
并非石家庄人的高,却用这首征服了所有石家庄人。
中的石家庄,就是他们的石家庄。
这里有雾霾,有灰蒙的天空,有蜿蜒的滹沱河——这是属于石家庄人的故乡。
生于斯,长于斯,
痛于斯,乐亦于斯,
黑暗于此,光明亦于此……
正如名《**那个石家庄人》所诉:最终将长眠于这片土地。
“爸,你哭了?”
肩上的孩子敏锐地察觉到向文的异样,立刻出声问道。
“没有,是你看错了。”向文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对儿子解释道,“你太重了,爸爸额头的汗流进眼睛里了……”
搞艺术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想得更深远,陆磊正是这样的人。
他虽然是四川人,在北京靠拍片谋生,但高这个假石家庄人唱的、关于这片土地的曲,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陆磊并非没听过摇滚乐队的演出,但如今圈内不少乐队,不论是翻唱还是原创,常常陷入一种虚假的激烈状态——假装愤怒、嘶吼,像一群用音乐 ** 自己和观众的演员。
而这首没有嘶吼,没有愤怒,连最后的高音都像在平静地叙述事实,而非控诉。
真带劲!
这是陆磊听完这首后唯一的感受。
之前在天津与高谈妥纪录片合作后,陆磊迅速回到北京组建团队,签完合同便连夜带着设备赶到石家庄,昨晚才抵达。
这也是他第一次听高演唱这首《那个石家庄人》,深深震撼了他这个四川人。
陆磊手中的佳能c300摄影机稳稳对准台上的高,尤其当高举起小号,急促高亢的号声如冲锋的旋律,将现场观众推向狂热。
团队其他成员也在拍摄台下的观众。
观众们已经陷入疯狂,曲虽已结束,情绪却未平息,大家一时难以抽离。
随后,一声接一声的“牛”此起彼伏。
“牛!太牛了!”
“小号真牛!”
“吉他牛!”
迷齐声欢呼,将掌声与喝彩献给台上的高等人。
高放下小号,田壮敲下最后一记鼓点,望向台下——他们知道,又一次成功了。
这里的“成功”无关事业,而是高所定义的、能否真正调动观众情绪。
显然,这次他们做到了。
这首不仅冲击了观众,每次排练也让他们内心感到无比畅快。
整首唱下来,酣畅淋漓!
……………………………………
地下丝绒的演出场地位于华强广场五楼,同层另一半是电影院。
与影院外人来人往的热闹相比,地下丝绒门口显得冷清许多。
经常光顾这家商场的顾客们,总会被“地下丝绒”这个名字勾起好奇,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去。他们大多只是坐在电影院的休息区,和同伴聊上几句。
这天,休息区坐着一对情侣,趁着周末相约来看电影。他们买好票和零食,坐在那里边吃边聊,不时撒撒狗粮。
“那边是什么地方?也是电影院的一部分吗?”等待开场时,女孩吃着爆米花,突然指向不远处问道。
“不清楚,”男孩看了一眼,摇摇头,“上次来的时候有吗?”
“好像没有,可能是新开的吧。”
女孩一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两人继续甜蜜互动。然而从那边隐约传来的欢呼与声,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包括这对情侣。
“你好,请问那边是什么店呀?”看到影院服务员过来打扫,女孩赶紧问道。
“那边……我也不是很清楚,听说经常有乐队表演。我刚来不久,不好意思。”
“没事,谢谢!”
从服务员那儿得到一点信息后,女孩好奇地起身走向地下丝绒门口,男孩连忙抱 ** 米花桶,背上她的包跟了过去。
“你要干嘛?”
“没什么,就是好奇,想看一眼。”
门口两位检票员正聊得投入,完全没注意到有人靠近。他们眼前虽然什么也看不见,声却清晰可闻。
“早知道就该申请去里面维持秩序,光听不看真难受啊!”
“我也是,那几个家伙肯定看得过瘾,离舞台那么近……”
“这乐队真是今年最棒的!”
两人一边吐槽同事一边懊悔,直到身后传来声音才回过神。
“师傅,请问这里是表演什么的?”
“啊?有什么事吗?”
“我女朋友有点好奇,这里是乐队表演吗?”男孩解释道。
“对,乐队表演。要买票吗?一人一百。今天这支乐队特别厉害,看了绝不后悔!”
听到票价,情侣皱了皱眉,再听他们这么卖力推荐,更没兴趣了。“不好意思,我们电影快开场了,今天没时间了。”
两人看一场电影总共才花了一百多块,剩下的钱还足够他们在影院楼下的美食区好好吃一顿。
而乐队演出每人就要一百元,这个价格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听到票价后,两人便转身离去。
…………
两小时后,电影散场。
这对情侣把3d眼镜放进工作人员的回收篮,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抱怨。
“这什么烂片,就这种特效还敢说是国内3d大片?”
“别提了,世界都快毁灭了男女主还在谈情说爱,剧情太离谱了,男主演技也让人看不下去。”
不仅是他们,同场的其他观众也在吐槽,纷纷表示这五十块钱花得不值。
与此同时,旁边的地下丝绒演出也刚结束,从里面走出来的许多是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与电影观众集体吐槽的情形不同,那些看完乐队表演的观众似乎还沉浸在演出氛围中,散场后一个个仍然情绪高涨。
“下次我们也去看一次?”女生忽然开口说道。
高的到来,给这座被称为“摇滚重镇”的石家庄地下音乐圈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无声蔓延的……
不少本地摇滚乐手的微信群和qq群里,都在流传高在地下丝绒演出的片段。
其中,那首《 ** 那个石家庄人》传播得最快。
这首流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甚至超出了传播者的预料。短短几分钟内,活跃在石家庄的地下乐队几乎都看到了高的演出视频。
现场灯光条件普通,拍摄者离舞台远,手机像素也不高,收音效果更不理想。
但就是这段处处是缺点的视频,却得到了石家庄本地绝大多数音乐人的认可和好评。
不少乐手和创作人听完后,甚至坦言自己失去了创作灵感。
“真是服了,听完这首,越看越觉得自己写的词像垃圾!”
某个乐队qq群里,一位乐手这样说道。
“你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果然,这条消息刚发出来,就有人接话:“我也是,本来有点灵感想写词,结果满脑子都是那段小号旋律。说实话,高太强了!”
“我已经把词本撕了!”
“新发布推迟一个月,我想静静。”
这首让群里的许多音乐人都陷入了“自闭”。
喜欢后宫港岛:之在港片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后宫港岛:之在港片当大佬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