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之中勾心斗角,子女众多。父皇虽对亡母留有旧情,但身为天子,对茂德的关怀实在寥寥。失去母妃庇护的帝姬,在众多皇子帝姬间受尽委屈,自幼便活得小心翼翼。
十六岁那年,权臣蔡京为其六子求亲。徽宗赵佶未问茂德意愿,便将她许配给蔡家六郎。岂料蔡六郎在江南 横死,蔡京竟迁怒茂德,称其克夫。满朝文武畏惧蔡京权势,无人敢娶这位绝色帝姬。
徽宗本可力排众议为爱女另择良配,却为安抚蔡京,将茂德幽禁深宫。她连未婚夫的面都未曾见过,大好年华便消磨在宫墙之内。
七八年过去,皇位更迭。当茂德终于踏出深宫,等待她的却是新帝赵桓的旨意——要她作为礼物献给反王柴皓。皇兄还威胁她必须好生侍奉,为朝廷谋利。
依然无人问过她的意愿。
此刻,这个被皇兄称为十恶不赦的反贼,竟出乎意料地询问她的心意。这句话如同冬日暖阳,瞬间融化了茂德心中经年累月的寒冰。
泪水夺眶而出。除却早逝的母妃,这世间终于又有人问她愿不愿意。
这个人,竟是朝廷钦定的反贼柴皓。
茂德心中,那个被皇兄赵桓视为罪大恶极却又不得不忍让之人,竟成了母妃离世后第一个真心待她的人。
或许这只是自幼缺爱的茂德帝姬一厢情愿的错觉。柴皓不过是不愿强求,却被她当作了冰冷生命里难得的温暖。
仅此一言,茂德便决意留下。无论怎样,留在这军营总比回到汴梁皇宫快活万倍!她深信能说出这般话的男子,必是光明磊落的豪杰。
见茂德眼含泪光,柴皓尚未表态,中年宦官已急道:帝姬莫哭!奴婢所言句句真心,幽州王乃当世英雄,必会善待帝姬。留在此处,胜过回宫千倍!
奴婢当年蒙受您母妃大恩,今日以性命起誓绝无害您之心。陛下虽无亲情,却阴差阳错将帝姬送到了好去处!
这番话令柴皓对这宦官刮目相看。原以为是个圆滑的宫闱老手,不料竟是知恩图报的忠义之人。既不忘皇命,又铭记旧恩,堪称忠仆。
更难得的是,此人竟能看出他幽州王乃当世豪杰。嗯,确是人才!他日登基,当委以总管太监之职。
张公公误会了。茂德拭泪道,我这是喜极而泣。宁愿在幽州王帐下为婢,也不愿回到那冰冷的深宫。
她向柴皓盈盈下拜:妾身虽为帝姬,却连寻常女子都不如,终日如提线木偶任人摆布。今得遇大王,纵使为婢亦心甘情愿。惟愿大王怜惜...
茂德帝姬款款行礼,那双明眸如水般清澈,令人不禁心生怜惜。
当真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也只有幽州王柴皓这般意志坚定的当世豪杰,方能将她留在身边而不沉迷,始终把握分寸。
至于茂德帝姬坎坷的命运,以及尚未定亲就克死蔡京之子的事?
柴皓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此刻心中还泛起一丝微妙的愧疚。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茂德帝姬十六岁时与蔡京之子蔡条定下婚约,不久便完婚。
待到靖康之变时,她与蔡条已成婚多年,并育有两子。
金军元帅完颜宗望听闻茂德帝姬的美名,特意点名索要。
而在这个有柴皓存在的时代,茂德帝姬十六岁时,柴皓年仅十三。
虽与茂德帝姬素不相识,却与她本该下嫁的蔡条有些过节。
那时蔡条在江南富庶之地监税,借机横征暴敛、 商贾、中饱私囊。
被蔡条勒索的商贾中,有几家正是柴氏名下的产业。
当行商将此事报至沧州柴氏庄园时,柴皓随手点了几名羽林少年,前往江南除掉了那个欺压柴氏产业的恶徒。
当时柴皓甚至没在意那人的姓名。
如今遇见茂德帝姬才知晓,当年除掉的那个恶徒,竟是她原本的未婚夫。
因此,柴皓此刻心中略感歉疚。
既然早年误杀了这位薄命帝姬的未婚夫,那便只能以身相许,赔她一个夫君了。
嗯,合情合理,公平公正。
不知那蔡条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不过,谁会在意他呢?
望着眼前的茂德帝姬,柴皓微微一笑:既然帝姬愿意,那就留下吧。
说罢,柴皓又看向那位张姓宦官:你也留下。
张公公原本见茂德帝姬愿意留下而柴皓又肯接纳,刚松了口气,心中稍感欣慰。
此刻柴皓这句话却让他猝不及防,一时怔住了。
什么叫我也留下?
咱家只是个传旨的太监啊!
孤军中尽是粗鲁汉子,无人能照料帝姬。
观你虽表面圆滑,内里却是个忠厚之人。
留在此处,倒也方便。
孤也给你个报答帝姬母妃恩情的机会。
赵桓那边,孤自会说明。
柴皓平淡的话语让张公公顿时明白了这位幽州王的用意。
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与动摇。
他始终铭记刘贵妃的恩情,誓要守护她的女儿茂德帝姬周全。
正因如此,方才才会对茂德帝姬说出那番肺腑之言。
张公公虽在大宋皇宫多年,表面圆滑,内心却忠义正直,始终不得大宦官梁师成青睐。
赵佶、赵桓两代 亦不喜他。
若非汴梁被围,那些平日受宠的宦官畏缩不前,推他出面,他恐怕连见茂德帝姬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报恩。
如今见茂德帝姬托付于当世英雄幽州王,张公公心中大石总算落地。
喜欢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