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瞬息敛容,俨然无事发生般反问鲁肃。
“主公如何看待孙刘联盟?”
鲁肃沉息凝神,决意探明孙权真意。
孙权却忽露诡色:
“子敬此问,直指要害。”
“当初结盟,所为何来?”
“为匡扶汉室?”
“许昌那傀儡天子,可曾施惠孙氏?”
“既无恩义,我孙氏何必替他复兴汉祚?”
“此乃刘备之口号,与江东何干!”
“子敬知我。”
“当年继位,全因兄长认定我可稳控江东。”
“故于我而言——”
“固守基业,徐图进取,方为正道。”
“而这孙刘联盟,如今是否已成累赘?”
“近日得子明点拨,方才彻悟。”
“江东岂能仰仗盟友?”
“唯有自强,方为立身之本!”
“刘备与关羽,何曾真心视我江东为盟友?!”
孙权面色骤然阴沉,目光如刀般刺向鲁肃。
这分明是在向鲁肃兴师问罪。
……
(“刘备此人绝非善类。”
“当初将南郡借予他,如今可还能收回?”
“若无南郡,我江东唯有向合淝方向扩张。”
“你可知晓,”
“曹操那老贼,竟让其孙曹舒担任水军大都督,此人年方十余,却统领曹营水军。”
“若再攻合淝,”
“我军将同时面对曹军骑兵、步兵及水军!”
“子敬,这便是你愿见到的局面?”
“我江东已至存亡之际,你可有良策?”
孙权眼中寒意愈盛,对鲁肃的不满已达顶点。
他甚至开始质疑,孙刘联盟本就是错误。
若不借出南郡,
江东本可向西扩张,何至于如今困守一隅?
鲁肃闻言长叹:
“主公,公瑾在世时曾欲取益州。”
“自公瑾离世,江东已无统帅可伐益州。”
“若执意攻取,莫非需主公亲征?”
“既无力取益州,让予刘备又有何妨?”
“南郡在刘备手中,可为我江东屏障。”
“若分兵驻守,反令我军更难扩张。”
“有刘备牵制,曹操便无暇全力攻我。”
“如此,”
“江东方可安心开发南方,积蓄力量,伺机北伐。”
“此次合淝之败,主公当知缘由。”
“战前臣屡次劝阻,时机未到。”
“主公可曾听进半句?”
“主公若要攻取合淝,当趁曹军疲于应付、无暇他顾之际。”
“如此方可一举拿下淮南,甚至进占青徐二州。”
“可主公偏偏选在此时挥师北上。”
“且不论能否攻下合淝。”
“即便攻克,若想稳固淮南,仍需再取寿春。”
“届时曹操亲率精锐驰援。”
“兵力相当之下,主公有几分胜算?”
言罢。
鲁肃神情黯然,仿佛耗尽了心力。
他实在无法理解孙权的决策。
仓促进军合淝,即便取胜亦徒耗兵力粮草,毫无益处。
然而,孙权却另有考量。
他认定,唯有亲自领军出征,方能彰显江东雄风!
若攻不下合淝,绝非他统兵无方,而是鲁肃等反战者从中作梗。
见鲁肃仍不妥协,孙权怒意更甚。
“子敬,任你巧言善辩。”
“刘备、关羽何曾视江东为盟友?”
“荆州必须夺回!”
“此外,你怀中那封信,又是何人所赠?”
鲁肃心头一震。
未料孙权竟知晓此事。
莫非自己一直受人监视?
他顿觉心寒。
即便交出兵权,孙权仍对他如此猜忌?
沉默片刻,鲁肃取出信件递上。
“主公所指,便是此信。”
“至于送信之人,我确实不知。”
“若主公仍存疑虑,我甘愿领罚。”
孙权展信一瞥,冷笑讥讽:
“子敬,果然手段高明!”
“连我与子明的密谈,你都能探知。”
“是你在我府中安插了眼线?”
“还是说……此信乃刘备所赠?”
他目光锐利,满是质疑。
未读此信时,孙权对鲁肃尚存几分埋怨。
然而阅毕之后——
孙权对鲁肃的杀意已如野火燎原!
监视主公?通敌叛国?
每一条罪名都足以让鲁肃万劫不复。
质疑为何不查证?
他何须查证?
天性多疑的他,从来只信自己的直觉。
权术制衡,他堪称绝世。
可正因机关算尽,反而失了坦荡胸襟。
任何脱离掌控之事,皆成他的逆鳞。
昔日鲁肃力主联刘抗曹,在他看来已是僭越。
而今这封密信,不啻于当众掌掴!
这已越过他最后的底线。
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孙权寒声道:
鲁子敬,你太让孤失望了。
既然心向刘备,那便去荆州当说客。
不是推崇孙刘联盟么?
今日就命你代孤去向关羽刘备——
讨!还!南!郡!
鲁肃瞳孔骤缩。
此刻的孙权陌生得令人心惊。
为蝇头小利罔顾大势,鼠目寸光至此。
他正欲谏言,孙权却已拂袖厉喝:
幼平!
门外持刀的周泰踏步入内。
护送鲁大夫赴南郡。
务必让他替江东讨回疆土。
末将领命。
这位浑身伤疤的悍将抱拳应诺。
作为孙权的 盾牌,周泰遍体五十余处战伤。
合淝之战若非他养伤未出——
孙权又何至被张辽追得丢盔弃甲?
此刻名为护送,实为押解。
精明的孙权,岂会放任隐患?
他方才的愤怒不过是装模作样。
怎会当真将鲁肃拱手让与刘备?
鲁肃确有才干。
这点毋庸置疑。
然而孙权的理念已与鲁肃南辕北辙。
至此境地。
无论孙权抑或鲁肃都心知肚明,往昔情谊再难维系。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