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玄鸟号”以其划时代的隐身与突击能力惊艳亮相并部署前沿时,作为中国空天力量基石的“赤龙号”空天母舰,并未停下脚步。在酒泉空天港深处代号“瑶池”的绝密轨道船坞内,这艘功勋卓着的巨舰,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现代化改装,即将以全新的姿态,承担起更为关键的使命。
一、老兵的蜕变
“瑶池”船坞内,灯火通明。与“玄鸟号”的锐利线条不同,“赤龙号”的舰体更显雄壮厚重,如同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此刻,它庞大的身躯被密密麻麻的工程脚手架和作业平台所包围,数以千计的工程师和智能机器人正在对其进行最后的系统集成与调试。
改装的核心目标明确:不再追求全能,而是极致强化其作为舰队核心的“盾”的能力,为“玄鸟号”这样的突击利刃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并确保中国在轨资产及地球重要目标的安全。
舰体外部最显着的变化,是加装了四组巨大的“龙鳞”型相控阵雷达阵列。这些新式雷达拥有更远的探测距离、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同时跟踪数千个目标,从微小的太空碎片到隐形的战机,都难逃其法眼。
二、核心的升级
“龙息”区域防空反导系统: 这是此次升级的重中之重。在原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的基础上,集成了新一代 “红旗”-99型超高速动能拦截弹和 “鹰击”-209型定向能反导系统。
“红旗”-99 采用电磁助推与复合制导,拦截速度惊人,专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敌方高超音速导弹和战略弹头。
“鹰击”-209 则是高能激光与粒子束的混合体,用于对中近距离的饱和导弹攻击进行高效、低成本的硬杀伤拦截,形成密集的弹幕式防御。
“龙心”聚变堆提升: 换装了功率更大的“烛龙”二期聚变反应堆,为耗能巨大的新防御系统提供充沛的能源保障,确保在持续高强度的防御作战中不至出现能量短缺。
“龙魂”指挥系统升级: 舰载AI“应龙”的战术数据处理和协同指挥能力得到大幅增强,能够无缝接入“金乌”防御体系,作为区域防御指挥节点,高效调度护航舰艇、战机及轨道防御平台,形成一体化的防空反导网络。
“龙铠”装甲与护盾: 在关键部位敷设了新型“月桂-II”型复合装甲,并对原有的“羲和”等离子护盾系统进行了优化,使其在承受饱和攻击时更加坚韧。
三、体系的基石
总工程师孙正宏站在观测平台上,满意地注视着即将完工的巨舰。他对前来视察的空天军装备部部长汇报:
“部长,改装工作已基本完成。新的‘赤龙号’,其区域防空反导能力提升了三倍以上。它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拳头,而是撑起整个舰队安全天空的脊梁。‘玄鸟’可以放心前出突击,‘赤龙’将为它,也为我们的家园,挡住来自任何方向的明枪暗箭。”
部长点头赞许:“很好。未来的空天战场,是体系的对抗。‘玄鸟’是锋利的矛,‘赤龙’就是最坚固的盾。矛与盾相辅相成,才能克敌制胜。”
四、重装上阵
改装完成的“赤龙号”缓缓驶出“瑶池”船坞,其深红色的舰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增的雷达阵列和武器模块使其更显威严厚重。经过短暂的海试验证新系统性能后,它没有前往前沿,而是奉命驻守地球同步轨道战略值班点。
这个位置,犹如国门前的哨所,俯瞰全球,扼守要冲。在这里,“赤龙号”将与地面反导系统、其他轨道防御平台以及“金乌”体系深度联动,构成一道覆盖中国本土及重要太空资产的立体化、多层次战略防御屏障。它的存在,旨在应对最严峻的弹道导弹威胁和轨道轰炸,确保国家核心地带的安全。
五、双星闪耀
随着“赤龙号”升级完毕并进入战备值班,中国空天力量的核心架构已然清晰:
“玄鸟号”(驻文昌):进攻之矛,隐身突击,战术侦察,体系破袭。
“赤龙号”(驻同步轨道):防御之盾,区域防空,战略反导,舰队核心。
一矛一盾,一前一后,一攻一守。两者通过高速数据链和“伏羲”AI深度协同,形成了互补性强、韧性极高的空天作战体系。
“赤龙”的升级完成,标志着中国空天军从拥有强大平台,迈入了构建攻防一体、协同作战的成熟体系的新阶段。这面在同步轨道展开的巨盾,不仅守护着地球上的万家灯火,也为前出的“玄鸟”和未来的深空舰队,提供了最可靠的后方保障。
星海之中,老兵新传,重任在肩。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南天门计划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