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山乡新貌
时光荏苒,转眼间岑卿回到青山坳已近半年。这半年间,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晨六点,合作社的新铃声准时响起。这不再是过去那种手摇的铜铃,而是杨磊安装的电子铃系统,清脆的铃声能传遍整个村落。随着铃声,合作社的员工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李梅在前台熟练地操作着预订系统,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未来三个月的客房预订情况。岑总监,她抬头看见走进来的岑卿,今天有五个旅游团,总共六十二人。竹编体验课已经预约满了,刺绣课还有三个名额。
岑卿点点头,接过预订表仔细查看。如今的合作社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从客房预订到活动安排,从物资采购到账目管理,都有了标准化的流程。
展示厅里,赵明正在整理新一批的山货礼盒。这些礼盒经过重新设计,采用了更加环保的材料,图案也融入了更多青山坳的元素。上周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又创新高,赵明兴奋地汇报,特别是新推出的春日野味系列,刚上架就售罄了。
后院新建的竹编工坊里,徐明远正在指导学员们学习新的编法。工坊宽敞明亮,工具摆放整齐,墙上挂着李爷爷和徐明远的代表作。如今,竹编课已经成为青山坳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不少游客专门为此而来。
手腕要放松,力道要均匀。徐明远耐心地纠正着一个学员的动作。经过这半年的教学,他已经能游刃有余地指导不同水平的学员。
刺绣体验区也扩大了规模。柳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每天都会来指导片刻。她的几个徒弟现在已经能独立教学,其中最有天赋的一个还被省里的工艺美术协会看中,准备参加今年的传统工艺大赛。
农家乐的发展更是迅猛。原本的十间客房已经增加到二十间,还新建了一栋专门的家庭套房。张婶负责的厨房团队现在有六个人,能同时为上百人提供地道的农家菜。李叔则组建了一支后勤保障队,确保客房清洁、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运转。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杨磊的策划下,青山坳开始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后山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种植了有机蔬菜和特色山珍。这些农产品不仅供应给农家乐,还通过网店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我们新试种的竹荪,李建国——岑卿的父亲,如今负责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自豪地向女儿展示着成果,专家说咱们这里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这种菌类。
岑卿看着父亲晒得黝黑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半年前还对这个山村生活不太适应的父亲,如今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甚至成了种植方面的专家。
中午时分,几辆旅游大巴缓缓驶入村口的停车场。这是今天的第一批游客,来自省城的老年摄影团。李梅带着前台团队早已准备就绪,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入住事宜。
请大家先到休息区用茶,我们会尽快办理入住手续。李梅微笑着引导客人。休息区设在合作社的庭院里,这里绿树成荫,石桌石凳错落有致,还能欣赏到远处的山景。
王奶奶带着几个老人坐在亭子里刺绣,这是杨磊想出来的活态展示。游客们不仅可以观看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还能与手艺人交流。这种互动式的体验深受游客欢迎。
下午的竹编体验课更是座无虚席。徐明远和两个助教忙得不可开交,但秩序井然。学员们从最基本的编法学起,最后都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小作品带回家。
没想到竹编这么有意思,一个学员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小篮子放在办公室里,天天看着。
傍晚,合作社的灯光次第亮起。餐厅里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张婶正在指挥着厨房团队准备晚餐。今天的菜单上有新研发的几道菜品:竹荪炖土鸡、野菜饺子、山笋炒腊肉,都是选用当地最新鲜的食材。
杨磊在办公室里核对当天的营业数据。这个月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百,他难掩喜悦,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客户满意度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岑卿站在合作社二楼的露台上,俯瞰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山村。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瓦白墙上,游客们在村中漫步,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普通山村。如今,通过合作社的模式,青山坳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们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古老的手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的同时,也成为了发展的资源。
夜色渐深,游客们陆续回到客房休息。合作社的员工们开始整理场地,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这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但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青山坳这半年来的成长与蜕变。
喜欢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