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的决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幸存者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离开这片倾注了心血、刚刚重现生机的绿洲,意味着放弃相对稳定的水源、食物来源和初步建立的防御,重新踏入危机四伏、前途未卜的荒漠和维度夹缝。恐惧与不舍在人群中蔓延,尤其是那些年长者和带着幼童的母亲,脸上写满了彷徨与忧虑。
艾拉长老和卡兰虽然第一时间表明了追随的态度,但他们同样心情沉重。艾拉抚摸着泉眼边温润的岩石,卡兰则望着那棵与他们并肩作战的银灰色巨树,沉默不语。
陈星理解他们的心情。他没有催促,而是给了众人一夜的时间去消化和抉择。
夜色笼罩绿洲,混沌屏障的光芒比往日更加黯淡,仿佛也感应到了离别的氛围。篝火旁,没有人入睡,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商议着,脸上交织着复杂的神情。
陈星、凌玥和零则围坐在“星火号”旁,进行着更深层次的交流。零将一份整理好的、关于已知“织网者”活动规律、兵力构成(基于有限接触的推测)以及几个疑似抵抗信号源坐标的数据包共享给陈星。凌玥则详细描述了基地陷落的经过,以及他们一路逃亡、遭遇的各种新型“织网者”单位——不仅仅是蚀刻兽和巡天者,还有能够扭曲心智的“低语者”、擅长维度潜伏的“暗影猎手”,以及那种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摧毁的“净化者”堡垒。
情报令人窒息,敌人的强大与体系化远超陈星之前的认知。他也将自己关于“变量”的发现和理论更系统地阐述了一遍,尤其是“织网者”力量在纯粹情感和非逻辑领域的“不兼容性”。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抵抗,不能是硬碰硬的战争,而应该是寻找并放大它们体系中的‘悖论’和‘漏洞’,用它们无法理解、无法处理的方式去战斗。”陈星总结道。
凌玥若有所思:“时间之力本身,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变量’。它无法被完全预测,其悖论性甚至能威胁到现实结构的稳定。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进行结合。”
零的处理器高速运转:“建议:建立‘变量’武器库。系统化收集、分类、研究已确认的‘变量’现象,并尝试与现有科技、时间之力进行可控融合实验。风险等级:极高。成功率:无法估算。但理论上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三人的思路在碰撞中逐渐清晰,一个模糊的、以“变量”为核心的全新抵抗策略雏形开始形成。
天亮时分,抉择的时刻到来。
近二十名幸存者聚集在源初之池旁。经过一夜的挣扎,最终,有十五人选择跟随陈星离开,其中包括艾拉长老、卡兰和他的大部分战斗组成员,以及几名相对年轻、没有太多拖累的工匠。他们眼神坚定,已然将未来押注在陈星和这突如其来的盟友身上。
另外五人,包括两名伤势未愈的重伤员、一位年事已高不愿再奔波的老者,以及一对坚持要守着这片丈夫用生命换来的土地的母女,选择了留下。
陈星没有强求。他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他走到那对母女面前,将一根最好的谐波短杖和仅存的几块高纯度能量电池交给她们,沉声道:“保重。如果……如果情况不对,想办法向西北方向迁移,那里有一片能量紊乱区,或许能暂时避开追踪。”
母女俩含泪接过,重重地点了点头。
陈星又看向那棵巨树和源初之池。他走到池边,俯身,用一个玉化的容器盛满了池水。他又从巨树身上,取下一小段带着鲜活生命力的嫩枝。
“我会带走绿洲的火种。”他对留下的五人,也是对所有人说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片土地的希望,会与我们同在。”
他转向凌玥和零:“‘星火号’能容纳多少人?”
凌玥估算了一下:“挤一挤,加上我们原有的人员,最多二十人。而且会严重影响机动性和生活空间。”
陈星点头:“足够了。愿意走的,跟我登船。艾拉长老,卡兰,组织大家,只携带必要的物资和武器。”
撤离工作迅速而有序地进行。选择离开的人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熟悉的绿洲,将不舍与回忆深深埋藏,毅然走向那艘代表着未知与希望的穿梭舰。
当最后一人登上“星火号”,舱门缓缓关闭时,陈星站在舷窗前,望着下方那五个变得越来越小的身影,望着那依旧在微弱闪烁的混沌屏障,望着那棵沉默的巨树和汩汩的泉水。
这里,曾是他绝望中的希望之地,也是他领悟新道路的起点。
现在,他带着这里的火种,将要投向更广阔的战场。
“我们走吧。”陈星轻声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凌玥坐在驾驶位上,双手握住操控杆。“星火号”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缓缓升空,调整方向,然后化作一道流光,猛地冲出了混沌屏障,将那片微小的绿洲远远抛在了身后,迅速融入无边无际、危机四伏的昏黄天幕之中。
旧的篇章翻过,新的征途,正式开始。
他们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汇聚星火,找到那条能够焚毁一切阴谋与压迫的……胜利之路。
喜欢无序穿行者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无序穿行者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