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楼的威胁如同一个诡异的插曲,并未能阻挡陈星坚定的步伐。他继续在赤色荒漠中跋涉,日复一日,手背烙印的共鸣是他唯一的指引,星图上闪烁的光点是他不灭的希望。
随着他不断深入荒漠西北方向,环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空气中的燥热似乎减弱了一丝,风中偶尔会带来极其稀薄的、不同于硫磺和铁锈的湿润气息。脚下的沙砾颜色也逐渐变浅,从暗红转向赭石色,甚至偶尔能看到一些耐旱的、形态扭曲的棘刺植物顽强地扎根在沙丘背阴处。
这些迹象都表明,他可能正在接近某种水源地,或者说,一片绿洲。
果然,在又翻越了数座巨大的沙丘后,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出现在他眼前。
那并非他想象中草木丰茂、水波荡漾的常规绿洲。而是一片巨大的、由苍白沙岩构成的废墟。
残破的、风格粗犷巨大的石制建筑如同巨人的玩具,散落在一条早已干涸的、宽阔的河床两岸。这些建筑大多已经坍塌,被风沙侵蚀得只剩下断壁残垣,但从其宏大的规模和依稀可辨的庙宇、广场等结构来看,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相当繁荣的文明。
而在这片苍白废墟的中央,那条干涸河床的源头位置,有一小片顽强存活的绿色——十几株高达数十米、枝叶呈银灰色、形态如同巨型伞盖的奇异树木,它们围绕着一口早已不再喷涌、只剩下一个小小水洼的泉眼。水洼清澈见底,散发着微弱的生命能量,正是这片废墟中唯一的生机所在。
吸引陈星目光的,并非那口泉眼,而是立在泉眼旁边的一块巨大的、漆黑的石碑。
石碑高达五米,通体由某种非金非石的黑色材质构成,表面光滑如镜,边缘有着被岁月磨蚀的痕迹。它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苍白废墟与微小绿洲之间,散发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陈星走近石碑,手背的“观测者之印”立刻传来了清晰的共鸣!这共鸣并非指向遥远的“庇护所”,而是直接来自于眼前这块石碑本身!
他仔细观察石碑,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光滑得仿佛能照出人的影子。但当他将带着烙印的手轻轻按在石碑表面时,异变发生了。
石碑内部,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一股微弱但极其精纯的、与“观测者之印”同源的能量波动荡漾开来。同时,光滑的碑面上,开始如同水面般荡漾起涟漪,一段由能量构成的、他能够理解的文字和信息流,直接映射到他的意识中:
【检测到‘观测者’权限……信号接入……】
【身份识别:未登记个体。能量签名符合‘信标’关联特征。权限等级:学徒。】
【信息库检索……连接至‘基石’哨站公共数据库(离线缓存版本,最后更新:第七纪元末)……】
【读取本地日志:‘遗忘绿洲前哨站’……状态:废弃。能源:枯竭。功能:大部失效。】
【日志条目:……监测到‘终末潮汐’前兆波持续增强……‘基石’哨站进入最高警戒……所有外围前哨站按计划撤离……本站在撤离途中遭遇‘精神蜃兽’群袭击……被迫降落于此……幸存者建立临时据点……等待救援……】
【日志条目:……救援信号未得到回应……‘潮汐’干扰加剧……维度通讯断绝……资源耗尽……幸存者决定……向‘庇护所’方向徒步迁徙……留下此信标石碑,记录信息,指引后来者……愿……火种不灭……】
【日志条目:……迁徙队伍出发……日期……无法记录……此乃最后留言。】
【警告:检测到‘精神蜃兽’群落仍在附近区域活跃,极度危险!建议规避!】
【‘基石’哨站最新坐标(根据撤离前信息推算,可能存在误差)已更新至您的导航系统。】
【祝您好运,后来的观测者。】
信息流到此结束。黑色的石碑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陈星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这块石碑,竟然是“观察者”文明的一个废弃前哨站留下的信标!它记录了这个小队遭遇的灾难,他们的挣扎,以及最终悲壮的迁徙。而“精神蜃兽”,想必就是之前他遭遇的那片活性蜃楼的真正名称。
更重要的是,这块石碑根据撤离前的信息,更新了“庇护所”(基石哨站)的坐标!他脑海中星图上的光点位置,发生了微小的但至关重要的调整,变得更加精确!
他走到那口小小的泉眼旁,掬起一捧清澈的泉水。泉水甘甜,蕴含着微弱的生命能量,虽然远不如“源初之池”,但在荒漠中已是无价之宝。他畅饮一番,又将水袋灌满。
他看向那些巨大的银灰色树木,它们的根系深扎地下,顽强地汲取着深层的水分。他在树下发现了一些散落的、已经石化的骨骼,以及一些粗糙的、与地下洞穴壁画风格相似的简易工具。看来,那个原始地下族群,或许就是这些迁徙的观察者幸存者的后代,或者至少与他们有过接触,继承了部分知识和传统。
历史的碎片,在此刻似乎被串联起来一部分。
陈星在这片被遗忘的绿洲废墟中休息了一夜,借助泉水的能量和石碑残留的平和气息,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第二天清晨,他站在黑色的信标石碑前,深深看了一眼这块记录了先驱者血泪与希望的丰碑。
“火种,不会灭。”
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对那些早已逝去的观测者亡魂的承诺。
随后,他转过身,按照石碑更新的、更加精确的坐标,再次踏上了征程。
前方的路或许依旧漫长,但目标,从未如此清晰。
喜欢无序穿行者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无序穿行者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