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洛阳城,作为周天子的都城,虽不如商代朝歌那般繁华,却也有着独特的韵味。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卖青铜器、丝绸、粮食的商贩们高声吆喝着,往来的行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身穿宽袖长袍的贵族,也有穿着粗布短打的平民,还有手持竹简、神态儒雅的文人墨客。
子奇穿着一身东周士人的服饰,头戴高冠,手持一把折扇,看起来温文尔雅。他戴着幽冥假面,不过此刻假面已经变换了容貌,化作一张普通士人的脸,融入人群中,丝毫不起眼。
他拿出念丝,银白色的丝线在空中飘动,朝着城南的方向延伸而去。
根据阎罗王的指示,那个执念保护商代古籍的史官,就住在城南的一个小巷里。子奇顺着念丝指引的方向,很快就来到了城南的小巷。
小巷狭窄而安静,两旁是低矮的土墙,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巷子尽头,有一个小小的院落,院落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太史府” 三个字。
子奇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院门。片刻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打开了院门,老者身穿深色长袍,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正是他要找的史官 —— 太史伯。
“请问阁下是?” 太史伯看着子奇,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子奇拱手道:“在下子奇,是一名行商,听闻太史公学识渊博,特来拜访。”
太史伯点了点头,侧身让子奇进来:“请进。”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青竹翠绿,随风摇曳,给这个小小的院落增添了几分雅致。正屋的门窗敞开着,里面堆满了竹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太史公,冒昧打扰,实在抱歉。” 子奇坐下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听说太史公手中有一部商代的古籍,不知可否一观?”
太史伯闻言,脸色微变,警惕地看着子奇:“阁下怎么知道我有商代古籍?这部古籍是我太史家世代相传之物,从未对外人提起过。”
子奇微微一笑:“太史公不必紧张,我并非想要抢夺古籍,只是对商代的历史很感兴趣。我知道,如今周王下令销毁前朝典籍,太史公为了保护这部古籍,想必花费了不少心思吧?”
太史伯的脸色更加凝重:“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对我的事如此清楚?”
子奇没有隐瞒太多,只是说道:“太史公,我知道你最大的执念,就是保护这部商代古籍,不让它毁在周王手中。我可以帮你,让这部古籍永远流传下去,不被销毁。”
太史伯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却仍有疑虑:“你如何帮我?周王势大,想要销毁一部古籍,易如反掌。”
“我有我的办法。” 子奇说道,“我可以将这部古籍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那里没有人能找到它,也没有人能销毁它。但我有一个条件,等你寿终正寝后,你的魂魄需要交给我,而这部古籍,也将作为你执念的信物,由我保管。”
太史伯愣住了,他和之前的孟姜一样,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条件。“你要我的魂魄和古籍做什么?”
“太史公,你只需要知道,我不会伤害你,也不会让古籍受到任何损坏。” 子奇说道,“这部古籍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信物,而你的魂魄,带着对古籍的强烈执念,对我也有很大的用处。如果你同意,我现在就可以帮你将古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你不同意,我也不会强求,只会离开。”
太史伯沉默了片刻,他看着屋内堆积的竹简,又想起了周王销毁前朝典籍的命令,心中充满了焦虑。这部商代古籍记载了商代的历史、文化和礼仪,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能让它毁在自己手中。
“好,我同意。” 太史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只要你能保证古籍的安全,我的魂魄和古籍都可以交给你。”
子奇心中一喜:“太史公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古籍。”
太史伯起身,走进内屋,片刻后,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了出来。木盒是用楠木制成的,上面刻着精美的云纹,还涂了一层防潮的漆。
太史伯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卷用丝绳捆着的竹简,竹简已经有些泛黄,却保存得十分完好。
“这就是那部商代古籍,记载了商代从成汤建国到纣王灭亡的历史,还有一些商代的礼仪和制度。” 太史伯小心翼翼地将木盒递给子奇。
子奇接过木盒,打开看了一眼,竹简上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虽然他已经离开商代多年,但仍能认出上面的文字。“太史公放心,我会好好保管它。”
说完,子奇从怀中拿出藏魂匣,对着木盒默念咒语。
刹那间,木盒和里面的古籍化作一道流光,被吸入藏魂匣中。
“我已经将古籍收入我的法器中,没有人能找到它了。”
太史伯看着空荡荡的双手,心中既有些不舍,又有些欣慰。“多谢你,子奇先生。”
“太史公不必客气。” 子奇说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如果有,我可以帮你完成。”
太史伯摇了摇头:“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保护好这部古籍,如今心愿已了,再无其他牵挂。”
子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太史公了。等你寿终正寝的那一天,我会来取你的魂魄。”
太史伯点了点头,对着子奇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先生。”
子奇离开了太史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是他收集到的第二个重要的信物和魂魄承诺,距离完成千年任务又近了一步。
他沿着街道往前走,突然,一个卖青釉器皿的小摊吸引了他的注意。小摊上摆放着各种青釉器物,有碗、有盘、有瓶,还有一些小巧的饰品,通体呈淡青色,与阿瑶烧制的青釉双鱼佩十分相似。
子奇心中一动,快步走到小摊前,拿起一个青釉小碗,仔细观察起来。碗的质地细腻,釉色均匀,虽然不如阿瑶烧制的双鱼佩精致,却也有着独特的韵味。
“这位公子,您眼光真好,这可是南方越国运来的青釉碗,是当地最好的工匠烧制的。” 摊主是一个中年男子,见子奇对青釉碗感兴趣,连忙介绍道。
“南方越国?” 子奇心中一喜,阿瑶的家乡就在南方,说不定这些青釉器皿就是从阿瑶家乡附近运来的。
“摊主,这些青釉器皿,都是从越国哪里运来的?”摊主想了想,说道:“具体是越国哪里,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从越国的一个小村庄运来的,听说那个村庄以烧制青釉器物闻名。”
子奇心中更加激动,他连忙问道:“摊主,你知道那个村庄的名字吗?或者说,你知道那个村庄有没有一个擅长烧制青釉双鱼佩的工匠?”
摊主摇了摇头:“公子,我只是个小商贩,哪里知道那么多。不过,我下次去越国进货的时候,可以帮你打听一下。”
“那就多谢摊主了。” 子奇从怀中拿出一些铜钱,递给摊主,“这是定金,麻烦摊主下次进货时,务必帮我打听一下那个村庄的名字,还有擅长烧制青釉双鱼佩的工匠。”
摊主接过铜钱,笑着说道:“公子放心,我一定帮你打听清楚。”
子奇又拿起一个青釉小瓶,看了一眼,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不知道那个越国的小村庄是不是阿瑶的家乡,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擅长烧制青釉双鱼佩的工匠,但至少,他有了一丝线索。
他收起青釉小瓶,继续在洛阳城的街道上行走。念丝在空中飘动,感知着周围人的执念气息。他知道,他还需要收集更多的魂魄和信物,还需要找到更多关于阿瑶的线索。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洛阳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照亮了街道,也照亮了子奇前行的路。
他看着手中的藏魂匣,又摸了摸腰间的半块青釉双鱼佩,心中默念:“阿瑶,我一定会找到你,不管你转世到了哪里,不管需要多长时间,我都不会放弃。”
喜欢木偶剧场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木偶剧场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