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船带着首次探索成功的兴奋与一抹难以言喻的疑虑,顺利返航。
回到白沙湾码头时,日头已经偏西,将海面染成温暖的金橙色。
早已等候在码头的苏晓月和几位核心社员立刻迎了上来,帮忙系缆绳、搬运设备。
“怎么样?下面情况如何?”苏晓月关切地问道,目光落在林海还有些湿漉漉的头发上。
“藻林找到了,规模很大,种类也很丰富。”
林海言简意赅,暂时压下了关于那诡异荧光生物的发现,“秦雨采集了样本,需要尽快处理。”
秦雨已经抱着那个装有藻类样本的恒温箱跳下了船,脸上带着研究人员特有的专注与兴奋:“晓月,帮我准备一下临时实验室的设备,这些样本活性很重要,必须马上进行初步分析和保存!”
苏晓月立刻点头,转身就去安排。
合作社如今在仓库隔壁隔出了一个小房间,放置了一些基础的显微镜、水质检测仪和冷藏设备,算是秦雨的临时工作站。
林海则和阿壮他们将潜水装备仔细清洗、晾晒、归位。
每一次出海后的精心维护,都是下一次安全的基础。
做完这些,他才感觉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一股疲惫感涌了上来。深海潜水,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消耗都是巨大的。
他回到家,冲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
母亲已经做好了晚饭,简单的海鲜面条,却香气扑鼻。
妹妹林溪叽叽喳喳地问着哥哥海底看到了什么,林海挑了些色彩斑斓的藻林和穿梭的小鱼告诉她,引得小姑娘惊呼连连,眼神里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
父亲虽然没多问,但默默给他多夹了一筷子菜。这种家常的温暖,迅速驱散了深海带来的寒意与那一丝不安。
晚饭后,林海来到合作社的临时实验室。秦雨正伏在显微镜前,苏晓月则在旁边记录着数据。
“初步结果出来了,”秦雨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林海,我们可能发现了一个宝库!”
她指着显微镜下的载玻片:“你看这种深紫色的带状藻,初步分析显示其富含一种特殊的活性多糖和多种稀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保健功能。而那种红色的鹿角藻,其胶质含量异常丰富,且黏度特性独特,在食品工业或化妆品领域可能有广泛应用!”
她拿起另一份报告:“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你带回来的海水中,检测到了极其微量的、未知的有机物质,推测是这些藻类代谢的产物,其分子结构非常特殊,可能需要送到学校实验室用更高级的仪器才能完全解析。但可以肯定,这片藻林的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远超我们之前的预估!”
林海听着秦雨的分析,心中的振奋逐渐压过了疑虑。
如果这些藻类真如秦雨所说,那意味着合作社又将增加一个潜力巨大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远非一锤子买卖的沉船宝藏可比。
“这些样本和数据非常宝贵,”秦雨继续说道,“我建议,一方面立即开始小范围的藻类人工培育试验,摸索生长条件;另一方面,尽快将部分样本和初步分析报告提交给张教授,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进行深度开发。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申请‘海之珍’拍卖行资质的有力证明!”
“好!”林海当即拍板,“培育试验你负责,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提交样本和申请‘海之珍’的事情,晓月你来跟进协调。”
苏晓月认真点头,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
合作社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不再仅仅依赖于林海个人的赶海收获,而是形成了科研引领、多元发展的健康模式。
接下来的两天,白沙湾恢复了表面的平静。林海没有再出海,而是专注于合作社的日常事务,同时也抽空进行日常的浅海赶海,维持着手感和气运值的稳定(气运值:82\/100)。
他利用清晨退潮,在熟悉的礁石区又收获了两只不小的青蟹,卖给了镇上的饭店,收入 260元;又在滩涂上挖到了一些个头均匀的蛤蜊,留给家里加菜。
这些零散的收获虽然不多,却像涓涓细流,持续补充着他的小金库和合作社的现金流,也让他保持着与大海最直接的联系。
秦雨则几乎泡在了临时实验室里,精心照料着那些珍贵的藻类样本,记录着它们在模拟环境下的细微变化。
苏晓月则忙着整理“海之珍”拍卖行的申请材料,将合作社的资质、商标注册文件、与海洋大学的合作协议,以及这次新发现的藻类初步分析报告精心装订成册,准备寄出。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潜在的阴影并未散去。
这天下午,林海正在合作社和几位社员一起修补渔网,阿水伯匆匆走了过来,脸色有些凝重。
“海娃子,有点情况。”
阿水伯压低声音,“这两天,村里确实消停了点,没看到那辆黑车。但是,我刚从镇上回来,听我在码头工作的老表说,最近有两艘挂着外地牌照的钓鱼艇,经常在咱们外海那片‘三礁口’附近转悠,也不怎么下钩,就是来回跑,好像在测水深或者找什么东西。”
“三礁口”距离他们探索藻林的海域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大致方向是吻合的。
林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眉头微蹙。钓鱼艇?测水深?
“还有,”阿水伯补充道,“我老表说,那两艘船上的人,看着不像正经钓鱼的,穿着打扮挺讲究,还带着些他不认识的仪器。”
林海的心微微沉了一下。看来,对方并没有放弃,只是转换了策略,从陆地的暗中观察,变成了海上更隐蔽、也更专业的勘探。
他们是在寻找藻林,还是依旧在打沉船的主意?或者,两者都有?
他不动声色地对阿水伯说:“知道了,水伯。让您老表帮忙多留意一下那两艘船的动向,有什么异常及时告诉我们。另外,跟巡防的弟兄们说一声,别松懈。”
“明白。”阿水伯应了一声,又去忙了。
林海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广阔无垠的大海。阳光下的海面波光粼粼,一片祥和。但他知道,在这片蔚蓝之下,以及这片蔚蓝之上,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藻林的巨大价值刚刚显现,觊觎者就已经闻风而动。
合作社的发展,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他摸了摸口袋,那片冰凉的金属圆盘安静如初。
接下来的路,需要更加谨慎,也需要更快的速度。
他必须尽快将这些藻类的价值变现,转化为合作社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才能在这场无形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