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蓉城郊外的“新玄门研究与实践基地”虽挂牌不久,内部却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由秦雪主导、张三丰担任“特别顾问”的传统丹法与现代科技初步碰撞的实验室。
实验室一角,摆放着张三丰带来的那只古朴丹鼎,药香隐隐。而另一侧,则是琳琅满目的现代设备:恒温箱、离心机、精密电子秤、光谱分析仪……甚至还有一套小型的分子蒸馏装置。
秦雪穿着白大褂,眼镜后的双眸闪烁着科研狂人才有的光芒,她正拿着平板,对照着《太极蕴道篇》中一幅极其复杂的、描述“元气流转与药材君臣佐使配伍”的能量运行图,试图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模型。
“周先生,您看,”她指着平板上扭曲的曲线和跳动的参数,“根据能量守恒和场论初步推测,丹鼎内的反应可能并非简单的化学反应,而是涉及了某种……量子层面的信息与能量纠缠?我们是否可以用恒温箱模拟‘文火’与‘武火’的精确温度曲线,用离心机模拟‘丹炉旋转,药力均匀’的过程?”
张三丰看着那些他完全陌生的仪器和术语,脸上依旧是一片云淡风轻,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茫然与好奇。他捻了捻并不存在的胡须,沉吟道:“秦教授,炼丹之道,首重‘心意’与‘火候’。心意者,炼者之神念引导;火候者,天地灵气与炉火交融之机,存乎一心,难为具体数据所拘。”
然而,架不住秦雪的热情(以及她保证能提供更多稀有药材用于“对比实验”),张三丰还是坐到了实验台前。
秦雪将一份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特制坩埚,塞进恒温箱,设定程序:“先50度低温萃取两小时模拟文火,然后瞬间升至800度维持十分钟模拟武火淬炼!”
结果:“武火”阶段刚开始三十秒,坩埚内便传来一声闷响,接着一股黑烟从箱缝冒出,刺鼻的焦糊味弥漫开来。打开一看,药材已化作一团焦炭。
张三丰摇头:“过犹不及。武火非蛮火,需以神念引导,使药力在爆发中融合,而非单纯高温摧毁。”
秦雪又将另一份药液放入离心机:“高速旋转,模拟丹炉转动,使药力充分混合均匀!”
离心机嗡嗡作响,几分钟后停下。取出试管一看,药液倒是“均匀”了——分层更加明显了!
张三丰无奈:“丹炉转动,乃引动天地灵气盘旋,促使阴阳交汇,五行相生。此物转动,仅物理之力也,如何能引动气机?”
秦雪不死心,拿着刚刚淬炼失败、仅存的一点点带着微弱灵光的药渣,放入光谱仪分析成分,试图找出“灵性成分”。
仪器屏幕上一堆峰值跳动,秦雪看得眉头紧锁:“奇怪,能量反应最强的这几个峰值,对应的元素都很普通……这灵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张三丰瞥了一眼那堆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线条和数字,淡淡道:“灵性在心,在缘,在天地交感,岂是凡铁所能窥测?”
一番折腾下来,非但没有“科学炼丹”成功,反而浪费了不少药材,闹得实验室乌烟瘴气,连来送资料的赵启明都被熏得连连咳嗽。
看着秦雪有些沮丧却又更加兴奋(她觉得失败的数据也是宝贵资料)的表情,以及满地狼藉,张三丰忽有所感。他走到窗边,望着基地外围正在铺设的电缆线路,若有所思道:“秦教授,科技之物或难模拟炼丹之玄妙,但其对于稳定能量环境,或许另有用处。”
他指向那些电缆:“譬如,若将聚灵阵的符文脉络,以特殊导体材料绘制,并非依赖玉石,而是连接于此地电网,借电力之‘阳刚迅猛’特性,加以转化调控,是否可形成一个覆盖范围更广、能量供给更稳定的‘人工灵脉’?如此,纵使外界灵气稀薄,在此基地内修行、炼丹,亦可事半功倍。”
此念一出,秦雪顿时忘了失败的炼丹实验,眼睛再次亮起:“能量矩阵与城市电网耦合?可控核聚变级别的稳定能源供应修炼?天啊!这、这思路……”她立刻掏出笔记本疯狂记录起来,连称呼都变了:“周祖师!您这个设想太超前了!我们需要计算负载、设计能量转换器、考虑电磁屏蔽……”
张三丰看着瞬间陷入新一轮“科研狂热”的秦雪,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他知道,这条路同样艰难,但至少,比用离心机炼丹要靠点谱。
(本章完)
喜欢玄门老祖在现代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玄门老祖在现代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