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人涌入磐石部,顿时让这个原本就不算大的山谷变得挤挤挨挨。
石屋不够住,陈默就让大家暂时在空地上搭帐篷;粮食不够吃,就把带来的粮食和部落储存的粮食合在一起,按人头分配;水也紧张,老陶工带着人挖了个更大的储水池,把雨季存的雨水都引了进来。
忙了好几天,才算勉强安顿下来。
这天晚上,陈默把卡鲁、阿木、娜姆、老陶工,还有几个从莫巴部落来的、看起来比较有威望的人,召集到石屋里开会。
“人多了,规矩也得改改。”陈默开门见山,“以前咱们人少,有事喊一声就行,现在人多了,得有更清楚的规矩,不然容易乱。”
大家都点点头。
“第一,还是按劳分配。”陈默说,“但得细分一下。会打猎的,跟着阿木打猎;会种地的,跟着黑瘦小子(那个会种高粱的奴隶)种地;会手艺的,比如老陶工,还有那个会挖井的奴隶,单独组队,负责烧陶罐、挖井、修东西;女人和老人,负责做饭、照顾孩子、捡柴;孩子们,白天跟着卡鲁学认字(陈默教了卡鲁几个简单的汉字和部落通用语的符号),晚上帮着做点轻活。”
“第二,成立‘巡逻队’。”陈默看向阿木,“阿木,你当队长,选二十个年轻力壮的人,每天在谷口和部落周围巡逻,防止野兽和其他部落的人来捣乱。还要教大家基本的格斗和用矛技巧,万一有事,能拿起武器保护自己。”
“第三,废除‘奴隶’的说法。”陈默说,“以前在莫巴部落的奴隶,现在都是磐石部的人,跟大家一样平等。谁要是还把他们当奴隶欺负,按规矩罚。”
“第四,卡鲁……”陈默看向卡鲁,“你除了当大祭司,再负责‘调解’。大家有矛盾,先找你,你解决不了的,再找我。别总用‘沙神’压人,多讲道理。”
卡鲁赶紧点头:“我知道!我以后少提沙神,多听大家的!”
大家都笑了。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陈默问。
那个会挖井的奴隶站起来,小声说:“大酋长,咱们能不能……再挖几个泉眼?现在人多了,一个泉眼不够用。”
“可以。”陈默点点头,“你明天就带着几个人,在谷里找找,看看有没有可能挖出新的泉眼。需要什么工具,跟老陶工说。”
“谢谢大酋长。”奴隶高兴地坐下了。
会议开了很久,直到月亮升到头顶才结束。大家都带着明确的任务离开了,石屋里只剩下陈默和卡鲁。
“大酋长,你真厉害。”卡鲁看着陈默,由衷地说,“这么多人,被你几句话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默笑了笑:“不是我厉害,是大家都想好好过日子。只要规矩公平,大家就愿意遵守。”
他顿了顿,又说:“卡鲁,以后别总想着‘神谕’了。大家信你,是因为你是卡鲁,不是因为你是‘大祭司’。”
卡鲁愣了愣,点点头:“我知道了。以前是我太傻了,总觉得‘神谕’能解决一切。现在才明白,能解决问题的,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扛事。”
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以后磐石部会越来越大,少不了你。”
接下来的日子,磐石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有序。
又是一年过去了,阿木的巡逻队每天在谷口巡逻,还教大家练矛,部落里的年轻人都学得很认真;黑瘦小子带着人种地,开垦的土地扩大了好几倍,不仅种了高粱,还种了杰克留下的几包蔬菜种子;老陶工的“陶器队”烧出了更多的陶罐、陶碗,甚至还烧出了几个能用来煮东西的陶锅;会挖井的奴隶真的在谷里找到了新的水源,虽然水不多,但也解了燃眉之急。
卡鲁也变了。他不再每天念祈福词,而是真的当起了“调解员”。有人因为分粮食吵架,他就耐心听双方说,然后按规矩分;有人干活偷懒,他就拉着人家一起干,用行动说服;他还跟着陈默学认字,汉字和法语,虽然学得慢,但很认真,每天晚上都在沙地上用树枝写字。
只有一件事,他还是没忘——催陈默“生个自己的太子”。
“大酋长,你看石头都能跑了,你和娜姆也该再生个孩子了!”这天早上,卡鲁又堵在陈默门口,手里拿着个小陶娃娃,“老陶工给我烧的‘送子娃娃’,你让娜姆天天抱着,肯定能生个大胖小子!”
陈默看着那个歪歪扭扭的陶娃娃,又看了看卡鲁认真的脸,无奈地笑了:“卡鲁,这事急不来。”
“怎么急不来?”卡鲁急了,“磐石部现在有两百多人了,以后还会更大!得多几个太子才够!”
陈默正想反驳,娜姆端着骆驼奶走过来,听到这话,脸一下子红了,把奶塞给陈默,转身就跑了。
卡鲁看着娜姆的背影,得意地对陈默说:“你看,娜姆也愿意!大酋长你就别犹豫了!”
陈默:“……”
他决定,以后还是离卡鲁远点。
喜欢沙海龙蛇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沙海龙蛇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