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
太皇太后看着赵煦,而赵煦低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
“那你是觉得我这些年做得不好吗?”娘娘问道。
赵煦犹豫了下,答道:“大家都说娘娘做得很好,是女中尧舜。”
“我问的你。”
赵煦又是一阵思考,答道:“我不知道。”
好不好的标准,在每个人那里是不一样的。
太皇太后换了个问题:“我现在将天下交给你,你能治理好吗?”
赵煦这次没有迟疑,立马答道:“我可以。”
这下换娘娘沉默了,孙子的意思很明显,我上我也行,是你不让位。
两人最终还是无效沟通,太皇太后想让赵煦再等等,赵煦不同意,但只能无声抗议。
娘娘没有刘娥那么霸道,可赵煦也不如仁宗温和。
不过两人还是有一个共识的,需要找人调解,毕竟一直这么僵持也不是办法。
苏轼带着苏过早就在苏辙府上等着了。
苏辙回来后,先将今日的谈话内容复述了一遍。
苏轼是认同范纯仁的,说道:“范尧夫说得没错,娘娘不如直接宣布再听政三年,然后还政于官家,这样大家都能接受。”
苏过翻了个白眼,这算哪门子馊主意,三年又三年,赵煦怕是得疯。
苏辙摇摇头,分析道:“若是在杨畏大闹之前,娘娘主动提出这个办法,那是可以的,现在再说,只会显得是娘娘不情不愿和官家趁机夺权。”
苏仙忍不住瞪了他儿子一眼,怒道:“都是你挑唆的,现在怎么收场,你拿个主意出来!”
“让官家亲政就是了,”苏过笑道:“拖上三年有什么意义?”
苏辙叹道:“确实没意义,三年后,还是今天的局面。”
“不,三年后会情况只会更差,”苏过总不能说太皇太后可能活不过今年,只得委婉道:“娘娘老了,宰相们也都老了,可官家还年轻。”
苏轼很快调整思路,又道:“那就撤帘还政,政事先让官家处理,娘娘审后确定无误再下发。”
这话说得,怎么可能无误,赵煦亲政若还是现在这一套,那还不如继续装哑巴呢。
苏辙也否定道:“官家亲政后,朝局肯定会有变动,若娘娘一味制止,到时可就不是一个杨畏跳出来了。”
苏过为叔父点赞,笑道:“等着官家亲政的人可不少,到了那一天,有了大义名分,强行阻挡只会让朝廷再来一次两宫之争。”
苏轼喝道:“就非得按你的想法来吗?”
苏过正准备解释,外面有人传话。
宫里来人了。
苏辙急忙出去迎接天使。
不过没过一会,苏辙便表情古怪地回来了,对苏轼说道:“天使是来宣兄长的,你不在家,所以找到我这来了。”
苏轼闻言正准备出去,苏辙拦住他,接着道:“把叔党带上,宫里也点了他的名。”
苏过一脸懵,第一反应是杨畏这么怂的吗?这么快就出卖自己了。
来到外厅,内侍已经有些着急了,说道:“学士和少监这就随我走吧。”
苏轼抖了抖衣衫,说道:“中贵人稍候,容我们父子回家换上官服。”
内侍急道:“我都出来好一阵,两位圣人想必都等急了,临时召见,也顾不得那许多。”
说着带着两人出门上马,一路直奔宫城。
苏过沿途都在犯嘀咕,若单独召见苏轼很容易理解,肯定是娘娘想听听这位老臣的意见。
可捎带上自己,这事就有点奇怪了。
就算是杨畏不靠谱,出卖了自己,宫里直接处理了就是,叫家长算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事和杨畏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演完那出闹剧后,根本没人理他,这会还心情忐忑地在家待罪呢。
两人被召见,其实是宫里的祖孙俩决定找人调解矛盾,娘娘提议了苏轼。
原因有二:一来苏轼是赵煦的老师,二来娘娘一直认为苏轼是个不结党的忠臣。
赵煦对这个人选表示同意,但也提了个小要求:让苏过也一起进宫。
娘娘觉得奇怪,但还是答应了,她对苏过的印象还停留在棉花和探花上面。
父子俩来到大殿,行完礼,便老实坐下。
娘娘开门见山,说道:“近来的事学士都知道,可有什么看法?”
苏轼才被弟弟和儿子给联手否定了,迟疑道:“此皇家事,亦有先例,臣不敢妄议。”
说了个废话,大宋什么先例没有,关键是选哪个。
娘娘又问苏过,“官家专门要求小苏大人一同前来,那你可有什么想法?”
苏过没想到找了个炮灰,最后还得自己上,只能硬着头皮道:“杨御史危言耸听,一派胡言,但还政一事,臣认为眼下确实是个好时机。”
又被儿子坑的苏轼连忙站起身,说道:“小子无知,大放厥词,娘娘还是让他出去吧。”
太皇太后也没想到苏过这么直接,愣了半晌,没有理会苏轼,问道:“为何说现在是个好时机?”
开弓没有回头箭,苏过继续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一是官家已经成年,娘娘继续垂帘听政,名不正言不顺;二是既然已经有人大张旗鼓地开始宣扬这个事,后面肯定会有更多的效仿者,朝廷将不胜其烦;三是去年在环州大胜党项人,又趁机收回了青唐,娘娘已经为先帝报了仇;四是朝廷三冗问题日益严重,娘娘心善,还需得官家出来做这个恶人。”
第一条是基础,第二条是引子,第三条是成就,第四条是未来。
苏轼被儿子一连贯的话给吓到了,连请罪都忘记了。
两位圣人听了这套有些粗糙的言论,表情一下就丰富了,尤其是听到后面两条时。
不过娘娘身在帘后,苏过看不过,小皇帝赵煦的一脸古怪他倒是看了个真切。
殿中死一般的沉寂后,娘娘问道:“还有别的要说的吗?”
苏过转头又打起感情牌,诚恳道:“臣的父亲和叔父都得娘娘看中,多次提拔,身居高位,臣本不该说出如此忘恩负义的话来。”
“但圣人有云,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臣不敢以小义废大义,以私义废公义。”
“娘娘听政八载,为官家,为天下臣民所做的,世人谁不知晓,如今官家年长,若还不能够为娘娘分忧,天下只会认为官家不孝,只知安享娘娘治下的太平盛世。”
说了一串,见娘娘不回应,苏过继续说道:“臣平素也与父亲在很多事情上意见不合,但父亲仍放手让臣去做,臣从不害怕失败,因为臣知道,父亲就在身后看着,这是世上最坚实的后盾。”
“娘娘若觉得官家还没准备好,或者以后哪里做得不够好,也可从旁指点,我相信官家是能理解娘娘一片苦心的。”
殿内落针可闻。
赵煦咬咬牙,起身转向帘幕,深深地作了一揖。
喜欢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