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忆欣转向陈凡说道:“凡哥,巴黎的行程定了,下周一飞。”
她晃了晃手里的护照:
“佐藤老师已经把工具寄过去了,我还带了叶姐做的桂花糕,法国人肯定爱吃。”
陈凡笑着说:
“别光顾着吃,记得跟卢浮宫签合作协议,我们要把数字化修复的标准,推到国际上。”
叶敏的上海之行,比预期晚了两天。
她抱着会员体系的策划案,站在南京西路“天宇旗舰店”的装修现场。
玻璃幕墙反射着对面的恒隆广场,里面的定制展柜正安装调试;
每盏灯的角度都经过计算,既能照亮宋瓷的釉色,又不会刺眼。
“叶总,会员系统测试过了。”技术主管递过平板:
“线上鉴定功能用了辅助,准确率能到92%。”
叶敏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民间文物展”海报。
上面是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的复制品,下面写着“邀请全球藏家共享文物故事”。
“再加点互动环节。”叶敏说道:
“比如设个‘修复体验区’,让会员亲手用蛋清补瓷片,就像绍忆欣做的那样。”
技术主管挠头:“可是蛋清……会不会弄脏衣服?”
“怕什么?”叶敏笑了:
“我们准备了一次性围裙,还有消毒棉;
文物修复不是博物馆的专利,要让普通人也能摸到‘历史的温度’。”
下午,叶敏去看展品,策展人正把一件清代粉彩花卉纹盘放进展柜。
那是位上海老藏家捐的,盘底刻着“同治年制”,釉色已经有些剥落。
“叶总,这位藏家说,想让这件盘子‘回家’。”策展人说:
“他小时候跟着奶奶逛古玩街,见过类似的盘子,后来奶奶去世了,他找了三十年。”
叶敏伸手轻轻抚过盘沿,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
“那就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每个来看展的人,都能听见它的故事。”
陈凡的广州之行,是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
上周,一位广州的老藏家联系协会,说手里有件“海外回流”的清代珐琅彩瓷瓶。
瓶身绘着西洋人物,底部刻着“乾隆年制”,但瓶口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藏家担心是“假回流”,想请“天宇”鉴定。
陈凡坐在藏家的客厅里,看着桌上的瓷瓶。
神瞳启动的瞬间,微观视野里浮现出瓶口的修补痕迹:
用的是现代环氧树脂,不是传统的金缮,这说明瓶子在近代被修过,不是原装的“海外回流”。
“大爷,”陈凡轻声说:
“这瓶子的修补痕迹是现代的。但您别急,我们可以帮您查来源。”
藏家叹气说道:
“这是我父亲当年从香港带回来的,说是‘洋人送的’……我怕它是假的,对不起父亲。”
陈凡安慰他说道:
“我们用数字化技术,能查到瓷片的原始出处,比如这瓶身上的西洋人物,是不是欧洲某博物馆的旧藏。”
三天后,陈凡带着鉴定报告回来。
报告显示:
瓷瓶的胎体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但修补和“回流”都是近代的。
藏家看着报告,眼眶红了说:
“不管真假,这是父亲的念想……你们能帮我留住这份念想,就够了。”
陈凡握住他的手:“文物修复不是鉴别真假,是留住故事。”
离开广州前,藏家送了陈凡一盒老茶饼:
“这是我父亲当年藏的,你带着,就当是……感谢。”
喜欢都市超级鉴宝神瞳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都市超级鉴宝神瞳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