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里的钢刀越堆越多,护卫队的甲片也渐渐配齐,可赵罗总觉得心里还有块石头——冷兵器再锋利,面对大队披甲的正规军,终究是血肉拼杀。要真正让铁石山有“威慑力”,还得靠火器。
那夜,赵罗在油灯下铺开一张新的羊皮,手里的炭笔悬了许久,才缓缓落下。他要画的,是简化版燧发枪的结构图——没有后世的精密零件,只保留最核心的部分:一根笔直的枪管,一个能击发的簧片机构,还有装火药和弹丸的枪膛。
“这是……啥?”赵远凑过来,看着羊皮上奇形怪状的零件,满脸疑惑,“这铁管子能打仗?”
“能。”赵罗指着枪管,“把火药和铁弹装进管子,用东西点燃,火药爆炸的力气能把铁弹推出去,比弓箭远,比箭簇狠,能穿透铁甲。”
这话让旁边的赵五叔公惊得直瞪眼:“火药爆炸?那铁管子不炸了?”
“所以枪管得结实,得匀。”赵罗加重语气,指着图纸上的枪管标注,“这是最难的部分——枪管得用坩埚钢锻打,壁要厚,还得均匀,不能有半点砂眼;里面得钻得笔直,粗细一致,不然弹丸飞出去会歪。”
要造燧发枪,先过“枪管关”。赵罗挑了三个最手巧的老匠人——赵三叔公(擅长锻打)、赵五叔公(懂火候),还有一个叫赵栓的后生(眼神好,手稳),组成“火器组”,专攻枪管。
头几日,三人盯着图纸,半天没动手。赵栓拿着坩埚钢坯,试着用钻子钻孔——普通的铁钻一碰坩埚钢就卷刃,钻了半日,只留下个浅坑。
“这钢太硬了!”赵栓抹着汗,手里的钻子断了尖,“咋钻得透?”
“得先锻成实心管坯,再加热后钻。”赵罗早有准备,让人把坩埚钢锻成一尺半长、两指粗的实心钢条,中间留个细孔(锻打时用细铁棍捅出),然后把钢条架在火上烧到通红,再用特制的“麻花钻”(用精钢锻成,螺旋状)一点点往里钻。
钻的时候得慢,还得转着钻——赵栓坐在特制的木架前,用脚踩着踏板带动钻杆转动,双手稳住钻柄,眼睛盯着钢条,钻一会儿就蘸点水降温,生怕钻偏了。赵三叔公在旁边用标尺量着,时不时喊:“偏了!往左挪半分!”
光是钻一根枪管,就耗了三天。钻完后,还得用细铁条裹着砂纸,伸进枪管里反复打磨——要把内壁磨得光滑,不能有凸起,不然弹丸卡着会炸膛。
“这比造十把刀还费劲!”赵五叔公看着磨得满头汗的赵栓,叹道。
“值。”赵罗拿起刚打磨好的枪管,对着光看——枪管笔直,壁厚均匀,内壁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轻轻敲了敲,声音清脆,没有杂音。他心里松了口气:“这才是第一步。”
枪管之外,击发机构更考验手艺。燧发枪的“簧片”要能蓄力,击发时弹起来打在“击砧”上,擦出火星点燃火药。赵罗画了簧片的形状——薄薄的钢片,一头固定,一头弯起,得有弹性,还不能脆。
赵五叔公试着用坩埚钢锻打簧片,先把钢片烧红,反复锤锻得薄如纸片,再用小锤敲出弧度,最后淬火时特意控制了火候——淬得太硬会脆,太软又没弹性。试了七次,才做出一片合格的簧片:用手扳弯,一松手就弹回原形,力道刚好。
“成了!这小钢片真能弹!”赵五叔公捏着簧片,像玩稀罕物件似的。
与此同时,火药作坊也在山坳最偏僻的一处崖下动工了。赵罗另派了人——由懂草药的赵伯公带着几个细心的妇人,专门负责造火药。
“一硝二磺三木炭,按这个比例配。”赵罗把记着配方的羊皮交给赵伯公,“硝石从老墙根、厕所旁边的土坯里提炼——把土泡水,过滤,熬干就有硝;硫磺让勘探队往山深处找,之前好像见过黄色的矿石,那就是硫磺矿;木炭用硬木烧,碾成细粉。”
火药作坊建得格外小心:离高炉和铁匠铺远远的,地面铺着沙土,不许带明火,连工具都是铜制的(防火星);原料分开储存,硝石、硫磺、木炭各放一个山洞,配药时才按比例混合,每次只配一小份,生怕出事。
赵伯公带着人,蹲在老墙根下刮硝土,刮回来的土泡水过滤,架着陶罐在微弱的炭火上慢慢熬——熬出的硝石是白花花的晶体,像小盐粒;勘探队在山后找到一处黄色的硫磺矿,虽含量不高,却够试验用;木炭碾成细粉,过筛子筛得极细。
“配的时候轻着点拌,别搓出火星。”赵伯公一遍遍叮嘱,手里的木勺轻轻搅动三种粉末,动作慢得像怕惊扰了什么。第一次配出的火药是灰黑色的,赵罗让人取了一小撮,放在石头上,用燧石擦出火星——“噗”的一声,火药燃了起来,冒起青烟,力道不大,却让众人眼睛亮了。
“能着火!真能着火!”妇人里有人低呼。
赵罗却没太高兴——这只是最基础的火药,威力不够,还得调整比例,提纯硝石和硫磺。但至少,路子对了。
半个月后,火器组的第一根“合格枪管”终于诞生了。
这根枪管长一尺八,用坩埚钢锻打而成,壁厚均匀,内壁光滑,两端用标尺量过,误差不超过一分。赵罗让人把枪管固定在木架上,往里面装了少量试验火药和一颗小铁弹,用木棍压实,再从枪管后端点火——
“砰!”
一声闷响,比想象中轻,却足够清晰。小铁弹“咻”地飞出去,打在远处的石墙上,砸出一个小坑!
“中了!”赵栓激动得跳起来,“铁弹飞出去了!没炸膛!”
赵三叔公和赵五叔公围上来,摸着枪管——只是微微发烫,没有裂缝,没有变形。两个老匠人对视一眼,眼里都闪着光,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赵罗拿起那根枪管,沉甸甸的,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不是冷兵器的锋锐,是“火药”的威力——哪怕只是最简陋的试验品,也意味着他们跨出了关键一步。
火药作坊还在慢慢摸索提纯,击发机构的簧片和击砧还在反复打磨,可这根枪管的诞生,像一粒种子,落在了铁石山的土地上。
“这只是开始。”赵罗看着枪管上的寒光,轻声道。火器的梦,终于有了形状。前路还长,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改进火药、完善击发机构、批量造枪管……但只要这一步踏出去了,铁石山的“威慑力”,就不再只是精钢刀和石墙了。
山风吹过崖下的火药作坊,沙土上的硝石晶体闪着微光。不远处,火器组的工匠们正围着图纸,琢磨着怎么把簧片和枪管装在一起。
火器之梦,从这根粗糙却合格的枪管开始,缓缓展开。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