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在一种诡异的沉默中结束。林晚撑得直打饱嗝,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看着满桌几乎没怎么动的菜,心里直叹暴殄天物。沈老爷子和沈父没再提婚约的事,只是偶尔问她几句原主的事,她凭着记忆里的碎片东拉西扯,倒也没露出破绽。
饭后,周管家说要送她回木屋,林晚没拒绝。她知道,沈家这是在给她时间“考虑”,也在观察她的反应。
再次坐上那辆黑色轿车,林晚没了来时的紧张,反而更有兴致扒着窗户看街景。
车子驶离沈家所在的富人区,窗外的景象渐渐变得鲜活起来。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路边的骑楼亮起昏黄的灯,店铺的招牌一个个亮起来,繁体的“士多”“茶餐厅”“成衣铺”在暮色里闪着暖光。
“这是弥敦道。”周管家见她看得入神,主动介绍道,“前面就是尖沙咀。”
林晚顺着他说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片更密集的灯火。霓虹灯在高楼的外墙上闪烁,红的、绿的、黄的,映亮了半边天,虽然没有几十年后那般璀璨,却带着一种复古的热闹。几个穿喇叭裤的青年靠在路灯下,嘴里哼着她听不懂的粤语歌,头发烫得像狮子头,引得路过的老太太频频皱眉。
“那是天星小轮。”周管家又指了指远处的海面。
林晚眯眼望去,只见几艘白色的渡轮在维多利亚港上缓缓移动,船上的灯火像串在黑丝绒上的珍珠,倒映在水里,随着波浪轻轻晃动。渡轮靠岸时,人群像潮水般涌下船,又有新的人群涌上去,脚步声、说话声、汽笛声混在一起,是属于港口的独特喧嚣。
“真热闹啊。”林晚忍不住感叹。
她在纪录片里见过七零年代的港城,却远没有此刻亲身体验来得震撼。这里既有老派的传统,又透着新潮的活力,就像路边同时出现的旗袍老太和喇叭裤青年,碰撞出一种奇妙的张力。
“周管家,”林晚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现在买东西……都要票吗?”
原主的记忆里有“粮票”“布票”的影子,可她没亲身经历过,总觉得像听故事。
周管家点点头:“是啊,米、面、布料、煤油,都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票不够用,常要托关系才能多弄点。”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沈家有专门的人负责这些,票证充足,还能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进口货。”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
她想起自己住的那间破木屋,想起那半碗发霉的米,再看看眼前沈家的车、周管家口中的“外汇券”“友谊商店”,贫富差距像根无形的刺,扎得她有点不舒服。
同样是在港城,有的人愁着下一顿饭,有的人却能轻易买到进口货;有的人住漏风的木屋,有的人却在带泳池的别墅里发愁怎么花掉手里的钱。
车子经过一个菜市场,林晚看到几个妇人围着菜摊讨价还价,手里捏着皱巴巴的钱票,为了几两青菜争得面红耳赤。不远处,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从轿车里下来,走进装潢精致的西餐厅,门口的侍者恭敬地为他开门。
这一幕,像极了她穿越前的世界,只是换了个时代背景。
“周管家,沈家……是做什么生意的?”林晚状似随意地问。
“老爷早年做纺织起家,后来又涉足地产和航运。”周管家说得简洁,却透着一股与有荣焉的自豪,“现在港城不少码头和楼宇,都有我们沈家的股份。”
林晚点点头,没再追问。她大概明白了,这是个真正的商业巨头,原主爷爷能和沈老爷子结下婚约,恐怕不只是“过命交情”那么简单,或许还牵扯着早年的生意合作。
车子拐进一条相对僻静的街,路边出现了不少木屋,和她住的那间差不多,墙皮剥落,电线像蜘蛛网似的缠在半空。几个孩子在路边的泥水里玩耍,身上的衣服脏得看不出颜色。
“快到了。”周管家说。
林晚的目光被路边一个修收音机的小摊吸引。昏黄的路灯下,一个穿白背心的少年蹲在小马扎上,正低头摆弄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手指灵活地拧着螺丝。他身边摆着一排修好的和待修的收音机,外壳大多磕磕碰碰,却被擦得干干净净。
是阿辉!
原主记忆里那个偷偷给过她糖吃的邻居少年。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阿辉抬起头,正好对上林晚的视线。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个腼腆的笑,两颗小虎牙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林晚也忍不住笑了,冲他挥了挥手。
阿辉像是被她的举动鼓励了,也站起来,咧着嘴朝她挥手,手里还拿着把螺丝刀,样子有点傻气,却透着真诚。
车子很快驶过小摊,阿辉的身影消失在后视镜里。林晚心里却莫名暖了一下。
在这个陌生的年代,在沈家那种规矩森严、处处透着疏离的地方待久了,阿辉这声带着烟火气的招呼,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轿车停在木屋门口,周管家递过来一个布包:“老爷说,让你带点东西回去。”
林晚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两斤大米、几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包红糖。都是最实在的吃食,却比沈家餐桌上的山珍海味更让她心惊。
这是在示好?还是在提醒她,谁才有资格决定她的温饱?
“替我谢谢爷爷。”林晚把布包抱在怀里,语气平静。
周管家点点头,发动了汽车。看着轿车驶远,林晚抱着布包站在门口,抬头望向天空。
没有高楼遮挡,能看到星星稀疏地挂在天上,比她在现代城市里见过的任何时候都亮。
1973年的港城,有繁华的霓虹,也有破旧的木屋;有穿喇叭裤的新潮青年,也有守着旧规矩的老人;有沈家这样的豪门,也有阿辉这样在底层挣扎却依然笑着的普通人。
而她林晚,就落在了这光怪陆离的时代夹缝里。
怀里的布包还带着温度,林晚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木屋的门。
不管沈家打的什么主意,不管这婚约是福是祸,她都得先把日子过下去。
明天,先把这米煮成白米饭,再去看看阿辉的摊子——或许,能从他那里多打听点这个时代的事。
生存的路,总得一步一步走出来。
喜欢穿到七零搞事业,霸总跪求我别疯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穿到七零搞事业,霸总跪求我别疯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