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声誓言
车队在颠簸的土路上疾驰,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黄色的巨龙,在荒芜的原野上延伸。车厢内,气氛凝重。刚经历手术的李斌在颠簸中发出痛苦的呻吟,宋墨涵和苏晴一刻不敢松懈地监控着他的生命体征。艾哈迈德蜷缩在宋墨涵身边,大眼睛里满是恐惧,小手紧紧抓着她白大褂的衣角。
顾锦城坐在副驾驶位,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车窗外的地形。东南方向发现的不明武装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他手中的地图已经皱巴巴,铅笔在上面圈画了几个可能的撤离路线和防御点。
“顾队,对方速度不快,但始终与我们保持两公里左右距离,像是……在驱赶我们。”对讲机里传来赵磊压抑的声音。
“保持警戒,注意观察其意图。”顾锦城回复,声音冷静,但握着对讲机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他回头瞥了一眼车厢后方,目光与正抬头的宋墨涵短暂相交。她眼中有关切,有询问,但更多的是信任。顾锦城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因这无声的信任而奇异地获得了一丝安定。
下午三点左右,车队被迫停下——一条因近期交火而被炸毁的桥梁拦住了去路。绕行需要多耗费至少半天,而伤员的情况不容乐观。
“必须尽快找到稳定水源和相对安全的地方,李斌需要补液,伤口也需要重新清理包扎。”宋墨涵检查完伤员后,向顾锦城汇报,语气焦急。
顾锦城展开地图,眉头紧锁。根据地图标记,附近应该有一个早已废弃的小型农场。他当机立断:“转向西北,去这个农场遗址。赵磊,带两个人前出侦察,确认安全。”
一小时后,车队抵达了一片荒废的果园。几间破败的土坯房伫立在夕阳下,干涸的水渠边竟意外地还有一口略显浑浊但尚能取用的水井。这里易守难攻,视野相对开阔。
队员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布防。宋墨涵和苏晴则立刻组织人员取水、消毒,为李斌和其他伤员进行后续治疗。清澈(相对而言)的井水让疲惫不堪的队伍稍稍恢复了一丝生气。
就在宋墨涵专注地为李斌更换敷料时,果园深处传来一声急促的惊呼,紧接着是士兵们拉动枪栓的咔嚓声。顾锦城瞬间拔枪,身影如猎豹般冲向声音来源。宋墨涵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抓起身边的急救包。
很快,两名士兵押着一个穿着当地传统长袍、身形瘦弱的老妇人从果树后走了出来。老妇人满脸惊恐,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布包,嘴里不停念叨着当地的土语。
“队长,她在偷看我们,鬼鬼祟祟的。”士兵报告。
顾锦城示意士兵放开老妇人,他收起枪,试图用简单的通用语询问,但老妇人只是拼命摇头,眼神充满恐惧和绝望。她突然跪倒在地,双手合十,不停地作揖,然后颤抖着打开那个布包——里面竟然是几盒过期的抗生素和少量绷带。
宋墨涵这时也赶了过来。她看到药瓶,立刻明白了什么。她蹲下身,不顾老妇人身上的污垢,轻轻握住她颤抖的手,用极其生硬、磕绊的当地语夹杂着手势问道:“药……给谁?孩子?丈夫?”她指了指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做出一个安抚的手势。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突然迸发出一丝希望的光,她激动地指向果园更深处的一个隐蔽的地窖入口,嘴里反复念叨着一个词,宋墨涵依稀听出是“孙女”。
在顾锦城的默许和护卫下,宋墨涵和苏晴跟着老妇人进入了阴暗潮湿的地窖。地窖角落的草堆上,躺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脸颊通红,呼吸急促,左腿肿胀变形,明显是骨折后发生了严重感染,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老妇人是在冒险去废弃的镇子寻找药品时发现了他们这支队伍,才偷偷跟回来求助。
“开放性骨折,感染很重,伴有高热,必须立刻处理!”宋墨涵检查后迅速判断。苏晴已经打开了急救包。
地窖外,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血色。顾锦城守在入口处,听着里面传来女孩因清创正骨而发出的微弱哭喊,以及宋墨涵温柔而坚定的安抚声。他点燃一支皱巴巴的香烟,烟雾缭绕中,他刚毅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
这时,负责通讯的士兵猫着腰跑过来,脸色凝重:“顾队,收到断续的上级讯号。命令我们向西北方向的黑石峡谷集结,那里有接应点,但必须在48小时内抵达。信号还提到……这一带有多股武装力量在混战,情况复杂。”
黑石峡谷。顾锦城看向地图,那是一段更加险峻的路程。时间紧迫,伤员增加,追兵不明,前路艰险。他掐灭烟头,目光落在地窖入口。里面,是他必须保护的人,和需要他带领出去的兵。
当宋墨涵和苏晴满身疲惫却带着一丝欣慰走出地窖时(女孩的感染暂时控制,骨折做了固定),看到的是顾锦城独自站在夕阳下的背影。金色的余晖为他镀上了一层光边,却也衬托出那份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
“我们有个小女孩病院了,”宋墨涵走到他身边,声音有些沙哑,“奶奶说,她们的家没了……”
顾锦城没有回头,只是望着血色天际线,沉声道:“我们有新的命令,48小时内,必须赶到黑石峡谷。”
宋墨涵的心一沉。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宽阔却仿佛承载着万钧之重的肩膀,又回头看了看地窖方向,那里有需要救治的生命。她没有问“怎么办”,也没有抱怨“不可能”,只是轻轻吸了一口气,说:“我和苏晴会尽力稳定所有伤员的情况,包括那个孩子。需要怎么走,你决定。”
她的理解和支持,像一股暖流,无声地注入顾锦城的心田。他终于转过身,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她。夕阳下,她脸上的疲惫和污迹清晰可见,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充满了坚韧和不屈的生命力。
“宋墨涵,”他第一次如此正式地、完整地叫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会把你们所有人,一个不少地带出去。”
这不是甜言蜜语,甚至算不上承诺,更像是一种宣告,一种基于职业信念和此刻澎湃情感的、最朴素的誓言。
宋墨涵的心猛地一跳。她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决心,还有一种她从未在其他男性眼中看到过的、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托付。她迎着他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简单的三个字,在血色夕阳下,却重若千钧。没有拥抱,没有亲吻,甚至没有更进一步的言语,但在两人交汇的目光中,某种情感已经完成了最深刻的确认和共鸣。这是战火中淬炼出的信任,是绝境里萌生的依恋,是两种不同职业光环下,同样闪耀的人性温度与担当。
夜幕再次降临。队伍决定在果园短暂休整几小时,拂晓前出发。宋墨涵在检查完所有伤员后,累得几乎虚脱,靠在一堵矮墙边休息。顾锦城安排好岗哨,默默走到她身边坐下,将一份单兵口粮和半壶水递给她。
“吃点东西。”他的语气依旧简洁,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关切。
宋墨涵接过,小口吃着干涩的口粮。两人并肩坐着,仰望战地罕见的清澈星空,耳边是夜虫的鸣叫和远处隐约的、不知是风声还是炮声的闷响。
“那个女孩,”宋墨涵轻声说,“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的医院里,她的腿很容易治好。”
“嗯。”顾锦城应了一声,沉默片刻,道,“等到了安全区,她会有机会的。”
短暂的沉默后,宋墨涵忽然问:“顾锦城,你害怕过吗?”
顾锦城转过头,星光下,她的侧脸柔和而清晰。他想了想,诚实回答:“怕。怕带不回自己的兄弟,怕完成不了任务。”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现在……也多了一点怕。”
他没有说怕什么,但宋墨涵懂了。她感觉到自己的手背,被一只粗糙温热的大手轻轻覆盖。那只手布满了枪茧和细小的伤疤,动作甚至有些笨拙和迟疑,却带着一种滚烫的、令人心安的力量。
她没有抽回手,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让两人的手更自然地交握在一起。星空下,废墟旁,疲惫的医生和坚毅的队长,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用无声的陪伴,抵御着战争的残酷和长夜的寒冷。两颗心,在生死考验和职业碰撞中,靠得前所未有的近。而新的旅程,更严峻的挑战,即将随着黎明到来。
喜欢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