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
眼镜男忙否认道:“这是咱们郭家第一次办亚运会,燕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亚洲以及全世界展现了咱们郭家改开的成果……”
“少打官腔。”
高老板又抽了口烟,掸掸烟灰,道:“我在报纸上看的,说据不完全统计,举办燕京亚运会总共花费了二十多亿元,其中郭家财政拨款仅8.5亿元,剩下的靠捐赠、贷款、销售体育彩券等形式筹集的。”
“报纸上还说光民间捐赠就捐了小三亿,体育彩券卖了四亿多。”
“劳民伤财呐。”
眼镜男把烟头扔在车厢地板上,用脚抿了抿,道:“咱们郭家现在还不富裕,投入这么一大笔钱搞亚运会这种面子工程,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不瞒你说,我是记者,你知道我这次去采访什么人吗?”
“什么人?”
“不知道你家里现在有没有上大学的学生。”
眼镜男又点了一根烟:“去年八月,郭家教委、郭家物价局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
“根据该规定,从1989学年度开始,对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包括干部专修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班学生,实行收取学杂费制度。”
“考虑到一般学生家庭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实际承受能力,开始时收取学杂费的数额不能太高,一般掌握在每学年一百至三百元为宜。”
“除了学杂费,还有住宿费。”
“文件规定,对新入学的住学校宿舍的本、专科学生要收取住宿费,一般每学年二十元左右,住宿条件好的可适当多收一些。”
“拿我的母校华东工学院为例,学院决定从1989起招收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收取学杂费,收取标准每生每年200元。”
“就因为这每年两百多块钱的学杂费和住宿费,有些家庭困难的高中毕业生哪怕是考上了大学,最终因为拿不出钱而放弃了学业。”
“我这次就是去黔省山区采访上不起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
“办个燕京亚运会就花了二十多亿,今年咱们郭家所有大学总共才录取了六十一万新生,要交的学杂费和住宿费加起来才一亿多。”
“也就是说办个燕京亚运会,够一千多万大学生上一年学。”
“要是这个亚运会不办,能让多少学生上大学啊……”
“同志。”
同样一个在车厢连接处抽烟的大胡子男人插嘴道:“我觉得你是瞎操心,上大学一年才两百多块钱,收费其实一点都不高。”
“对城里人来说确实不算高,也就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
眼镜男话风一转:“对山里人来说,可能是他们全家一年净收入。”
“哈哈。”
大胡子男笑道:“现在上高中可不免费,供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加上伙食费应该都不止两百多块钱了吧?能考上大学的,肯定得上高中。高中都上得起,大学怎么就上不起了?无非是再苦几年。”
“并且高中考大学不容易,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得用来学习。大学生就不一样了,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做家教什么的,完全可以自己赚钱交学杂费和养活自己。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不能只会向郭家伸手。”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
眼镜男道:“可是不管怎么说,上大学费收学杂费和住宿费,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失学,这点你承认吧?”
“还有,大学生确实可以去做兼职,可这必然会压缩他们的学习时间。为了那仨瓜俩枣,浪费大学生们宝贵青春,这叫因小失大。”
“这记者有点理想主义了。”
高老板心说:“大学生的时间是挺宝贵,但也没那么宝贵。谈恋爱、在宿舍里睡大觉、在图书馆看闲书的大学生多了去了。”
作为女大学生家属,高老板对这年代的大学生活还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这年代的大学生们不跟后世似的,男大学生打游戏,女大学生追剧,也就在期末之前突击学习几天应付考试,可是虚度光阴的大学生也有的是。反正毕业分配工作,这年头的大学生更没有后顾之忧。
“怎么说呢。”
大胡子男掏出烟,给高兴和大胡子男各让了一根:“郭家任何一项郑策的出台,都是有指向性的。收大学生的费,说明大学生开始不值钱了。你们知道从77年恢复高考,已经有多少大学生了吗?”
“具体数据我不清楚。”眼镜男点燃大胡子男给他的烟,抽了一口:“不过据我估计,五六百万应该还是有的。”
“对啊。”
大胡子男道:“五六百万大学生,在咱们郭家超过11亿的人口里面比重确实不算太大,但是已经开始过剩了。刚开始恢复高考那几年,人才急缺,大学生们往往还没毕业,就被好单位瓜分殆尽。”
“但是现在,大学生再想进郑府机关等好单位,可就不容易咯。”
“像医院那种单位也是,每年从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生少说也得有好几万,但新建的医院可没那么多。当然了,医生还是很缺的。但是让医学生们去基层去农村医院,他们可不愿意去,都往大城市里挤。”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
“辛辛苦苦上十几年学,最后回农村老家,那学不是白上了?”
“所以你说的考上大学不去上,除了确实有家里人生大病或者其他变故而导致上不起学的情况,也有考的大学不好,毕业后分配不到好工作,觉得花钱上大学不划算,还不如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情况。”
“当然了,后者就属于短视了。”
“从再不好的大学毕业,也比高中毕业好找工作。”
大胡子男的这番话,成功地劝退了高老板想助学的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每个华夏人的终极浪漫,高老板也免不了俗,整天为自己占据大量财富“忧心忡忡”,想捐点儿。
凭高老板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说把每年几十万大学新生所有的学杂费和住宿费都包了吧,每年包个几万甚至十万还是没问题的。
本来还想着弄个什么基金,资助一下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这下高老板彻底没心思了:郭家都不管他们,老子管个蛋啊。
喜欢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