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客厅的木质地板上,映得茶几上的桂花糕泛着暖黄的光泽。英台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古籍,目光却没落在书页上——她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勾起笑意。
胤禛穿着浅灰色的家居服,正站在灶台前煮茶。他的动作娴熟又从容,指尖捏着茶壶的提梁,将滚烫的热水缓缓注入茶杯,茶叶在水中舒展,散发出淡淡的龙井香气。这场景与四阿哥府的清晨渐渐重叠,却少了几分朝堂的压抑,多了满室的烟火气。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胤禛端着两杯茶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给英台,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背,带着茶水的温热。
英台回过神,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笑着说:“在看你煮茶。总觉得现在的日子像做梦一样,安稳得不像话。”她低头看着杯底的茶叶,又想起在清朝时,胤禛也是这样在书房里为她煮茶,只是那时总有各种危机在等着他们,不像现在,只有岁月静好。
胤禛在她身边坐下,伸手将她散落在耳后的头发别到耳后,语气温柔:“不是做梦,是我们应得的。毕竟,我们等了七世,才换来这样的日子。”他拿起一块桂花糕,递到英台嘴边,“尝尝,这次的糖放得比上次少些,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英台咬了一口桂花糕,甜而不腻的香气在口中散开,与记忆里四阿哥府的味道一模一样。她点点头,眼睛弯成了月牙:“好吃,和在清朝时的味道一样。”
日子就这样在平淡又温馨中一天天过去。英台和胤禛依旧在考古队工作,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挖掘古墓,反而更愿意花时间整理那些被遗忘的文物。有一次,他们在整理一批清朝的书信时,发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英台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胤禛在清朝时的字迹。
信里没有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记录了一个寻常的清晨:“今日晨起,见院中秋叶落满阶,英台仍在酣睡,手背上的纱布已拆,只余浅浅一道痕。煮茶一盏,待她醒来,共赏此秋。”
英台拿着信,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胤禛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没想到,那时随手写的东西,竟然能留到现在。”
“这就是缘分吧。”英台转过身,靠在他怀里,手里紧紧攥着那封信,“连我们自己都忘了的小事,却被这些文物记了下来。”
后来,他们将这封信和那枚古双鱼玉佩一起,捐给了国家博物馆。捐赠仪式上,馆长拿着玉佩,向在场的人介绍:“这枚双鱼玉佩出土于清朝古墓,质地温润,工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它见证了一段跨越千年的爱情故事……”
英台和胤禛站在人群中,听着馆长的介绍,相视一笑。他们不需要向别人解释这段故事的细节,只要彼此知道,这份缘分有多珍贵,就够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时,英台和胤禛窝在书房里,一起整理他们这些年的照片。照片里,有他们在考古现场的合影,有在西湖边的笑脸,还有在厨房里一起做饭的模样。翻到最后一张时,英台愣住了——那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男女,眉眼竟与她和胤禛有几分相似。
“这是……”英台疑惑地看向胤禛。
胤禛接过照片,眼神里满是温柔:“这是我偶然在旧货市场淘到的,看他们的眉眼,像极了我们。或许,这就是我们上一世的样子吧。”
英台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感慨。不管上一世是什么模样,这一世,他们终于能在一起,安稳地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春节前夕,英台和胤禛回了胤禛的老家。那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年味十足。胤禛的父母早就知道他们的故事,对英台也十分喜欢。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团圆饭,聊着家常,气氛温馨又热闹。
饭后,胤禛拉着英台的手,走到院子里。院子里的灯笼亮着,雪花还在轻轻飘落。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钻戒,钻戒的中间镶嵌着一颗心形的宝石,旁边还刻着“山伯”“英台”四个字。
“英台,”胤禛单膝跪地,眼神里满是认真,“跨越七世,我终于在这一世找到了你。往后余生,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的笑脸,每天都能为你煮茶、做桂花糕。你愿意嫁给我吗?”
英台看着胤禛,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我愿意!山伯,我愿意!”
胤禛站起身,将钻戒戴在英台的手上,然后紧紧抱住她。雪花落在他们的肩上,像是在为他们祝福。院子里的灯笼亮着,映得两人的身影格外温暖。
这一世,他们没有宫廷斗争的困扰,没有生死离别的痛苦,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和岁岁年年的相守。双鱼玉佩在英台的颈间轻轻晃动,见证着他们的幸福,也预示着,这份跨越千年的缘分,会在现世里,永远延续下去。
喜欢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七世缘:清宫劫与时空归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