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外的广场上,万国来朝的盛典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香料、酒肉与万国使者带来的异域气息。然而,真正的风暴,从来不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在幽深的宫阙与人心之中。
是夜,乾清宫设下私宴,仅召太子朱标、林奇及数位心腹重臣。
朱元璋高踞御座,并未穿白日那身繁复的衮服,只着一袭玄色暗龙纹常服,却威仪更盛。他手中把玩着一只琉璃盏,盏中琥珀色的御酒微微晃动,映照着殿内通明的烛火,也映照着他深不见底的双眸。
“林卿,”皇帝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并不喧闹的殿内格外清晰,“今日万国使节,于奉天殿前,称颂大明为‘天朝上国’,言及‘仙粮’、‘宝船’时,无不目露敬畏。此等气象,咱打天下时,未曾想过。”
林奇躬身:“此乃陛下励精图治,威加海内之功,臣不过恰逢其会,略尽绵力。”
“呵呵,”朱元璋轻笑一声,放下酒杯,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林奇身上,“恰逢其会?好一个恰逢其会。你这绵力,可抵得上百万雄兵,千万石粮啊。昔日萧何镇守关中,供粮饷、不绝粮道,朕之帝业乃成。今日观你,犹胜萧何。”
此话一出,殿内瞬间落针可闻。徐达、汤和等老将眼观鼻,鼻观心,朱标则微微蹙眉,欲言又止。
**“犹胜萧何”!**
这四个字的分量,重逾千斤!既是无上荣宠,也是悬顶之剑。
林奇背后瞬间沁出一层细汗。他立刻离席,伏地叩首:“陛下此言,臣万死不敢承受!萧何乃开国宰辅,臣不过一介医师,偶有些奇巧心思,全赖陛下与太子信重,方有施展之地。一切功业,皆归于上,臣岂敢贪天之功!”
朱元璋并未立刻让他起来,而是目光扫过席间众人,缓缓道:“都听见了?咱说句实话,倒把他吓成这样。起来吧,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
待林奇归座,朱元璋端起酒杯,语气似随意,却字字千钧:“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咱心里,自有一本明账。你造的‘仙粮’,活民无数,此乃江山社稷之基;你建的‘银行’,汇聚天下财货,此乃帝国血脉之畅;你助造的宝船,扬威四海,此乃大明国威之彰。这三件,件件都是不世之功。咱,都记着呢。”
他每说一句,席间众人的心头便紧一分。这不是在夸赞,这是在**记账**!记给所有人听。
“来,”朱元璋忽然举杯,脸上露出一抹堪称温和,却让人更加心悸的笑容,“这一杯,太子,还有诸位老兄弟,都与咱一同,敬林先生一杯。敬他,为大明立的这**不赏之功**!”
“不赏之功”四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人耳畔。
功高至此,已赏无可赏,当如何?古之答案,唯有……!
朱标脸色微变,立刻举杯打断道:“父皇,林先生乃国士,国士报国,不求封赏,只求天下安康。此杯儿臣以为,当敬父皇慧眼识珠,善用人才,方有今日盛世之景!”
徐达、汤和等人立刻反应过来,纷纷举杯附和:“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敬陛下!”
朱元璋深深看了朱标一眼,哈哈一笑,从善如流:“好!那就敬咱这双,还没昏花的老眼!”
一场无形的惊涛骇浪,似乎在这杯酒中暂时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陛下今日这番话,绝非酒后失言。
宴席终了,朱元璋独留林奇。
空旷的大殿内,只剩一老一少。朱元璋踱步到殿门,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和远处金陵城的万家灯火。
“林奇,”他不再称“林卿”,语气平淡却充满压迫感,“你可知,如今这金陵城里,有多少人感念你的活命之恩,称你为‘林圣人’?又有多少人,恨你入骨,视你为掘他们祖坟的恶鬼?”
“臣……略有耳闻。”林奇低声道。
“略有耳闻?”朱元璋冷哼一声,“咱的锦衣卫,可是听得真真切切。江南那几家被你那银行逼得快要上吊的钱庄东家,已在苏州会馆聚了三次;都察院那几个自命清流的御史,书房里的灯亮了整整三夜,笔下写的全是你的罪状;还有你那个‘格物学堂’,昨日是不是有国子监的生员去砸场子了?”
林奇心中一凛,皇帝对这一切,竟了如指掌!
“陛下明察万里。”
“咱不明察不行啊。”朱元璋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咱能把你捧到天上,让万国都知道你是大明之宝。但咱也得知道,你这宝贝,会不会烫了手,甚至……砸了咱的江山基业?”
“臣之心,日月可鉴!臣之所为,皆为大明……”
“咱知道。”朱元璋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正因知道,咱今日才与你说这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的功劳太大,大到已经让很多人睡不着觉了。他们不敢说咱的不是,便会把所有的怨毒,都冲着你来。”
他走到林奇面前,声音压低,却带着无尽的帝王威严:“今日咱当着太子的面,点了你‘不赏之功’,是赏你,也是护你,更是**警你**。给你泼点冷水,让你醒一醒,这金陵城,这大明天下,没那么简单。往后行事,分寸自己拿捏。若有一日,你让咱觉得烫手了……”
朱元璋没有说下去,只是抬手,轻轻拍了拍林奇的肩膀。
那一下,重若千钧,寒意彻骨。
……
几乎就在同时,文渊阁大学士府,地下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或阴沉、或愤怒、或惶恐的脸。正是以方孝孺、黄子澄为首的清流文官,以及两位代表江南士族和钱庄利益的匿名老者。
“‘不赏之功’!诸位可都听见了?陛下今日在金殿之上,亲口所言!”一位御史激动得声音发颤,“此乃圣心已露,天大的警示!”
方孝孺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激荡:“林奇此獠,借奇技淫巧蛊惑圣心,如今更变乱祖制,动摇国本!银行之设,与民争利,毁我朝重农抑商之策;新学之兴,败坏人心,使学子不读圣贤书,而去钻研那匠人之术!长此以往,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黄子澄接口道:“还有那宝船!耗靡巨万,远涉重洋,换回些无用奇珍,徒耗国力!若将此项投入民生,何其善也?陛下已被其蛊惑太深,今日之言,看似警示,实为回护!我等身为朝廷柱石,岂能坐视不理?”
一位江南老者颤声道:“两位大人,道理我等都懂。可那银行吸储放贷,利息极低,我等钱庄已无生意可做,存银日减,伙计都要遣散了!这是要绝我们的生路啊!还有清丈田亩之风声,若真推行,我等……唉!”
另一老者目露凶光:“光是哭诉有何用?陛下既已露口风,便是我们的机会!必要联合朝野之力,将此獠扳倒!弹劾!必须联名弹劾!列其十大罪状,直达天听!”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绝:“好!既然如此,我等便分头行事。黄大人,你联络御史言官,准备奏章,要言之有物,直指其‘与民争利、动摇国本、僭越礼法’三大罪!”
“至于二位,”他看向两位老者,“舆论之事,便交由你们。金陵城内,茶楼酒肆,勾栏瓦舍,该怎么说,你们清楚。务必要让百姓知道,那银行乃是与民争利之恶政,那林奇,是祸国殃民之奸佞!”
“此外,”他压低了声音,如同毒蛇吐信,“国子监那边,再鼓动一些热血生员,去格物学堂‘辩理’!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烛火猛地跳动了一下,将众人的影子拉长,扭曲地投在墙壁上,宛如群魔乱舞。
一场针对林奇的滔天巨浪,在这间密室里,悄然掀起了第一波潮头。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