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那场惊心动魄的“祥瑞巫蛊”案,最终以秦王朱樉在诏狱中“羞愧自尽”(真相无人敢深究)、数家参与其事的勋贵被抄家流放而告终。朱元璋的屠刀再次落下,血腥味弥漫金陵,让所有心怀叵测者胆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然而,林奇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显微镜下戳穿的不仅是骗局,更是旧时代最后的遮羞布。他知道,自己与那盘根错节的旧势力已是不死不休之局。对方此次失败,下一次的反扑只会更加疯狂和不可预测。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是皇帝的信任,更是自身实力的绝对提升,以及……对朱元璋这位最大靠山健康状况的绝对掌控。帝王的健康,从来就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关乎国本,关乎他所有改革能否持续推进的基石。
连日来的惊涛骇浪和彻夜忧思,似乎终于在这位铁血帝王身上留下了痕迹。朱元璋虽强打精神处理朝政,但林奇敏锐地注意到,他眼底的血丝愈发浓重,偶尔会下意识地按压胸口,批阅奏章时,呼吸也似乎比以往粗重了一些。
这一日,朱元璋召林奇至乾清宫西暖阁议事,内容是关于新式纺织机在江南推广遇到的新问题——一些地方豪强开始垄断新机,压榨工匠,反而导致矛盾激化。
正说着,朱元璋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脸色瞬间涨红,他猛地用手捂住胸口,身体微微佝偻,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变得极其困难!
“陛下!”旁边伺候的老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尖声惊呼。
林奇心中猛地一凛!一个箭步冲上前:“陛下!放松!不要紧张!”他一边说着,一边极其熟练地扶住朱元璋,让其半靠在榻上,迅速解开龙袍最上面的扣子。
同时,他的手指已搭上了朱元璋的腕脉。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再次一沉——脉象弦紧而促,节律不齐,犹如紧绷的琴弦随时可能断裂!这是心脉负荷过重、心气郁结、乃至心血瘀阻的危象!极可能是心绞痛急性发作!
“药……咱的药……”朱元璋艰难地喘息着,手指颤抖地指向御案的一个抽屉。
老太监连滚爬爬地取来一个玉瓶。林奇接过一看,里面是一些朱红色的药丸,散发着麝香、冰片等气味,是古代治疗“胸痹心痛”的常用急救药,如苏合香丸之类,有一定开窍活血作用,但对于急性心肌缺血,效果有限且治标不治本!
林奇毫不犹豫,倒出两丸,用温水化开,辅助朱元璋服下。同时,他暗中从袖中取出那个从不离身的钛合金小盒,里面有一支他精心准备、却希望永远不要用上的特效药——硝酸甘油片(这是他根据记忆,利用格物学堂的化学实验室,耗费巨大心力,极其艰难地提纯制备的极少剂量,专为应对朱元璋可能的心脏问题)。
他将一片微量硝酸甘油片混入药液中,一并让朱元璋服下。
硝酸甘油的效果立竿见影。很快,朱元璋剧烈的胸痛和窒息感开始迅速缓解,呼吸逐渐平稳,脸上的潮红也慢慢褪去,只是显得异常疲惫虚弱。
老太监和一众内侍吓得面无人色,跪了一地。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和后怕。他看了看林奇,声音沙哑:“又是你……救了咱……”
“陛下洪福齐天,定能逢凶化吉。”林奇沉声道,但语气无比严肃,“然,陛下,此疾非同小可。此次虽暂缓,然病根未除,若再次发作,一次猛于一次,恐……恐有猝厥之险!”
朱元璋沉默了。他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近年来确实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只是他一生强硬,从不服输,更不愿示弱。但方才那濒死的感觉,太过真实可怕。
“你……可有办法?”良久,朱元璋缓缓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疲惫和……依赖。
“臣需为陛下做一次全面诊查,方能确定。”林奇取出听诊器,“请陛下允准。”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退了所有内侍。暖阁内只剩下君臣二人。
林奇仔细为朱元璋听诊心音、肺音,测量血压(用他自制的、简陋的水银血压计),并结合脉象、问询日常症状(如夜间呼吸是否顺畅、下肢是否浮肿等),一幅清晰的诊断图在他脑中形成。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精神高度紧张、饮食油腻、以及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导致朱元璋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已然受损。刚才的急性心绞痛发作,就是最危险的警报!
若放在现代,需要立刻进行冠脉造影,甚至放置支架,并配合严格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但在这里,这一切都是天方夜谭。
林奇收起器械,面色凝重如水。
“如何?”朱元璋看着他的脸色,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
“陛下,”林奇深吸一口气,决定直言不讳,“您之疾,乃心脉严重受损,血管……也就是气血通行之关键通道,内部已有淤塞狭窄,故气血难以通达心君,方才引发剧痛。此症乃积年劳累、忧思过度所致,极其凶险。”
他用尽量通俗的方式解释了冠心病。
朱元璋听完,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是苦笑一声:“果然……与标儿的病,根源相似,却更重几分,是么?”他竟还有心思对比。
“是。”林奇点头,“太子殿下是心气血亏,虚症为主。陛下您则是……实证淤塞为主,兼有虚损,更为急迫凶险。”
“还能活多久?”朱元璋问得直接而残酷,仿佛在问别人的事情。
林奇沉吟片刻,道:“若放任不管,依方才之凶险,下一次发作,便可能……然,若陛下信臣,严格遵从臣之调理方案,或可延年益寿,安享天年。”
“说!要咱怎么做?”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越是雄主,越知性命可贵,越是不甘。
林奇早已打好腹稿,立刻条理清晰地陈述:
“第一,药物治疗。臣会为您特制一种‘速效救心丸’,若感胸痛,立刻舌下含服。另有一种‘长效护心丹’,需每日服用,旨在扩张血管,化解淤塞,稳定心脉。”(硝酸甘油片和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的简陋替代方案,其中硝酸甘油制备极其困难,需节省使用)
“第二,饮食调控。即刻起,饮食需清淡,少油少盐,忌肥甘厚味,尤其晚餐需少食。臣会拟定详细食谱。”
“第三,起居有常。每日需保证至少四个时辰睡眠,午间需小憩片刻。政务奏章,需大幅精简,非军国大事,交由太子与中书省处理。”
“第四,适度活动。每日清晨或黄昏,需于宫中缓步行走半个时辰,不可久坐,亦不可剧烈运动。”
“第五,心境平和。戒怒,戒躁,戒忧思过度。此事……最为艰难,却至关重要。”
他一口气说完,几乎是在给皇帝立规矩。
朱元璋听完,久久不语。这些要求,每一条都在挑战他几十年来的生活习惯和统治风格。尤其是放权、戒怒这两条,对他来说难于登天。
暖阁内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良久,朱元璋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将一生的疲惫都叹了出来。他抬起头,看着林奇,眼神复杂:“林奇,你可知,让咱放下政务,如同斩咱手足?”
“臣知。”林奇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然,陛下,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陛下之安康,方是大明最稳固的基石。若陛下不在,纵有万里江山,于太子殿下,于皇长孙,于这天下苍生,又有何益?如今改革初启,新政未固,陛下更需保重龙体,方能亲眼见证大明盛世之降临!”
这番话,既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深深击中了朱元璋内心最深处的不甘和牵挂。
他又沉默了许久,最终,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沙哑:“好……咱……听你的。”
这简单的四个字,从这位一生刚愎自强的帝王口中说出,重逾千斤。
从此,朱元璋的生活习惯被强行改变。饮食变得清淡,开始规律作息,甚至尝试着将部分政务交给朱标。林奇每日入宫请脉,监督用药,并根据情况调整方案。那救命的“速效救心丸”小瓶,从未离过朱元璋的身。
效果是显着的。朱元璋的气色逐渐好转,胸闷胸痛的发作频率大大降低,精力也似乎旺盛了一些。他对林奇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然而,皇帝生活方式的巨变和明显对林奇的依赖,看在朝臣眼中,却引发了另一种更深的不安和猜测。
陛下为何突然如此倚重林奇?甚至到了干预起居饮食的地步?
莫非……陛下的身体……
林奇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能如此控制陛下?
流言再次悄然滋生,只是这一次,更加隐秘,更加恶毒。有人开始暗中散播“林奇以妖术控制圣心”、“陛下已被其挟制”的谣言。
这一日,新任翰林院学士方孝孺(因其师宋濂的关系得以起复),这位以刚直和保守着称的大儒,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酝酿后,手持一封万言书,于朝会之上,发起了针对林奇的最后一次、也是最致命的“道德冲锋”。
而他选择的突破口,正是朱元璋的健康和林奇那“匪夷所思”的医术!
“陛下!臣闻‘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今有佞臣,以海外未经验证之奇技、乃至不明药物,侍奉君父之侧,此非人臣之道,实乃拿陛下龙体行险!臣恳请陛下,驱逐妖医,以正朝纲,以安天下士民之心!”
方孝孺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将一顶“挟控君父”的巨帽,狠狠扣向林奇!
朝堂瞬间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奇身上!
这一次,他该如何应对?关乎的,已不仅是个人荣辱,更是帝王安危的信任!
林奇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场风暴,他必须独自面对。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