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不记名账户的到款通知,比预想的还要快。仅仅在邮件发出后的第三天中午,林渊通过一个加密的网络节点查询到,十万美元已经安静地躺在那个离岸账户里。
资金落袋,承诺便必须兑现。
林渊没有急于立刻回复“北极光创投”。他深知,越是面对急切的需求,越要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度。他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撰写”那份评估文档。
当然,所谓的撰写,更像是一种“翻译”和“降维”工作。他需要将脑海中那份超越时代的技术方案,用2013年顶尖工程师能够理解、并且不会立刻引起恐慌的学术语言表达出来。他巧妙地隐藏了最核心的材料合成路径和算法逻辑的生成机制,但提供了足以让专业人士验证其有效性的理论推导、模拟数据接口定义以及部分非关键参数的优化效果对比。
这份文档,就像一份藏宝图的引言,指明了方向,证明了宝藏的存在,却隐藏了最关键的开锁密码。其价值在于“验证可行性”,而非“直接实现”。
直到第二天晚上,林渊才将这份精心打磨的文档加密后,通过匿名邮件发送给了北极光创投的联络人,并附上一句简短的话:“评估文档已发送,有效期七天。期待你们的专业判断。”
邮件发出后,林渊便不再过多关注。他相信,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对方需要时间消化这份文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内部必然要就是否继续跟进、以及以何种方式跟进进行激烈的讨论。
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空窗期,处理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为这笔“意外之财”找到一个合理且安全的流入渠道,并开始构思自己的实体布局。
十万美元,对于个人是一笔巨款,但对于他想做的事情,不过是杯水车薪。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账户,而是一个能够进行跨境运作、具有一定隐蔽性,并且为未来商业活动铺路的金融载体。
“注册一家离岸公司。”林渊立刻做出了决定。这是处理匿名资金和进行初期国际业务最标准、也是最常见的操作。通过层层控股,可以有效地隔离风险,隐藏最终受益人的身份。
在2013年5月,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地仍是离岸公司的热门选择。相关流程和所需的中介信息,在他浩瀚的系统知识库里只是最基础的经济常识。
他再次动用那个加密的网络节点,联系了一家在国际上信誉尚可的离岸公司注册服务机构。通过加密邮件沟通,支付了一笔不算便宜的服务费后,他以“先知”的名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名为“星火之源”的有限责任公司。
整个过程完全匿名,高效得令人咋舌。一周后,“星火之源”公司的注册证书和相关文件便以加密电子档的形式发送到了林渊的指定邮箱。那十万美元的“诚意金”,也通过中介的操作,合法地注入了这家空壳公司,成为了公司的首笔运营资金。
也就在“星火之源”注册成功的当天,北极光创投的回信到了。
这一次,对方的措辞更加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邮件里,对方盛赞了“先知”先生提供的评估文档,称其展现出的理论深度和创新性令人震惊,他们组织的顶级工程师团队初步验证了其理论自洽性,认为其商业前景“不可估量”。
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真正的来意:他们不希望仅仅是一次性的技术买断,而是渴望进行深度绑定。他们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A:风险投资。 北极光创投愿意向“先知”先生拥有的实体注资500万美元,换取新公司20%的股权,并协助进行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方案b:专利授权。 北极光创投愿意预付200万美元,并获得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五年期的独家授权,后续根据销售额支付高额分成。
邮件的最后,对方试探性地提出:“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并深入探讨合作的细节,我们非常希望能与您进行一次视频会议,或者,如果条件允许,我们的合伙人约翰·史密斯先生可以前往您所在的任何城市进行面谈。”
看着邮件内容,林渊嘴角微翘。鱼儿,已经不仅上钩,还开始试图看清垂钓者的模样了。
视频会议?面谈?绝无可能。
他现在羽翼未丰,“先知”这个马甲是他最重要的保护色。一旦真实身份暴露,带来的麻烦将远大于收益。
他沉吟片刻,给出了回复:
“感谢认可。我对股权稀释不感兴趣,故拒绝方案A。方案b的授权模式可议,但五年独家授权期限过长,可改为三年非独家授权。预付金需提高至300万美元,分成比例另议。”
“关于沟通方式,目前仅限邮件。我的研究处于关键阶段,不便被打扰。待时机成熟,自会相见。”
回复强硬,不留余地。他清楚,越是保持神秘,对方反而会越加重视,猜测他背后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或机构在支持。
果然,北极光创投的回复很快再次到来,接受了沟通仅限于邮件的方式,并表示理解“先知”先生专注于研究。对于合作方案,他们愿意就三年非独家授权和预付金金额进行详细谈判。
一场横跨太平洋、双方从未谋面的商业谈判,就这样通过加密邮件悄然展开。
林渊坐在电脑前,神情冷静,运指如飞。他时而引经据典,用扎实的技术理论驳斥对方压低分成的理由;时而展现出让顶级投行精英都惊叹的商业头脑,在授权地域、行业细分领域等方面设置巧妙的条款。
他不再是那个十八岁的高中生,而是前世那个在国家级项目谈判桌上,与国外巨头据理力争、寸土不让的顶尖科学家“星火”。
谈判持续了数日。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对林渊极为有利的初步授权意向书:
北极光创投支付320万美元预付金,获得“高效锂电池优化方案”在除中国大陆以外市场的三年非独家授权,后续销售分成比例高达18%。北极光创投负责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和维护(费用从后续分成中扣除),而技术的更迭和支持,则由“先知”在必要时提供。
意向书达成,320万美元的预付款,将分两期注入新成立的“星火之源”公司账户。
关掉邮箱,林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受着体内因系统优化而带来的充沛精力,他走到窗边。
窗外,夜色深沉,但这个城市的灯火,在他眼中已然不同。
第一笔像样的启动资金即将到位,一个匿名的离岸公司已经建立,一项足以搅动行业风云的技术也找到了推向市场的渠道。
这一切,都发生在他高三的教室里,在父母关切的目光下,悄无声息地完成。
“星火之源……”他低声念着这个公司的名字,目光锐利,“这,只是点燃的第一簇星火。”
他的棋局,已经布下了第一颗棋子。
喜欢开局觉醒文明火种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开局觉醒文明火种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