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首页 >> 明朝的名义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上别得瑟:夫君,让我亲一口龙血战神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我的崩坏萌妹旅团虎贲巾帼传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史上最强女婿鹰扬三国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8章 春分常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春分的日影刚与圭表重合,陈砚已在户部翻阅文书。案上的白瓷瓶里插着两枝新折的桃花,粉白的花瓣落在《漕运录》上,书页间夹着张运河水情图,墨迹在晨光里泛着淡蓝的光。最上面那摞是各州府报来的春分农况册,字迹里都带着些湿润气,唯有陕西布政司的文书透着干燥 —— 纸面边缘微微发脆,想来是书吏在风沙里写就,指腹反复摩挲处已起了浅浅的毛边。

“娘娘,这是太仆寺报的耕牛调配清单。” 小翠捧着绿册进来,手里还牵着头刚断奶的牛犊,棕黄色的皮毛泛着光泽,蹄子上的软壳还没褪尽,“今年新繁育的牛犊比往年多了三成,关中的农户都来申领,只是...” 她指尖点着其中一页,“河西的牧场遭了狼患,咬死了五头母牛,新犊的供应怕是要差些。” 陈砚顺着她指的地方看去,见 “河西牧场” 四个字旁画着小小的狼爪记号,旁边注着 “需补牛二十头”,眉头微蹙:“让兵部派十个猎户去牧场协助巡逻,每人配三张狼夹,傍晚就安置在牛栏周边。再从京郊的官牧场调二十头适龄母牛过去,选温顺些的,免得与当地牛群争斗。另外,给每个猎户缝件厚实的皮背心,里子絮上羊毛,夜里守着冷,别冻着。”

正说着,殿外传来木桶滚动的轱辘声,光禄寺的厨子推着辆独轮车进来,车上装着新酿的米酒,陶瓮口封着红布,边角还渗着些酒液,在车板上积成小小的酒洼:“娘娘,这是江南送来的春分酒,按旧例该分发给各地农官,只是...” 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有两瓮在路上晃洒了,现在还差三瓮才够数。” 陈砚揭开一瓮的红布,醇厚的酒香漫开来,带着新米的清甜:“让御酒坊补酿三瓮,用新收的糯米,少放些曲,淡些更合农官们在田里喝。对了,每瓮酒里加些枸杞,用纱布袋装好悬在瓮口,春耕累了,喝着能解乏。” 厨子应着,又从车斗里拿出块米糕:“这是苏州府送来的撑腰糕,说春分吃了能治腰疼,农官们下田正用得上。” 陈砚拿起一块,米糕上还印着 “丰” 字,咬了口,清甜里带着些桂花香,米质细滑,想来是用筛过三次的米粉做的。

巳时的阳光斜斜照进窗,在地上拼出菱形的光斑。陈砚换上浅灰色布衣,带着两个锦衣卫去了城东的市集。春分的集市比往日热闹,农人们背着竹筐来买秧苗,筐沿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筐底垫着的稻草湿漉漉的。走到一个卖稻种的摊位前,她停下脚步,见摊主正给老农称种子,竹秤杆压得弯弯的,秤砣上缠着圈红绳,布袋里的谷种粒粒饱满,泛着珍珠似的光泽。“这是新选的‘珍珠稻’?” 陈砚问道,摊主抬头笑道:“正是娘娘去年让人推广的品种,去年试种的农户都说,出米率比旧种高两成呢。” 陈砚抓起一把谷种,指腹搓过,壳薄得能透光,籽粒饱满得几乎要撑破谷壳:“价钱跟去年一样?没涨吧?” 摊主连忙摆手:“官府盯着呢,不敢涨!每斗比市价还低两文,说是有补贴,这多亏了娘娘体恤。”

转到农具摊前,几个铁匠正忙着给锄头装木柄,锤头敲在铁箍上,发出 “叮叮当当” 的脆响,火星溅在青砖地上,凝成小小的铁珠。一个年轻铁匠的手法有些生涩,装了三次都没装牢,铁箍总往一边歪。师傅在一旁沉着脸指点:“木柄要削成楔子形,敲进去才不会晃,就像栽秧苗,根扎稳了才能长。” 陈砚拿起一把装好的锄头,掂量着重量,枣木柄沉得压手:“木柄用的是枣木?” 师傅点头:“回娘娘,枣木结实,就是有些沉。” 陈砚想了想:“让木匠试试用桑木做柄,桑木轻便又坚韧,农妇们用着也省力。先做五十把试试,好用了再推广。”

离开市集时,见路边的茶棚里坐着几个歇脚的农人,正捧着粗瓷碗喝茶,碗沿有个小豁口,碗里的茶叶舒展着,是去年的老茶,叶片边缘已有些发褐。“今年的新茶该下来了吧?” 穿蓝布衫的老农咂着嘴问,喉结动了动,“去年的陈茶喝着总有些涩。” 旁边的人叹道:“快了,就是山里的茶农说,采茶的竹篓不够用,编篓的篾匠都被招去修河了。” 陈砚让锦衣卫记下茶农的住处 —— 在西山坳第三户,门口有棵老茶树,回头对小翠说:“让工部的竹编坊赶编两百个采茶篓,编得深些,口沿加圈竹边,能多装些鲜叶,还不容易撒。再派两个篾匠去山里教茶农自己编,带些新竹料去,免得总缺着。”

回到宫里,陈砚在御花园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蚕桑月令》,新添的插画里,蚕妇正往蚕匾里撒桑叶,竹匾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连蚕宝宝细小的足肢都描了出来。“你看这页改得如何?” 朱标指着其中一幅,纸页边缘还留着画师的铅笔印,“画师把你说的‘桑叶要撕成细条’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尺寸。” 陈砚凑近细看,见桑叶旁注着 “撕成寸许宽”,旁边画着把小剪刀作示意:“让司礼监多印些,每个养蚕的村子送五本,用桐油布包着,缝成书套的样子,免得被雨淋湿。对了,让太医院配些防蚕病的草药,用瓷瓶装好,贴上标签,跟册子一起送,去年湖州就因为蚕病损了三成收成,得提前防备着。”

午后的风带着暖意,陈砚去了城外的织锦坊。几十个织工正忙着织新布,脚踏织机发出 “咔哒咔哒” 的声响,丝线在经线间穿梭,像流动的彩虹,锦面上的 “春耕图” 已初见雏形。走到最里面的织机前,见一个年轻织工正织着 “春耕图” 里的田埂,经纬线总对不齐,织出的田埂歪歪扭扭像条小蛇。“这里的纬线要松半分,” 陈砚伸手帮她调整踏板,“踏板压到底时多停一瞬,就像耕田时要留行距,太紧了反而不匀。” 织工红着脸点头,手指捏着丝线微微发颤,坊主在一旁笑道:“这姑娘是去年从灾区招来的,学了半年,进步快着呢,就是对复杂纹样还生。” 陈砚拿起织好的布头:“让她先织些简单的条纹布,蓝白相间的就行,给养老院做褥子,既练了手艺,又实用。”

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物产交流清单。南洋的胡椒籽装在锡罐里,标签上写着 “亩产十斤,可入药”,罐口的锡封还闪着银光;西域的葡萄藤用草绳捆着,根须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用湿布裹着保持鲜活。忽见其中有包亚麻种子,牛皮纸包着,上面用朱砂画着株小小的亚麻,标签上写着 “可织布,耐旱”,便问:“这是哪里来的?” 礼部主事连忙回话:“是波斯使者带来的,说在他们那边种了几百年,纺出的布比麻布结实,夏天穿还凉快。” 陈砚拿起一粒种子,放在指尖捻了捻,籽粒饱满,带着淡淡的草木香:“让农官在西北试种几分地,选沙质土壤的地块,那边气候干燥,说不定合适。若是能成,百姓们又多了种织布的料子,夏天就不用总穿厚重的棉布了。”

三更天时,窗外传来夜露滴落的声音,打在芭蕉叶上 “嘀嗒” 轻响,像有人在轻轻叩窗。陈砚放下笔,见案头的茶还温着,今年的新茶泡出的茶汤泛着浅绿,叶片在水里舒展得像刚摘下来的,香气比去年的更清冽,带着雨后的清新。她想起市集上农人的笑脸,织锦坊里织机的轻响,还有新试种的种子,嘴角漾起暖意。治理天下就像织布,经纬线要匀称,每一针每一线都要用心,才能织出平整的好布。这春分的夜露滋养着万物,也滋养着这太平日子,想来今年的收成定不会差。

天快亮时,露水凝成了细小的珠粒,在窗棂上串成小小的珠帘。陈砚推开窗,见远处的田埂上已有农人在放水灌田,渠水顺着田垄流淌,发出 “潺潺” 的声响,像在哼着轻快的歌谣。再过些时日,田里的秧苗就会连成一片新绿,像铺开的绿锦 —— 就像这寻常的春分时节,不必有波澜,却自会在平淡里酿出丰收的甜。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明朝的名义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黄金召唤师攻略一时爽,死遁回来洗白小黑屋重生之花都邪少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剑道初心八零军嫂上位记盘古混沌异闻录暗月纪元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天医下山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艾泽拉斯阴影轨迹魔女收收味美女,快治我楚临渊苏婉颜秦红玉重生之青云直上我在初唐吃软饭疯了!首富竟是个恋爱脑某美漫的特工百倍修炼系统瞬间升级999十级文明
经典收藏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我只想做个昏君迷川志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带个系统打鬼子赘婿之最强王者扶明回到宋朝当暴君三国:家父,曹孟德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烽火奇侠传与黑夜的战争王朝权宦皋兰山下史上最强汉天子大韩之忠心靠山王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带着实验室种田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史前部落生存记
最近更新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笔架叉将军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云起惊鸿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明朝的名义我在北宋教数学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