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首页 >> 明朝的名义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血刃1937抗战之中国远征军崇祯十七年秋地府朋友圈九霄玄电重生赵云之争霸天下大唐从救下李二开始熵定天下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诸天之从国漫开始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细水长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冬的清晨,雾气弥漫,给大地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陈砚早早地来到了户部粮仓外的晒谷场,他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晒谷场上,几个老农正蹲在谷堆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些老农们用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地捻起新收的谷子,仔细地查看。他们的袖口沾着泥土,混着麦芒,但这丝毫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喜悦。

“今年的谷子可真是饱满啊!”为首的张老汉捧着谷粒,他的指腹轻轻地摩挲着颗粒,仿佛在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今年丰收的珍视,“这谷子磨出的面粉,肯定能比往年多出两成呢!”

就在这时,粮仓主事匆匆赶来,他的手里捧着一本线装账簿,纸页的边缘已经泛起了毛边,显然这本账簿已经被翻阅过多次。主事来到陈砚面前,恭敬地说道:“娘娘,这是各地秋粮入库的明细。江南的稻米、北方的小麦都已经全部收齐了,只是……”他翻开账簿,指尖在其中一页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陕西那边报来消息,部分州县的粮仓由于年久失修,梁木已经被蛀空了大半,恐怕难以抵御冬日的严寒啊。”

陈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延安府”三个字旁边,用墨笔轻轻地画了一个小小的破损记号。那记号虽然不大,但由于时间久远,墨迹已经有些晕染开来,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轻点在纸面上,仿佛能感受到那纸张的质地和历史的沉淀。然后,她果断地说道:“传旨给工部,调拨一批松木和青砖过来。让当地的官府组织百姓们修缮这座粮仓。至于工钱嘛,可以从秋粮的结余中支出,按照每日结算,绝对不能拖欠。”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孩童嬉笑声。陈砚不由得转头望去,只见几个身穿义学制服的孩子正围绕着粮仓旁边的石磨打转,嘻嘻哈哈地玩耍着。其中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手持一根树枝,在地上认真地写写画画。

陈砚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这小姑娘竟然是在演算粮仓的容积!她仔细端详着地上的算式,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条理清晰、步骤分明。

“这孩子倒是颇为聪慧啊。”陈砚不禁赞叹道,嘴角也微微扬起了一抹笑容。一旁的粮仓主事见状,连忙解释道:“这小姑娘是附近村子里的,她父亲是个木匠,所以她从小就跟着父亲摆弄算盘,对数字很敏感。上次算谷仓的损耗时,她算得比账房先生还要准确呢!”

处理完粮仓的事,陈砚带着小翠去了京城的工坊街。这里原是废弃的营房,如今改造成三十余家手工作坊,铁匠铺的叮当声、绣坊的绷架声交织成热闹的市井小调 —— 都是新政推行后由官府牵头开办的营生。

走到制瓷工坊前,陈砚停下脚步。老师傅正握着徒弟的手教拉坯,徒弟的手腕抖得厉害,拉出来的坯歪歪扭扭。老师傅却不急不躁,掌心贴着徒弟的手背缓缓转动:\"力道要匀,就像春种时撒种子,急不得。\"

陈砚走进工坊,拿起一个刚出窑的瓷碗。碗沿虽不算精致,却光洁圆润,碗底印着小小的 \"官\" 字。\"这是给驿站用的吧?\" 她问道,工坊掌柜点头:\"回娘娘,这些瓷器结实耐用,驿站、医馆都订了货。只是釉料颜色单一,大多是青灰、米白两色。\"

陈砚指着墙角堆放的矿石:\"磁州新发现了釉料矿,有胭脂红、蜜蜡黄两种颜色。明日让采办官送些样品来,你们试着调配新釉色。\"

离开工坊街时已是正午,街边小吃摊飘来玉米面的香气。陈砚买了两个菜团子,和小翠坐在路边石阶上吃起来。摊主是中年妇人,围裙上沾着面粉:\"这是新磨的玉米面,掺了萝卜缨,是工坊街绣娘们教我做的,顶饿又爽口。\"

\"生意如何?\" 陈砚咬了口团子,清甜的菜香在舌尖散开。妇人叹了口气:\"还行,就是每天赶早去城外买菜,路远不说,关卡盘查也严,耽误时辰。\"

回到宫中,陈砚立刻召来顺天府尹,铺开绘制好的《便民通行图》:\"京城周边的关卡,对小商贩的盘查可否简化些?\" 她指着图上标注的通关节点,\"让他们凭 ' 便民符 ' 通行,符上注明姓名、货物,每月到官府核验一次即可。\"

顺天府尹接过图纸,指尖抚过上面的朱砂印记:\"娘娘体恤民情,小商贩们定当感恩戴德。\"

傍晚时分,陈砚在御花园偶遇朱标。他正捧着《农桑辑要》看得入神,书页间夹着几张便签,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见陈砚来了,朱标扬了扬书卷:\"你看这法子 —— 冬日给果树涂石灰水,既能防冻又能防虫。\"

陈砚凑近细看,批注里从石灰水的配比到涂抹的时辰都写得详尽:\"陛下打算推广到各地?\" 朱标点头:\"已让翰林院抄录百份,明日就派人送往各州府。\"

两人并肩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脚下的梧桐叶发出沙沙轻响。朱标说起西北屯田的军民新种了耐旱谷子,亩产比往年多了两斗;陈砚则提到苏州织工改良了织布机,效率提高了三成。晚风拂过,带来墙角梅花的清香,远处的宫灯次第亮起,像散落人间的星辰。

几日后,陈砚收到陕西传来的奏报。墨迹还带着新鲜的气息,说粮仓修缮已顺利展开,百姓们积极性很高,不少人主动提议在粮仓旁建谷物晾晒场。她提笔在奏报边缘批注:\"准。再添建农具房,存放犁、耙等物,供农户借用。\"

放下笔,陈砚望向窗外。光秃秃的桃树枝桠上,已鼓起小小的芽苞,裹在褐红色的鳞片里,像藏着无数个春天的秘密。

治国如种庄稼,需日复一日的照料,方能迎来丰收。陈砚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她从不急于求成,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将每一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做好。就像这冬日的阳光,看似微弱,却能一点点融化冰雪,为来年的春天积蓄力量。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明朝的名义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炮灰逆袭任务半仙文明极限保卫武侠:天下第二逆流2004重生之花都邪少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末世!剖腹产后我忍痛囤满物资重生后,大小姐独宠小奶狗某美漫的特工寻爹启示:萌宝买一送一恐怖直播间绝代妖医重生之青云直上聊斋之中的和尚开局被系统嫌弃,连狗都不如一世容晴血迹战线华娱激荡年代阴影鬼眼
经典收藏唐朝九千岁书生的悠闲生活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大唐:刚要造反,你立我为太子?我在水浒开了个挂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魔女峰上我为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绝世将星疯狂的三国迷川志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魔妃太难追王朝权宦妖孽夫,桃花妻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云起惊鸿客穿越古代异界争霸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英烈传奇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铜镜约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