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悟能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因玄澄之名泛起的波澜,沉吟道:
“这琉璃幻境,贫……为兄倒是知道一二。传说,此处最初并非人造,而是司空佛祖当年于此地彻悟,
无上妙理时,其无上智慧与地底琉璃矿脉共鸣,自然形成的一处奇异秘境。据说能映照入内者心象,
演化无穷幻境,用以磨砺心性,勘破虚妄,明见本心!
乃是最顶级的炼心之地。只是佛祖飞升后,此秘境便隐没无踪,再难寻觅。”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继续道:“后来琉璃寺建寺,其开山祖师渡玄大师,凭借无上智慧,
与对祖师道韵的感悟,结合此地特殊的琉璃矿脉,耗费莫大心力,竟奇迹般地将其复刻而出,
虽可能不及原版神异,但也成了琉璃寺核心密地,非核心弟子或立功者不可入内。”
说到此处,他看向赵天一,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的猜测:
“此境玄奥异常,直指心性根本,又与司空佛祖的渊源极深。若真有密室,设于这复刻的‘琉璃幻境’,
或其附近的可能性,确实极大!”
“嗯!大哥分析得有理,此地确是最有可能之处!”赵天一点头赞同,目光锐利。
吕得水听得心痒难耐,摩拳擦掌道:“那还等什么?明早咱们就去办那劳什子度牒!毕竟有了这玩意,
咱们至少能光明正大地靠近主寺区域转转,总比一直困在这鱼龙混杂的明理村里强。”
三人又简单商议了一番后续行动的细节,不知不觉日头已偏西。他们在客栈一楼,随意用了些斋饭,
味道清淡,却别有风味。
下午又在明理村的街巷之间转悠了一圈,看似闲逛,实则留意有无异常人物,或者可资利用的线索。
晚膳依旧在客栈解决,随后便各自回房调息休息,一夜无话,并未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
时间悄然流逝,很快便到了翌日清晨。
此刻,朝阳初升,将柔和的金光洒在琉璃绿洲之上,那些琉璃瓦和矿脉折射出更加迷离梦幻的光彩。
三人早早起身,精气神均已调整至最佳状态。
向客栈小二仔细问明了理事堂的具体路径后,他们便离开了东缈客栈,融入了清晨略显清冷的街道。
不多时,一座风格庄重、通体由洁白石材垒砌而成的建筑出现在眼前,正是“理事堂”。
与周围一些略显花哨的外域风格店铺相比,它显得格外肃穆、不容侵犯。
门口左右各立着一位身着浅青色僧袍的年轻僧人,如同泥塑木雕般纹丝不动,神色凛然目光如炬地,
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踏入堂内,一股清凉、带着书卷和檀香混合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
内部空间开阔,陈设却极为简洁,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唯有墙壁上挂着几幅笔力遒劲的佛偈,
透露出此地主人的品味与追求。
正前方,一张宽大的长案之后,端坐着此次他们的目标——村正玄理参禅。
这位玄理参禅看上去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皮肤因长期沐浴在琉璃佛光之下,而显得颇为细腻光泽。
他头戴一顶样式古朴的玄色方巾,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
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得十分挺括的深灰色居士服,材质看似普通,却隐隐有流光转动,显然并非凡品。
他手中正捧着一卷泛黄的经书,眼神清明而专注,偶尔抬起眼皮扫视堂内时,那目光中却带着一种,
洞察世事的审视感,儒雅的气质之下,是久居上位、不容置疑的权威。
此时,长案前已有数人在排队等候办理事务,大多神情恭谨不敢喧哗。赵天一三人也安静排在后面,
耐心等待。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轮到了他们。
此刻只见,赵天一率先上前,依着琉璃寺的规矩,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地说道:
“见过玄理参禅。我等兄弟三人,久慕琉璃净土盛名,特从东域远道而来,欲申请前往贵寺主寺以及,
周边信徒村落参观学习的通行度牒,还望参禅行个方便。”
玄理参禅闻言,缓缓放下手中的经卷,目光平静如水,依次扫过三人。
只见,他的视线在赵天一身上略微多停留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他气息的沉稳内敛,却又看不透深浅。
然后他才开口道,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疏离感:“既是远道而来,按规矩办事即可。身份文牒。”
赵天一依言将早已准备好的三份度牒双手奉上。
玄理参禅接过渡牒,当即仔细地查验起来,其专注程度仿佛在鉴赏古物。
随后,只见,他又例行公事地询问了三人的姓名、籍贯、大致来历以及修为境界,并取出一枚玉简,
以神念将信息一一录入其中。
记录完毕,便是关键的“闻法辨机”环节。
玄理参禅的目光再次落在三人身上,缓缓开口:“三位既是前来瞻仰佛法,寻求智慧启迪,那么有些,
规矩便不可废。
在发放度牒之前,还需考教几位几个问题,以明心迹,亦是规矩。”
玄理参禅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参禅请问,我等必当如实作答。”悟能上前一步,神色从容而谦逊。
闻言,玄理参禅略一沉吟,便抛出一个,直指佛门根本的问题:“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作何解?
又当如何于此虚妄之中,觅得那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
此问一出,连旁边排队的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显然这个问题颇有分量。
悟能倒是心中澄明,早已成竹在胸。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首,作思索状,片刻后方抬起眼,
目光清澈地看向玄理,以一种平和而诚恳,又不失深度的语气缓缓答道:
“回参禅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语道破,世间万象本质。一切有形有相之物,乃至心念思绪,
皆因缘聚会而生,缘散则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有独立永恒之自性,故谓之虚妄。
众生执着于此等虚幻之相,认假为真,便是无明烦恼之源,轮回痛苦之始。”
他语速平稳,吐字清晰,不仅玄理在听,周围几人也不禁侧耳。
略作停顿,让话语稍作沉淀,悟能继续深入:
“然则,参禅,虚妄并非断灭空,并非一无所有。真如自性,亦即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本来清净、
不生不灭之本体。
它不因妄相之生而生,亦不因妄相之灭而灭。
于修行途中,并非要断尽一切相,堕入顽空,而是要凭借智慧之力,观照洞察诸相虚妄之本质。
心若能于此了悟,不执着,不黏着,不随外境所转。那么于一切纷繁变幻的相中此心便能如如不动,
清净觉性自然朗然显现。
此便是‘觅得真如自性’之究竟途径。故而经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非是离开幻相之后另有一个觉性可得,而是就在这幻相当下,能透彻了知其虚幻不实,那了知本身,
便是觉性之妙用。”
悟能的这番阐释,层层递进,既精准地把握了本义,点明“相”之虚幻与“心”之觉性的关系,
又完全契合琉璃寺“以智慧照破无明”、“重悟性、重心性”的主流思想,而且表述得清晰透彻深入浅出,
既显功底,又不显得卖弄。
玄理参禅听完,古井无波的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终于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与赞许。他微微颔首,
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最初的疏离:“理解尚可,知见还算端正,难得。”
《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