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熵定天下男儿行九霄玄电新特工学生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重生之战神吕布越战的血三国之老子是皇帝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71章 赏赐的场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世民能想到,麹文泰此刻必然在高昌王宫里惶惶不可终日,却又心存侥幸,试图用一个卑躬屈膝的使者和一堆花言巧语来搪塞过去,以为还能像过去一样蒙混过关。

“陛下,那……使者如何处置?是否召见?”王德试探着问道。

李世民眼中寒光闪烁,此刻对待使者的态度,就是传递给高昌、传递给整个西域的信号。

“见?”李世民冷冷道:“见他做什么?”

“让他回到高昌去吧。”

李世民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的冰冷杀意,已然弥漫整个含风殿。

王德心头一凛,深知陛下已是动了真怒。

王德快步退下,他要去打发那些高昌的使者。

李世民独自站在殿中,目光再次投向西方,眼神锐利如鹰。

“来人,召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

“是。”殿内内侍躬身应声。

这次倒是没有叫魏征来。

事情做了决定,也都提前准备了,叫魏征来,也改变不了。

不如少听他说些废话。

几名内侍快步离开含风殿,分头去见几位重臣。

李世民依旧站在原地,负手而立,外表看似如同一尊冰冷的雕塑。

高昌,棉花地,终于有理由,掌握在大唐手里了。

往后通往西域的咽喉地带,要归大唐了!

李世民的心里隐隐带着几分兴奋。

但是脸上依旧要保持严肃。

甚至要装作很生气。

不生气,怎么能下令发兵呢?

身边的人知道这当中的门道,但是朝中的诸多大臣还不清楚。

就是要让他们觉得,是因为生气,所以要动兵,要去平息怒火。

长孙无忌等人到两仪殿。

“臣等参见陛下。”四人齐声行礼,神色凝重。他们都知道高昌使者到来的消息。

“免礼。”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高昌的使者到了,这你们都知道了吧?”

四人点头。

君臣对坐,李世民说了关于使者的事情。

“鞠文泰,这是找了个借口来糊弄人啊,既然他已经有了选择,那大唐,也有大唐的决断。”长孙无忌的脸上带着微笑。

“如此,先前所议之策,当可加速进行了。兵马粮草,臣与兵部、户部已在加紧筹措。”

房玄龄抚须。

“陛下拒绝接见高昌的使者,态度如此明确,消息传出去,西域诸国必然震动,皆会屏息观望陛下下一步动作。我军一动,则需速战速决,以雷霆之势,方能最大程度震慑四方。”

杜如晦点头:“玄龄所言极是。如今之势,已非惩戒,而是灭国!需以犁庭扫穴之势,彻底将高昌纳入大唐版图,永绝后患,并以此为契机,重塑西域秩序。”

“一旦得手,那将来大唐通往西域的路,便再也没有阻碍了。”

众人相视一笑。

要的就是这样。

“侯君集。”李世民看向侯君集。

“臣在。”侯君集神色激动,拱手应声。

“这次打高昌,你去!”

“是。”侯君集应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

“后勤粮秣、军械调配、情报支持、以及战后治理方略,由你三人总揽协调!务必确保大军出征,万无一失!”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此事,明日一早,含风殿议事的时候,再另行公布。”李世民说道。

出兵这种大事,也不是他们几个凑在一起,说说就算了。

各方协调,还需要朝廷诸多官员通力合作。

含风殿内众人散去,护卫来报,说是来自泾阳县庄子上,太子殿下的家书。

“快呈上来。”李世民示意王德。

王德赶忙接过信件,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拿起信,并未立刻拆开,而是先对那护卫挥了挥手:“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护卫行礼退下。

殿内暂时只剩下李世民和王德。李世民摩挲着信笺,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在刚刚决定了一场灭国之战的间隙,收到儿子的家书,这种感觉颇为奇妙,仿佛铁血杀伐之中,忽然注入了一丝柔软的牵挂。

“好!好小子!”李世民忍不住轻声赞叹,脸上的笑容彻底驱散了方才的冰寒:“不枉朕一番教导!不仅能想到战,更能想到战之后!心思竟已如此缜密!”

这是家书,李世民就不给外人看了,自己小心翼翼的收在了匣子里。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从朕的私库里,挑几方上好的端砚,还有前几日进贡的那几匹轻薄透气的江南夏布,一并给太子送去。就说……他的信,朕看了,甚好。让他继续多看多思。”

“老奴遵旨。”王德笑着躬身。

“陛下,拟定的给在广州的吴博士还有农学院的学生们的赏赐单子出来了,请陛下过目。”

王德趁着皇帝心情好,从袖口中掏出一张单子,双手呈送给皇帝。

李世民微微颔首,应了一声,拿过单子,展开来看。

他这会儿心情正好,看什么都顺眼几分。他接过王德呈上的赏赐单子,目光快速扫过。

上面罗列着对吴博士、几位农学院先生以及那几名学生的赏赐:无非是金银绢帛、田亩宅邸,以及一些彰显荣誉的御用之物如笔墨纸砚或宫廷锦缎。对于官员和学子来说,这份赏赐算得上丰厚体面,既实惠又能光耀门楣。

“嗯,就这样吧。”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将单子递还给王德:“着人即刻办理,将赏赐送到他们各自家中去。记住,要大张旗鼓地送,让左邻右舍、街坊四邻都看清楚、都知道!”

“要让所有人都晓得,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不是被朝廷发配到岭南那烟瘴之地受苦去了,而是去为朝廷立了大功,是光宗耀祖去了!朕和朝廷,都记着他们的功劳呢!”

“是,大家!老奴明白!定会办得风风光光,让吴博士和各位先生、学子们的家眷,脸上有光,让满长安的人都羡慕!”王德心领神会,脸上堆满了笑容,连连保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公开的、丰厚的、带有荣誉性质的赏赐,安抚是一方面,还要做给天下人看,只要真心为朝廷办事、立下功劳,无论出身如何,无论从事的是否是传统意义上“显赫”的行业,朝廷都不会亏待!

农学院招生困难的事情,李世民有所耳闻。

当初书院城立这个分院的时候,还被人耻笑了一阵子。

好好的学生进书院是去读书的,怎地读着书,又去种地了?

既然如此,还读什么书?直接去种地,岂不是少走好几年的弯路?

讥讽之声不绝于耳。

农学院能够存在,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第一批的几个学生,实在是珍贵的很。

有他们在,立住了农学院的根。

如今又在广州,在占城稻的试验田里立下了大功,当然要好好宣扬一番。

农学院不是胡闹,也不是浪费钱财资源。

而是真正有用的,有大用处。

更是要青史留名的!

占城稻之事一旦公开,朝廷必然要大力推广。在气候适宜的江南、淮南等地同时开辟试验田,选育良种,摸索最适合本地的种植之法……这些事情,光靠吴博士他们几个人,是绝对忙不过来的。

需要大量懂得农学知识、敢于实践、又能吃苦耐劳的人。

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

答案显而易见——农学院!

那出身农学院的人,必将是香饽饽。

至少近年,若是消息传开,报考农学院的学生,就一定会比往年多。

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利益的驱动,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

农学院的那几个孩子,真正做到了“敢为天下先”,因此,厚赏他们,说得过去,他们也完全受得住。

王德离开之后,李世民坐在桌案前,想着这些事。

看来,怀仁那小子,眼光倒是毒辣得很。” 李世民不由得对李复又高看了一眼。

占城稻亩产增多,不仅仅是多收多少粮食的问题,这关乎人口增长、边疆稳定、国库充盈,是真正的国本!

这些,都是自己做梦都想要看到的,想要实现的。

长安城,永兴坊,一处略显陈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院。

吴博士的发妻王氏正坐在院中榆树下缝补着衣裳,心里惦记着远在广州的丈夫,不知他吃不吃得惯那里的饭食,受不受得住那边的湿气。几个半大的孩子在一旁安静地玩耍。

突然,街上传来一阵喧闹声,锣鼓声声响,而且听着声音越来越近,似乎正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过来。

“娘,外面好热闹!”最大的孩子跑到门口张望。

王氏也疑惑地放下针线,站起身。这不过年不过节的,坊里怎么这般热闹?

还没等她走到门口,就见坊正一脸激动地跑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街坊邻居。

“吴家嫂子!吴家嫂子!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啊!”坊正的声音都变了调,脸上笑得全是褶子:“宫里来人了!天使!天使来给您家送赏赐来了!”

王氏一下子愣住了,脑子里嗡嗡的:“天……天使?赏赐?为……为什么?”

“说是吴博士在南边立了大功!为朝廷种出了亩产增收三成多的神稻!陛下龙心大悦,特旨重赏!”坊正语速极快,兴奋地解释着。

宫里的人还没到家门口,事情就已经先在坊间传扬开了。

话音未落,一队穿着宫中服饰的宦官和侍卫已经停在了小院门口。为首的宦官面容白净,手持绢布诏书,脸上带着和煦却不容置疑的威严。

“吴博士家眷接旨——”宦官拖长了音调,声音清晰洪亮。

王氏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拉着孩子们跪倒在地,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也呼啦啦跪倒一片,个个伸长了脖子,又是好奇又是羡慕。

宦官展开圣旨,朗声宣读。文绉绉的词句王氏听不太懂,但“忠勤王事”、“农事大捷”、“亩产倍增”、“赐金帛若干”、“田亩若干”、“以彰其功”等词语还是清晰地钻入她的耳朵。

每念到一项赏赐,身后人群中就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和吸气声。金银绢帛也就罢了,竟然还有田亩!这在长安城可是了不得的赏赐!

宣旨完毕,宦官合上圣旨,笑容可掬地弯腰虚扶:“吴夫人,快请起吧。吴博士为国建功,陛下甚为欣喜,特命咱家将这些赏赐送来,您清点一下。”

身后的小宦官们抬着几个沉甸甸的大箱子鱼贯而入,打开箱盖,里面是耀眼的金银、光鲜的锦缎。还有一名官吏模样的人,恭敬地呈上了一份地契文书。

王氏看着眼前这一切,只觉得头晕目眩,手脚都在发抖,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涌了出来。她不是高兴,更多的是心疼和释然。丈夫离家千里,去那蛮荒之地,她日夜担惊受怕,如今总算知道,他不是去受苦,是真的去做大事了!朝廷和陛下都记得他的辛苦!

“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年,大唐万年!”王氏哽咽着,又要下拜,被宦官拦住。

“吴夫人不必多礼,这都是吴博士应得的。”宦官笑道,随即示意手下将赏赐一一搬进屋内。

周围的街坊们此刻也炸开了锅。

“老天爷!亩产三成!吴博士这是点了金手指了?”

“我就说吴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以前还笑他整天摆弄泥土,看看!看看!”

“这么多赏赐……吴家这是要发达了啊!”

“早知道当初让我家小子也去考那个什么农学院了!”

“谁说不是呢!种地也能种出这么大功劳来?”

类似的情景,也在其他几位农学院学生家中上演。

村子里,一个以打铁为生的汉子,看着宫中来人将赏赐送到自己那考上农学院、曾被亲戚议论“没出息”的儿子家里,惊得手里的铁锤都差点掉了。

听着宦官宣读儿子参与培育“神稻”立下功劳,看着那白花花的银钱和布帛,汉子黝黑的脸上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巨大的狂喜和自豪,挺直了多年被炉火熏弯的腰板。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峨眉祖师诸天世界大引流凡人世界里的大师兄校园重生之纨绔古药医重生之魔教教主聊斋之中的和尚阴影鬼眼重生七零:假千金拒被吸血美强飒大小姐腰软唇热,顾总甘愿沦陷大院疯批美人又纯又撩叶凌天李雨欣越战的血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御房有术重生后太子妃黑化了不死邪神三国之楚王崛起补天道修真四万年内破产总裁:不知前妻是疯批
经典收藏王朝权宦刀尖之上史前部落生存记不靠系统的我就是five与黑夜的战争重生毒妃惊华废材萌妃,好狂野善良的宇智波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魔妃太难追大唐:刚要造反,你立我为太子?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悠哉悠哉的汉末群雄传蛋糕游戏三国之醉卧美人膝神医痞妃:王妃拽翻天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大唐最强长子乱世情缘
最近更新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周第一婿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真理铁拳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浴血山河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大乾风云起苍穹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