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

郑麻子

首页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洪荒之万界主宰万古第一神剑道丹尊苗疆蛊术杂谈五年后,她带六宝干翻律总集团!医路青云凌霄仙帝御兽进化商倾城冷妃:腹黑世子快走开云烟神帝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 郑麻子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全文阅读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txt下载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150章 永恒此刻:每个当下都是新的四象轮回,书写文明长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寅时·钟楼的双重呼吸

长安的寅时,总被两种声音唤醒:一种是铜钟的震颤,另一种是数据的嗡鸣。

钟楼的木架上,那口铸于明万历年间的铜钟已悬了四百三十二年。撞钟人老李的祖父曾用麻绳捆着钟锤撞钟,父亲改用铁链,到他这代,钟锤连着智能液压装置,但他仍坚持每天凌晨亲自守在钟楼——不是信不过机器,是怕错过铜钟“呼吸”的瞬间。“你听,”他总对新来的学徒说,“钟响头三秒,声音发沉,像老人咳嗽;后五秒突然清亮,那是它在笑呢。”

此刻,液压装置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一行绿字:“撞击力度3200N,声波频率847hz,与1621年《长安钟楼志》记载误差0.3%”。这组数据正通过5G信号传入“长安时空数据库”,和唐代《两京杂记》里“晨钟三百声,坊门尽开”的记载、民国《西京日报》里“钟楼钟声震碎晨雾”的描述叠在一起。数据库的可视化界面上,四百多年的钟声像一串长短不一的波浪,在虚拟的钟楼上空起伏。

钟楼东侧的半导体工厂刚换班。车间里,晶圆刻蚀机的激光束正沿着0.001毫米的轨迹游走,在硅片上“画”出蜿蜒的电路。技术员小林盯着监控屏,那些银色的纹路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城墙根看到的青龙石雕——龙鳞层层叠叠,每一片都藏着细微的转折。“唐代工匠刻龙鳞,讲究‘三弯九转’,”他指着屏幕上的电路,“我们刻电路,也得绕开杂质点,走最顺的路。”机器每秒钟完成3000次刻蚀,产生的数据实时生成三维模型,模型边缘泛着青光,像青龙刚从雾里探出头。

车间外的漕渠遗址旁,几个晨练的老人正用树枝在地上画“龙”。七十岁的周大爷画的是简化版:一个圈代表龙头,几道曲线代表龙身,尾巴却拐了个直角——那是他年轻时在半导体厂画电路图的习惯。“你看这漕渠,”他指着渠边新栽的柳树,“唐代运粮船从这儿过,现在我们的数据光缆也从底下铺,都是给长安送‘养分’呢。”

寅时将尽时,老李撞响了最后一声钟。声波穿过晨雾,掠过半导体工厂的玻璃幕墙,惊飞了漕渠边的白鹭。白鹭翅膀的影子落在数据库的屏幕上,与四百多年的钟声波浪重叠——那一刻,铜钟的震颤、激光的游走、老人的笔触、白鹭的翅膀,都成了文明长卷上新的一笔,墨色里混着青铜的绿、硅片的银,还有晨雾的白。

第二节:卯时·朱雀门的露水与代码

朱雀门的卯时,总沾着两种湿气:一种是唐代门钉上的露水,另一种是代码里的“水分”。

保洁员王婶的高压水枪刚冲过第三级台阶。水柱撞上门钉的瞬间,她总能看见两种影子在水花里摇晃:门楣石雕上的朱雀尾羽,纹路被千年雨水泡得温润,尾尖的缺口据说是安禄山叛军攻城时砸的;还有外卖骑手的红色头盔,从门下飞驰而过时,头盔反光里晃过的,是早市刚运来的牡丹,花瓣上的露水正顺着纹路往下滴,像朱雀抖落的金粉。

“这门钉可有讲究,”王婶边擦台阶边跟新来的小伙说,“唐代朱雀门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现在补了七颗新的,你看这颗,”她指着一颗发亮的门钉,“去年刚换的钛合金的,上面还刻了二维码,扫码能看见明代修复时的档案。”小伙掏出手机扫了扫,屏幕上跳出一张泛黄的图纸,标注着“万历二十三年,朱雀门钉修复,工匠:张小三,用铁三十斤”,图纸旁是一行新数据:“2024年更换钛合金门钉,硬度hV380,抗腐蚀年限≥50年”。

门内的非遗工坊里,苏师傅正给新做的朱雀木雕上漆。他的祖父曾为故宫修过木雕,父亲在文革时偷偷藏了一套刻刀,到他这代,刻刀旁多了台3d扫描仪。“你看这朱雀的爪子,”他指着扫描仪生成的三维模型,“唐代的爪子是‘握珠式’,我爷爷刻的是‘踏云式’,现在年轻人喜欢‘展翅式’,我就把三种样式融在一块。”模型的代码里,藏着他偷偷加的“彩蛋”:每个羽毛的纹路里都嵌着一行小字,是唐代诗人写朱雀门的诗句,放大了才能看见。

工坊外的广场上,一群穿汉服的姑娘正排练“朱雀舞”。领舞的小孟手机里存着两种乐谱:一种是从敦煌藏经洞复原的唐代《朱雀引》,音符像飞鸟的轨迹;另一种是电子音乐人改编的版本,加入了门钉碰撞的采样声。“你听这拍子,”她踩着鼓点转圈,水袖扫过地面的露水,“跟王婶冲台阶的节奏差不多,都是‘咚、嗒、咚’——老祖宗的东西,换个壳子也能活。”

卯时末,太阳刚爬上朱雀门的门楣。阳光穿过石雕的朱雀眼睛,在地上投下两个光斑,一个是千年不变的菱形,另一个是二维码的轮廓。王婶收拾工具时,发现台阶缝里卡着一片牡丹花瓣,她小心地捡起来,夹进自己的工作手册——手册里还夹着去年的银杏叶、前年的樱花,每片叶子旁都记着当天的天气:“2023.10.5 晴,门钉上结了霜”“2024.4.12 雨,外卖小哥的头盔反光晃眼”。这些字迹和花瓣,像给代码加了注释,让冰冷的数据有了露水的温度。

第三节:巳时·西市的胡商与数据流

西市的巳时,总飘着两种气味:一种是烤胡饼的芝麻香,另一种是服务器的臭氧味。

老马的烤串摊支在西市遗址的青砖旁。他的摊位有个规矩:每卖十串肉筋,就给顾客讲个西市的故事。“看见这块砖没?”他指着摊位下的青石板,“唐代的时候,这块砖上总坐着个波斯商人,戴尖帽,穿长袍,用葡萄换我们的丝绸。”现在,他的手机支架就架在这块砖上,直播屏幕里,穿汉服的主播正举着复刻的唐代香囊说:“家人们看这鎏金工艺,跟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模一样,下单送电子解说,里面有波斯工匠的故事哦。”

西市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外,全息投影正演着《西市交易图》。画面里,穿圆领袍的唐人用手指比划着讨价还价,胡商笑着掏出镶宝石的腰带——这些动作不是瞎编的,是研究员小郑根据出土的陶俑和文献复原的。“你看这胡商的手势,”小郑指着投影里的手势,“伸出三根手指,在唐代西市代表‘三匹丝绸’,现在中东商人讨价还价,还常用这手势。”投影的光落在玻璃上,和对面商场的电子屏重叠,电子屏上正滚动着实时交易数据:“今日西市商圈交易额327万元,其中唐代风格商品占比17%”。

地下一层的“数字西市”展厅里,几个孩子戴着AR眼镜“逛街”。10岁的乐乐举着虚拟的“开元通宝”,对着全息的胡商说:“我要买那个骆驼俑!”系统立刻弹出提示:“该骆驼俑原型出土于1956年,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已为您生成3d打印文件,可下载打印。”乐乐的妈妈在一旁翻着电子手册,手册里既有唐代西市的“市令”(市场管理员)职责,也有现在的《电子商务法》条款,两条文字用红线连在一起,标注着“古今市场监管的共通点:公平、诚信”。

老马收摊时,发现烤炉旁的地上有串奇怪的脚印:一半是游客的运动鞋印,一半是全息投影里胡商的皮靴印(投影设备故障时偶然留下的光痕)。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了条朋友圈:“一千三百年前的客人,今天又来西市了。”配图里,芝麻香混着服务器机房飘来的淡淡臭氧味,在阳光下蒸腾——那是历史与现在在空气里握手,握出了一串带着孜然味的数据流。

第四节:午时·大雁塔的光影密码

午时的大雁塔,塔尖总顶着两种光:一种是唐代的日光,另一种是5G基站的信号灯。

游客小张举着手机拍照时,镜头里的画面很奇妙:七层塔身的西半侧在阴影里,藏着玄奘雕像的衣褶,衣褶里还嵌着明代修复时的砖缝;东半侧在阳光下,5G基站的红、绿、蓝指示灯正交替闪烁,像在塔身上画星星。“你看这塔基,”他跟身边的朋友说,“石碑上刻着‘唐高宗永徽三年建’,旁边贴的wi-Fi标识写着‘长安故地·免费连接’,连起来像句诗:‘古人凿石记岁月,今人代码存光阴’。”

塔内的“数字藏经阁”里,研究员陈姐正用激光扫描仪“读”玄奘带回的贝叶经。扫描仪的红光扫过泛黄的叶片,每一道叶脉的纹路、每一个梵文的笔画,都转化成0和1的代码。“你看这组数据,”她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贝叶经第37页有个虫洞,唐代僧人用金粉补过,现在的代码里,这个位置的数值会特别亮,像给历史做了个标记。”这些数据和明代《大慈恩寺志》里“玄奘译经,每日三更方歇”的记载、民国学者的研究手稿存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数字经卷”,访客扫码就能“翻阅”,还能听到AI模拟的玄奘诵经声。

塔外的广场上,一群老人正围着石桌下象棋。棋盘是用唐代地砖拼的,楚河汉界处刻着“雁塔题名”四个小字——唐代新科进士会在雁塔题名,现在石桌上的划痕,既有游客的签名,也有孩子们画的小人。“我爷爷说,他小时候这塔旁没有基站,只有卖茶水的摊子,”75岁的赵大爷落子后说,“现在好了,既能在塔下下棋,又能视频看孙子,玄奘当年取经,不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懂道理吗?现在这网络,比他的马快多了。”

午时的太阳最烈时,塔影最短,像一根垂直的线,把地上的wi-Fi标识和天上的云串在一起。陈姐走出藏经阁,看见小张正对着塔尖直播:“家人们看,这塔尖的铁刹是明代换的,现在上面装了个小传感器,能测风速、温度,数据实时传到气象局——古人靠塔影辨时辰,我们靠数据知天候,都是跟老天爷打交道的智慧。”风吹过塔铃,铃声混着基站的嗡鸣,像在给这段直播配背景音乐,温柔又热闹。

第五节:未时·护城河的古今波纹

未时的护城河,水面总浮着两种波纹:一种是雨滴砸的,另一种是传感器搅的。

水文监测员小吴正把新的传感器放进水里。设备入水时溅起的涟漪,和岸边老人用毛笔蘸水写字的水迹慢慢融在一起。老人写的是“长安一片月”,水迹在青石板上晕开,像给诗句加了波浪线;传感器在水里转了个圈,屏幕上跳出一行字:“2025.08.03 14:23 水温26.5c,流速0.7m\/s”,这行字很快被上传到数据库,和元代《长安河防志》里“护城河深三丈,阔五丈”的记载、1950年的“防汛日记”排在一起,形成一条跨越八百年的“水文曲线”。

河对岸的城墙下,几个工人正修补裂缝。老周带着徒弟用碳纤维布加固城砖,布的纹路很细,像蝉翼,贴在明代的砖墙上,远看几乎看不见。“你师父我刚入行时,用的是糯米灰浆,”老周抹着水泥说,“现在有这高科技布,但底子还得用老法子:先把砖缝里的土清理干净,就像当年工匠做的那样。”他手机里存着两张图:一张是1980年拍的城墙,裂缝像道伤疤;另一张是现在的3d模型,裂缝处的碳纤维布闪着微光,像给城墙贴了块“创可贴”。

河边的长椅上,作家李老师正写散文。她的笔记本上,左边写着刚看到的场景:“传感器的蓝光在水里忽明忽暗,像鱼吐的泡泡”;右边抄着《东京梦华录》里的句子:“汴河之上,舟楫相连,夜有渔火”。“你不觉得吗?”她跟路过的小吴说,“古人记河,记的是‘舟楫’‘渔火’,我们记河,记的是‘水温’‘流速’,其实都是在跟河说说话——问问它今天过得好不好。”

未时过半,天阴了下来。雨滴砸在河面上,激起密密麻麻的小圆圈,传感器的波纹在里面穿梭,像在跳一支圆舞曲。老周抬头看了看天,掏出手机查了查“数字河防系统”的预警:“未来两小时小雨,水位无明显变化。”他想起父亲说过,以前看天靠“云色”“风向”,现在靠数据,但心里的踏实感是一样的——就像这护城河,不管是用糯米灰浆还是碳纤维布护着,它都安安稳稳地流着,载着古今的波纹,往更远的地方去。

第六节:申时·曲江池的虚实荷花

申时的曲江池,水面总开着两种花:一种是真荷花,另一种是虚拟的荷花灯。

穿汉服的小雅正对着手机直播“曲江流饮”。她身后的柳树下,几个孩子戴着AR眼镜“打捞”虚拟的荷花灯——这些灯是程序员小何根据《开元天宝遗事》设计的,灯上的诗句会随着触碰变换:碰一下,“春风得意马蹄疾”变成“一日看尽长安花”;再碰一下,又变成孩子们自己写的打油诗。“你看这池子里的真荷花,”小雅举着手机转了个圈,“花瓣上的露珠是真的,灯影里的诗句也是真的,古人在这儿喝酒写诗,我们在这儿直播互动,都是图个热闹。”

池边的“曲江数字博物馆”里,小何正在调试新程序。屏幕上,唐代的曲江池三维模型正和现在的卫星地图重叠:唐代的“杏园”对应着现在的“杏园路”,宋代的“曲江亭”旧址上现在是个咖啡馆,连池边的柳树位置都差不多。“你看这组数据,”他指着模型里的人流密度图,“唐代上元节时,曲江池单日人流量约5000人;现在国庆假期,单日游客3万人,但热闹的劲儿是一样的——都是人挤着人,笑着闹着。”

保洁员张叔划着小船清理荷叶,船桨划过水面,把虚拟荷花灯的光影搅成一片碎金。“我爷爷年轻时在这儿捞过鱼,”他说,“他总说曲江池的水有灵性,能映出人的心思。现在我信了,你看那些孩子追着灯跑,跟我小时候追萤火虫似的,脸上的笑都一样。”他的船上放着个旧铁皮盒,里面装着游客掉落的小东西:一枚唐代风格的铜书签、一个断了线的耳机、半块没吃完的绿豆糕——张叔说,这些都是“曲江池的日记”,等攒多了,就捐给博物馆。

申时的风带着荷香吹过,小雅的直播画面里,真荷花的影子和虚拟灯影叠在一起,像一幅会动的水墨画。有观众在评论区问:“这些虚拟灯能存多久?”小何正好路过,凑到镜头前说:“存在‘长安云’里,能存一千年——就像当年的诗人把诗刻在石碑上,我们把代码存在数据库里,都是想让热闹留得久一点。”

第七节:酉时·城墙的新旧年轮

酉时的明城墙,砖缝里总藏着两种时间:一种是明代的月光,另一种是传感器的绿光。

城墙巡检员小王操控着无人机飞过西南角楼。雨刚停,无人机的探照灯扫过城砖,砖上有两个印记格外清晰:一个是明代工匠刻的“王”字(据说当年工匠要在自己砌的砖上刻名,出了问题能追责),另一个是2018年修补时嵌的碳纤维布,布上印着二维码,扫码能看到修补时的视频:工人用小刷子一点点清理砖缝里的尘土,像给老人梳头发。

“你看这段城墙,”小王通过对讲机跟地面的同事说,“从洪武年间到现在,修过十七次。清代用青砖补,民国用水泥,现在用碳纤维,材料变了,但有个规矩没变——补砖的颜色得跟老砖差不离,不能让城墙‘穿花衣服’。”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正实时生成三维模型,模型上,每次修补的区域都标着不同颜色:清代的是浅灰,民国的是深灰,现在的是近乎透明的白,像给城墙画了幅“年轮图”。

城墙根的茶馆里,说书的刘师傅正讲“李自成攻西安”的故事。他的醒木一拍,惊飞了檐下的鸽子,鸽子翅膀的影子掠过墙上的投影:投影里是城墙的数字复原图,标着当年李自成军队挖的地道位置,旁边还跳着现在的地质监测数据:“地道上方土壤沉降0.02mm\/年,结构稳定”。“古人修城墙,是为了守;现在护城墙,是为了留,”刘师傅喝了口茶说,“守的是平安,留的是念想,其实是一回事。”

酉时的太阳斜斜地照在城墙上,把砖缝里的传感器照得发亮。小王收起无人机时,发现墙角有朵蒲公英,种子上沾着点碳纤维布的碎屑。他轻轻一吹,种子飘向城墙,像给老砖送了封信。远处的广播里正播放新闻:“明城墙数字化保护工程新进展,已完成12公里城墙的三维建模……”声音混着茶馆的醒木声、鸽子的咕咕声,在砖缝里钻进钻出——那是新的年轮正在生长,一圈包着明代的月光,一圈裹着现代的代码。

第八节:亥时·碑林的墨与数据

亥时的碑林博物馆,库房里总飘着两种“墨香”:一种是石碑的石粉味,另一种是打印机的墨粉味。

守碑人老郑正用软布擦《石台孝经》碑。布划过碑面的“孝”字,能感觉到细微的凹凸——那是唐代工匠一刀刀刻出来的,最深的笔画有3毫米,据说当年刻完后,唐玄宗亲自用朱砂填过。“我父亲擦碑时,用的是麻布,”老郑说,“现在用的是超细纤维布,但力道得一样轻,怕把字擦掉。”他身后的激光扫描仪正“读”着碑上的文字,红光扫过之处,笔画的深浅、石质的纹理都变成数据,在屏幕上组成一个发光的“孝”字,比碑上的字大了十倍。

数字化实验室里,研究员小孙正在处理新扫描的数据。她的电脑屏幕上,《石台孝经》的数字模型旁,并排躺着另外两个模型:一个是宋代的拓片(边缘有磨损),一个是清代的仿刻碑(笔画稍显僵硬)。“你看这个‘孝’字的竖钩,”她指着三个模型的对比图,“唐代的钩是‘圆转’的,宋代拓片因为风化,钩变‘尖’了,清代仿刻时没注意,钩刻得太直——数据能帮我们找回最原本的样子。”这些数据将存入“中华字库”,供书法家、设计师甚至普通人下载,有人用它来设计字体,有人用3d打印做了个小石碑,放在家里当镇纸。

老郑的值班室里,桌上摆着两样东西:一个是父亲传下来的拓包(用棉布裹着棉絮,捶打石碑用的),另一个是U盘,里面存着他三十年的“擦碑日记”:“1995.6.12 雨,《开成石经》碑座长青苔了”“2010.3.5 晴,给《大秦景教碑》换了新的防护罩”“2025.8.3 亥时,《石台孝经》碑上的‘孝’字,在扫描仪下像在发光”。日记旁,放着一张刚打印的“数字拓片”,墨色均匀,笔画清晰,老郑用手指摸了摸,笑着说:“比我年轻时拓的强多了,但少了点‘人气’——改天我拓一张真的,跟它放一块儿。”

亥时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石台孝经》碑上,也照在扫描仪的屏幕上。石碑的影子和数字模型的影子在地上重叠,像两个跨越千年的人在握手。老郑锁门时,听见实验室传来打印机的“沙沙”声——那是新的“拓片”正在生成,墨粉里混着石粉的味道,落在纸上,成了文明长卷上新的一笔,既古老,又新鲜。

第九节:子时·长安的永恒此刻

子时的长安,数据雪花正从云端飘落,落在未完成的文明长卷上。

城市大脑的机房里,服务器的指示灯像星子般闪烁。这里存着长安的所有“记忆”:汉代的“户籍简”上,“张二狗,年廿五,家有田三亩”的字迹已模糊,却被数据修复得清晰;唐太宗的“求贤令”,原文藏在博物馆,数字版里加了注释,标着“此令发布后,房玄龄等十八人入朝”;民国的“电车时刻表”上,“西门至东门,每刻一班”的字样旁,链接着现在的地铁线路图;2025年的“共享单车调度信息”里,“晚高峰,钟楼周边需加投50辆”的指令,和唐代“西市至东市,马车限行”的规定用虚线连在一起。

系统正自动生成“今日长安日志”:寅时的钟声数据与明代钟谱匹配度98%;巳时西市的全息胡商互动量达2300次;酉时城墙的碳纤维布拉力测试合格;亥时《石台孝经》的数字拓片下载量156次……这些数据像雪花,一片叠着一片,落在虚拟的长卷上,卷首写着“周秦汉唐”,卷中写着“宋元明清”,卷尾空着,等着明天的新内容。

钟楼的灯光与一千三百年前的月光在同一缕空气里相遇。青龙不再是石雕,是芯片里的电流在游走;白虎不再是壁画,是数据流在防火墙里守护;朱雀不再是门楣上的雕像,是文化在直播、在舞蹈、在传承;玄武不再是护城河的水神,是历史数据库在默默托举着现在。它们在每个“此刻”里轮回,不是重复过去,是让过去长出新的枝芽——就像明代的城砖里嵌着碳纤维,唐代的诗句里藏着二维码,清代的拓片旁放着数字模型。

地铁二号线的末班车正穿过城墙下的隧道。车厢里,一个孩子指着窗外闪过的灯光说:“妈妈,你看,城墙在眨眼睛!”妈妈笑着说:“那是传感器的灯,它在记我们回家的路呢。”车窗外,数据雪花还在落,有的落在唐代的瓦当纹上,有的落在现代的路灯上,有的落在赶夜路的人发梢上——每个人都是文明长卷的书写者,每一刻都是永恒的注脚。

或许这长卷永远写不完才是最好的结局。就像长安的钟,撞过了唐宋元明清,还要撞向无数个子时、寅时、午时,每一声都是新的开始;就像数据雪花,落了一天又一天,永远新鲜,永远温暖,把古今的故事,慢慢写下去。

(全书完结)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校园重生之纨绔古药医妖妃有喜憨批王爷每天缠我生崽崽楚云苓萧壁城疯起爱意,傅总只想宠心上人携美向仙无限杀路十级文明天地圣龙决偷香高手风云火麒麟艾泽拉斯阴影轨迹深海余烬打穿西游的唐僧反派们的团宠她又娇又甜重生之魔教教主大明镇抚使睡前故事不死帝尊极限保卫凡骨:练功就涨熟练度硬肝成武圣剑道初心
经典收藏救命!穿成受气农女还要娇养奶包夫君致命诱惑:魔妃只宠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我这不叫抄!只是我读得书多!投资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最佳女婿林羽江颜全文火影之木叶新传系统请我做天帝奥特:开局变成闪耀迪迦承载者:平衡真理蚀骨红颜,大尉金屋藏娇1980黄金年代怎么作死才能成大帝我靠红包系统来修仙初心依可行论一个戏精的养成网游三国:重生术士西游:悟性逆天,领悟天罡地煞吞天古鼎大天造化经
最近更新开挂哪吒去取经莽荒纪之纪炎签到完美世界:我的宝术自己修炼九霄魅影天上白玉京人屠女帝狠人?暴击返还秒变温顺万世轮回:我可以无限重启人生!人间烟火名流年混沌仙魔道太玄镜始于深渊重生西游:一境一金身,我肉身无敌了!玄幻:开局竟然零寿命开局觉醒荒古圣体后,我走上武道巅峰混沌鼎:女帝逼我做道侣圣元纪事一双华传奇真君重生在都市武道长生,从大离第一纨绔开始修仙,从坊市小符师开始崛起神幻星宇之十二星圣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 郑麻子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txt下载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最新章节 - 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