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

黑岛的晗苑

首页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混沌丹帝逆天宰道负鼎黄泉诡局反派:我把气运之子都撸秃了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漫威之主神崛起诸天末日狂潮:与神明同行九转星辰诀末法王座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 黑岛的晗苑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全文阅读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txt下载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归墟痕地穴猪人种族情况说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发展历史:迷雾与洞穴中的野蛮演化

归墟痕地穴猪人是这片被永恒迷雾笼罩的土地上最古老的原生种族之一,其演化轨迹深深烙印着归墟痕独特的生态印记。作为与归墟痕共生的族群,他们的先祖本是适应地表生活的中型哺乳生物,却在归墟痕被厚重迷雾彻底吞噬的漫长过程中,为求生存被迫迁入幽暗的地底洞穴,开启了与黑暗、潮湿、腐臭为伴的演化之路。

在洞穴环境的严苛筛选下,猪人的生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体表演化出厚实如毡的粗硬黑毛(每根毛发直径约0.3毫米,根部密布皮脂腺,可分泌抗寒防潮的油脂),足以抵御洞穴内常年10c左右的低温与岩壁的摩擦;口鼻前凸,嘴角獠牙从最初的角质突起逐渐硬化、加长,最终形成15-30厘米的锋利武器(外层覆盖珐琅质,硬度接近钢铁),既能挖掘洞穴通道,也能撕裂猎物皮肉;鼻腔内褶皱增多,黏膜增厚,可过滤洞穴中弥漫的腐菌孢子与硫磺气体,使其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恶臭环境中自由呼吸。

与外界文明的接触是猪人演化的另一重要转折点。当外界商队(以携带香料、茶叶的远方行商为主)首次踏入归墟痕,这些外来者携带的“光亮之物”(金属器皿)、“芳香之物”(茶叶、香料)与“坚韧之物”(布料、绳索),彻底唤醒了猪人对“异质资源”的原始渴望。最初的接触充满血腥——商队的铁器与弩箭让猪人付出惨痛代价,但他们也通过掠夺获得了第一批“外界战利品”。茶叶的苦涩与兴奋感、铁器的坚硬与锋利,让猪人逐渐形成“劫掠即生存”的族群共识,活动范围从封闭洞穴扩展至商队必经的迷雾小径,从“穴居觅食者”彻底转变为“商道掠食者”。

如今的地穴猪人,仍保留着原始的生存本能:对光亮既好奇又警惕(篝火会让他们暂时退缩,却会吸引他们在暗处窥视),对茶叶有近乎成瘾的依赖(茶碱能缓解洞穴生活导致的关节僵硬与精神萎靡),对铁器则视若珍宝(即使无法理解其原理,也会将其镶嵌在木棍或自身皮毛上作为“力量象征”)。

二、人口数量与势力分布:洞穴网络中的部落星群

地穴猪人从未形成统一的族群政权,而是以血缘与领地为纽带,散落在归墟痕纵横交错的洞穴网络中,形成数十个独立部落。每个部落的规模严格受制于栖息地的资源承载力——洞穴空间、猎物密度、水源稳定性,以及与其他种族的冲突烈度,共同决定了种群数量的上限。

- 总规模与结构:全归墟痕地穴猪人总量约只,其中成年雄性(壮丁)约4000只,成年雌性约4500只,幼崽约2500只。成年个体的性别比例略偏雌性,这与雄性在劫掠与领地冲突中的高死亡率直接相关(雄性年均死亡率约20%,雌性约8%)。幼崽存活率约60%,主要夭折原因包括洞穴疫病、食物短缺与部落内部的淘汰机制。

- 核心部落与领地特征:

1. 黑毛岭部落:归墟痕最具威慑力的猪人部落,栖息于黑毛岭主峰下的“千骨洞”——一座纵深近千米的多层溶洞,底层连通地下暗河,中层为成年猪人栖息区,顶层(最接近地表)是幼崽哺育与食物储存地。部落规模约190只,成年雄性平均肩高1.4米,皮毛呈深黑色(含高浓度黑色素,可抵御洞穴内微弱的辐射)。其领地西至迷雾浅滩,东至白骨隘口,控制着归墟痕最繁忙的“茶香小径”,每月平均发动5-7次劫掠,目标多为携带茶叶的商队。部落标志性景观是洞口的“战利品墙”——镶嵌着数百片从商队掠夺的金属碎片、布料残片与断裂的武器,既是威慑外敌的象征,也是部落荣耀的记录。

2. 九龙潭部落:依托九龙潭峡谷的喀斯特溶洞群而居,由7个小型子洞穴组成(彼此通过地下暗河连通),部落规模约130只。因临近水源,该部落猪人演化出略优于同类的水性:趾间有半透明蹼膜(展开后可增加20%划水面积),鼻腔可自主闭合(潜水时防止呛水),能在潭水中潜伏1-2分钟。他们擅长利用溪流设伏,常将身体半浸在水中,只露出鼻孔与眼睛,待商队靠近时突然冲出,用獠牙拖拽目标入水。部落有独特的“獠牙献祭”习俗——每只猪人成年时需在潭边岩石上磨利獠牙,并用自己的鲜血涂抹岩石,形成暗红色的“血纹石”,目前峡谷两侧已布满近300块这样的岩石。

3. 石缝部落:栖息于归墟痕东部“一线天”的狭窄石缝中,部落规模仅85只,是最小的猪人部落。因领地内洞穴空间逼仄(最宽处仅容3只猪人并行),该部落猪人体型略小(成年雄性肩高约1.2米),但肌肉密度更高(同体型下力量比黑毛岭部落强15%),且擅长在狭窄空间内辗转腾挪。由于领地贫瘠,他们常冒险深入归墟痕核心区,与影爪狼人争夺猎物,甚至敢袭击小型探险队。部落的生存智慧体现在对“声音”的极致利用——他们能通过石缝的回声判断远处的动静,甚至能分辨商队与狼人的脚步声差异。

4. 散居孤猪:约600只被部落驱逐的个体(多为挑战首领失败的雄性、体弱的雌性或残疾的幼崽),散布在各部落领地边缘的废弃洞穴与岩石缝隙中。他们极少参与大规模劫掠,多以捡拾商队遗弃的物资(如破损的茶箱、掉落的食物)、捕食小型生物(洞穴蜥蜴、昆虫)为生,甚至会跟随大型部落的劫掠队伍,捡拾战斗后的残羹冷炙。部分孤猪会与盲眼穴鼠形成更紧密的共生关系(用食物残渣换取穴鼠的预警),在极端环境中展现出惊人的生存韧性。

三、伴生种族:洞穴生态的共生网络

在地穴猪人漫长的洞穴生活中,演化出与多种生物的深度共生关系。这些“伴生种族”并非被猪人驯化,而是在自然选择中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生存模式,共同构成归墟痕洞穴生态的独特图景。

1. 盲眼穴鼠(体型如成年家鼠,通体雪白,无眼,听觉系统极度发达):

- 共生机制:穴鼠以猪人洞穴中的食物残渣(猎物骨渣、未消化的植物纤维、茶叶碎屑)为食,其种群数量与猪人部落规模成正比(每只猪人对应3-5只穴鼠)。作为回报,穴鼠能通过听觉捕捉50米内的细微震动(如其他种族的脚步声、岩石松动的摩擦声),危险来临时会发出高频尖叫(频率约8000赫兹,人类难以察觉,但猪人能通过下颌骨感知)。例如,当影爪狼人靠近洞穴时,穴鼠会先于猪人察觉,发出“急促短鸣”(每秒3-4次),猪人则会迅速堵死洞穴入口,用石块与獠牙组成防线。

- 生态位互动:穴鼠夜间会聚集在猪人卧眠区附近,借猪人身体的热量抵御洞穴低温;而猪人会刻意保留部分食物残渣(如猎物的软骨、嚼碎的茶叶),放在穴鼠常出没的石缝旁,确保其种群稳定。在部落迁移时,猪人甚至会用嘴含住几只穴鼠,将其带到新洞穴——这种看似粗暴的行为,实则是维持共生关系的本能。

2. 腐菌甲虫(甲壳类生物,体长3-5厘米,外壳呈青铜色,背部分泌含硫的腐蚀性粘液):

- 共生价值:甲虫以猪人排泄物、死亡同类的尸体为食,其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气体(硫化氢与甲硫醇的混合物)能增强猪人对归墟痕“墟雾”毒素的抗性(猪人吸入后,血液中会生成微量硫化物,中和雾中的酸性成分)。此外,甲虫分泌的粘液(ph值约2.0,含强酸)可分解岩石表层,猪人会用树枝驱赶甲虫至特定区域,辅助挖掘新的洞穴通道或扩大栖息空间。

- 风险与控制:甲虫过度繁殖会导致洞穴岩壁被腐蚀,引发坍塌——因此每个部落都有专门的“甲虫控制者”(多为经验丰富的老年雌性),她们会用石块碾压过量的甲虫,或将其引入废弃洞穴。甲虫在受到挤压时,外壳会发出绿色荧光(持续约10分钟),猪人常收集这种“荧光甲虫”作为夜间劫掠的照明工具(用藤蔓将其捆在木棍顶端)。

3. 血根藤(寄生在洞穴岩壁上的藤蔓植物,根系呈血红色,叶片薄如蝉翼,能吸收“墟雾”中的能量):

- 共生纽带:血根藤的根系需深入猪人长期卧眠的岩石缝隙,吸收猪人皮肤分泌的特殊油脂(含角鲨烯与蛋白质)才能存活;而藤蔓叶片在黑暗中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类似苯乙醇),能镇静猪人的神经,减少其因洞穴幽闭产生的焦虑与躁动(猪人吸入后,心率会下降10-15%,睡眠质量显着提升)。

- 文化象征:血根藤每数年开花一次(花期仅12小时,花瓣呈半透明的白色),猪人视其为“部落生命力”的象征。首领加冕时,必须由雌性猪人用新鲜花瓣编织花环,戴在首领头上——尽管花瓣很快会枯萎,但这一仪式被认为能“传递藤蔓的韧性”。部落中若有幼崽出生,雌性会将血根藤的嫩叶嚼碎,混合乳汁喂给幼崽,相信能增强其生命力。

四、友好种群与敌对派系:归墟痕的生存博弈

地穴猪人的掠夺性习性使其树敌众多,但在归墟痕残酷的生态竞争中,仍与少数种族形成脆弱的利益同盟;更多种族则是其世代仇敌,冲突贯穿了双方的生存史。

(一)友好种群(利益交换型合作)

1. 石鳞蜥人(半人半蜥的原生种族,体长1.2-1.5米,身披灰色鳞片,前肢为爪,后肢为足,视力极差但嗅觉灵敏,擅长挖掘):

- 合作基础:蜥人缺乏直接战斗能力(鳞片虽能防御轻度攻击,但无法抵挡猪人的獠牙),但挖掘速度是猪人的5倍,能在数小时内开辟通往商队必经之路的隐蔽隧道;猪人则为蜥人提供“安全庇护”(允许其在猪人洞穴附近栖息,抵御狼人袭击),并将劫掠所得的10%茶叶分给蜥人(蜥人用茶叶与其他种族交换盐巴与发光矿石)。

- 互动细节:双方在“灰石坪”(两族领地交界处)进行定期交易,交易时保持10米距离——蜥人将绘制的“商队路线图”(用唾液混合矿石粉末绘制在树皮上)放在石台上,后退至安全距离;猪人则放下茶叶与猎物鲜肉,同样后退,待确认对方无恶意后再取回物品。这种充满警惕的交易模式已延续数代,极少出现背叛(双方都清楚,失去对方的支持将难以在归墟痕生存)。

2. 枯木精(由洞穴中千年枯木演化的灵体,无固定形态,常态为扭曲的树枝状,可伪装成枯木):

- 共生逻辑:枯木精依赖猪人尿液中的氮元素维持形态稳定(缺乏氮元素时会逐渐消散);作为回报,枯木精能操控周围的枯枝落叶,为猪人设置“伪装陷阱”——例如,在商队必经的狭窄路段,用藤蔓将枯枝编织成与地面平齐的“假地面”,下方挖掘3米深的深坑,坑底铺满尖锐石块。

- 合作场景:猪人劫掠前会用特定的“敲击暗号”(连续敲击岩石三次,间隔两秒)通知枯木精,枯木精则会在1小时内完成陷阱布置。陷阱触发后(商队坠入),猪人负责击杀护卫,枯木精则收取“报酬”——猪人需将部分猎物的血液洒在枯木精的“本体”(洞穴深处的千年枯木)上,滋养其灵体。

(二)敌对派系(生存资源的直接争夺)

1. 影爪狼人(归墟痕另一种凶猛的原生种族,体长2-2.5米,形似巨狼,皮毛呈灰黑色,爪牙锋利,群体捕猎,耐力极强):

- 冲突根源:狼人与猪人是归墟痕食物链的同级竞争者,两者猎物高度重叠(均以归墟痕的“迷雾鹿”“岩羊”为主要食物),且对洞穴资源(干燥的栖息空间、靠近水源的领地)需求冲突。狼人速度快(奔跑时速可达40公里),擅长迂回包抄;猪人力量强(单次冲击可撞断狼人肋骨),适合正面硬拼,双方的战斗往往是“速度与力量”的极致对抗。

- 战术差异:狼人会利用地形设置包围圈,派出2-3只成员佯攻,引诱猪人追击,主力则从侧翼突袭;猪人则会结成“猪墙”(数只猪人肩并肩,用身体与獠牙组成防线),缓慢推进挤压狼人的活动空间。在黑毛岭与狼人领地交界处的“血石滩”,常年散落着双方的骸骨(狼人的利爪与猪人的獠牙交错镶嵌在岩石中),成为归墟痕最危险的区域之一。

2. 商队护卫(外来人类群体,多为雇佣的武夫,装备长刀、弩箭与盾牌,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 对抗本质:商队是猪人最重要的“资源来源”(茶叶、铁器、食物),而护卫的职责是保护商队安全,双方的冲突是“掠夺与防御”的直接碰撞。护卫熟悉猪人的习性——知道他们畏惧强光(会携带多支火把与信号箭),行动笨拙(会故意在开阔地带列阵,避免被猪人利用狭窄地形),且缺乏协作(会分散火力,优先射杀落单的猪人)。

- 猪人的应对:猪人会避开护卫的正面防线,选择在清晨或黄昏(雾气最浓时)发动突袭;会破坏商队的水源(用尸体或粪便污染溪流),迫使护卫离开防线寻找水源;甚至会驱赶洞穴中的盲眼穴鼠(制造混乱),趁机抢夺落单的茶车。双方的伤亡比约为3:1(每死亡3只猪人,护卫死亡1人),但猪人的高繁殖率使其能持续发动劫掠。

3. 古墟石灵(归墟痕核心区的守护生物,由千年岩石与“墟雾”能量聚合而成,身高3-5米,通体覆盖晶石,无自主意识,仅对“破坏洞穴平衡”的行为做出反应):

- 绝对威慑:石灵是猪人唯一不敢反抗的存在——其拳头的冲击力可达5吨,能轻易击碎猪人的头骨与獠牙;体表覆盖的晶石能反弹物理攻击(猪人的獠牙撞击后会断裂)。石灵对“剧烈震动”(如猪人挖掘洞穴、掀翻茶车)与“化学污染”(如腐菌甲虫的粘液泄漏)极为敏感,会从沉睡中苏醒,用巨石砸击或用晶石光束灼烧“入侵者”。

- 猪人的敬畏:猪人在靠近石灵领地时会彻底噤声(连呼吸都刻意放缓),并在洞穴中划出“静音区”(用石块堆砌边界,禁止任何大声喧哗)。若部落中有人不慎惊醒石灵,首领将当场将其击杀(用獠牙刺穿喉咙),并将尸体拖至石灵附近“献祭”,祈求其平息怒火。这种近乎本能的敬畏,是猪人部落中唯一“绝对服从”的规则。

五、种族等级分层:以力量为基石的森严秩序

地穴猪人社会奉行“力量至上”的法则,等级完全由个体战斗力决定,无关血缘与年龄。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职责与权利,且存在严格的“上下之别”——低等级个体必须对高等级个体表现出绝对服从(如主动让出洞穴中最干燥的位置,将最好的食物献给上级),否则将面临严厉惩罚。

1. 首领(1只\/部落,仅限成年雄性):

- 选拔机制:现任首领死亡或被挑战时,部落中所有成年雄性需参与“角斗仪式”——在洞穴中央的“斗兽坑”(直径约10米的圆形石坑)中厮杀,直至仅剩1只存活者。首领的战斗力需碾压其他个体(如黑毛岭部落首领“断牙”能在3分钟内咬断3只壮丁的脖颈),且需具备基本的“战略判断”(如选择劫掠目标、避开石灵领地)。

- 权利与职责:首领拥有绝对的资源分配权(最好的食物、最完整的茶叶、最锋利的铁器归其所有);决定部落的迁移与劫掠时间;调解部落冲突(通常的方式是“让双方打一架,胜者有理”)。首领的日常活动包括:在“石殿”(洞穴中最宽敞的区域,铺有干燥的苔藓与兽皮)中休息;接受其他猪人的“贡品”(幼崽献上的猎物、雌性献上的血根藤叶);巡视领地(检查洞穴是否稳固、边界是否有外敌入侵痕迹)。

2. 壮丁(成年雄性的主体,约占80%):

- 等级细分:

- 上等壮丁(约20%):体型健壮(肩高1.3米以上),獠牙锋利,是劫掠与战斗的主力。他们能优先分配食物(猎物的鲜肉部分),可参与首领召开的“议事会”(虽无决策权,但能发出声音),甚至能拥有1-2只雌性作为“配偶”(通过战斗赢得)。

- 下等壮丁(约60%):体型较弱或有旧伤,负责守卫洞穴、清理粪便、照顾幼崽等“次要工作”。分配的食物多为猎物的内脏、骨汤与少量茶叶,仅在大规模冲突时才参与战斗,且需冲在最前方(作为“炮灰”)。

- 晋升途径:上等壮丁可通过挑战首领(成功率不足5%)成为新首领;下等壮丁可通过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如独自击杀1名护卫或1只狼人)被首领提拔为上等壮丁。失败的挑战者会被驱逐出部落(成为孤猪),或被首领当场杀死(作为“立威”的手段)。

3. 雌性猪人(成年雌性的全部,约占族群的45%):

- 社会角色:负责生育与哺育(每胎1-2只幼崽,哺乳期6个月)、加工食物(用獠牙撕扯猎物皮毛,将茶叶与肉混合制成“储能食团”)、照顾伴生生物(收集穴鼠粪便、控制甲虫数量)。雌性虽不参与劫掠,但在部落中扮演“生存基石”的角色——首领若过度消耗雌性(如让其参与战斗),会引发全体壮丁的不满(可能导致叛乱)。

- 特殊权利:雌性有权拒绝与某只壮丁交配(通过用獠牙威胁对方,甚至发起攻击),这是部落中唯一“不依赖力量”的权利。在食物短缺时,雌性与幼崽会优先获得食物(壮丁需节食),这一规则确保了族群的延续。

4. 幼崽(0-2岁,无性别差异):

- 成长阶段:

- 0-6个月:完全依赖雌性的乳汁生存,栖息在“育儿洞”(洞穴中最温暖的区域,铺有穴鼠皮毛与血根藤叶),由雌性轮流看守。

- 6-12个月:开始食用半消化的肉糜(雌性嚼碎后喂食),学习用乳牙挖掘松软泥土(模拟捕猎),并通过打闹锻炼力量(两只幼崽会互相用头撞击,胜者可获得更多食物)。

- 1-2岁:参与“实战训练”——由壮丁带领,在洞穴附近捕捉小型蜥蜴,学习用獠牙攻击;通过“石缝试炼”(独自穿过狭窄的石缝,考验灵活性)后,被视为“成年预备役”。

- 淘汰机制:若幼崽在1岁时仍无法独立行走,或2岁时未通过“石缝试炼”,会被首领用獠牙挑出洞穴(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残酷的淘汰确保了部落的整体战斗力,也让存活的幼崽从小就明白“力量即生存”的法则。

六、种族天赋与技能:黑暗中的生存利器

地穴猪人在漫长的洞穴生活中,演化出一系列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理与行为特征,这些“天赋”使其能在归墟痕的幽暗角落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其掠夺的资本。

1. 核心生理天赋:

- 蛮力冲击:肌肉纤维密度是人类的3倍(肌纤维横截面积更大),单次肩撞的冲击力可达1.2吨——足以撞断直径30厘米的树干、掀翻载重500公斤的茶车,或让穿着皮甲的人类护卫胸骨骨折。在“狂怒状态”(见下文技能)下,肌肉爆发力可提升50%,冲击力增至1.8吨。

- 夜视能力:视网膜中视杆细胞的密度是人类的8倍,且含有特殊的“视紫质”(对微弱光线的敏感度是人类的10倍),能在照度仅0.1勒克斯的环境中视物(相当于月光下的能见度)。在完全黑暗的洞穴中,猪人可通过猎物的体温辐射(红外感知)定位目标,准确率达80%。

- 抗毒与耐腐:长期接触洞穴中的腐菌与“墟雾”,使其血液中产生特殊抗体,对神经毒素(如部分洞穴昆虫的毒液)有30%的抗性;皮肤表面的油脂能抵御强酸腐蚀(如腐菌甲虫的粘液),接触后仅会轻微红肿,24小时内可自愈。

2. 标志性行为技能:

- 群体狂怒:当看到同类受伤或死亡时,猪人的肾上腺素会急剧分泌,进入持续3分钟的狂怒状态——瞳孔放大,呼吸急促,攻击频率提升30%(从每秒1次撞击增至1.3次),但防御意识下降(不再主动躲避攻击)。这种状态下的猪人会无视伤痛,即使被长刀刺穿腹部,仍会用獠牙发动最后一击。

- 獠牙锁喉:成年壮丁的必杀技——通过快速低头(颈部肌肉瞬间发力),用锋利的獠牙刺穿目标颈部的动脉或气管。这一技能对无甲目标的成功率达60%,但对穿着金属铠甲的护卫效果较差(仅能造成皮肉伤)。首领级猪人甚至能精准控制獠牙深度,将猎物“拖行”而不立即杀死(用于折磨或炫耀)。

- 洞穴记忆:猪人对栖息的洞穴结构有惊人的记忆力,能记住每一条石缝、每一处转弯、每一个陷阱的位置,即使在完全黑暗中也不会迷路。他们能通过岩壁的湿度、气味差异判断方向,甚至能预测某些区域的岩石是否松动(避免在战斗中踩塌地面)。

3. 明显短板与弱点:

- 行动笨拙:髋关节结构限制了转身速度(转身90度需1.5秒,人类仅需0.5秒),且不擅长跳跃(最大跳高远低于人类),易被敏捷的对手(如商队中的轻装斥候)绕后攻击。

- 智力低下:无法理解复杂战术(如“声东击西”“围点打援”),战斗时仅凭本能冲锋,常被商队利用地形诱杀(如引诱至陷阱坑或悬崖边)。

- 光线敏感:突然暴露在强光下(如火把、信号箭的光芒),视网膜会暂时充血,导致5-10秒的失明——这是护卫对抗猪人的核心战术(用强光照射后,立即用长刀砍击)。

七、种族产出与资源:掠夺与共生的混合产物

地穴猪人无主动生产能力,其“资源”要么来自对商队的劫掠,要么来自与伴生种族的共生关系。这些资源既是其生存的基础,也是外界探险者觊觎的对象(尽管获取过程极度危险)。

1. 劫掠物资的利用:

- 茶叶:猪人最珍视的资源,被认为是“力量的源泉”。他们会将茶叶与猎物的肉、血液混合,煮成粘稠的“能量汤”(味道腥臭,但能快速补充热量);优质的阿萨姆红茶会被首领独占,仅在“角斗仪式”或大规模劫掠前饮用(认为能提升战斗力)。茶叶的储存方式极为粗糙——用破损的布料包裹,藏在洞穴顶部的石缝中(避免被穴鼠偷吃),保质期约3个月(超过后会发霉,但猪人仍会食用)。

- 铁器:猪人无法锻造铁器,但会将劫掠的长刀、箭头改造成“武器”——将刀柄拆下,用藤蔓将刀片捆在木棍上制成“长矛”;将箭头镶嵌在獠牙缝隙中,增加撕咬的杀伤力。部分猪人会将铁板绑在胸前(用藤蔓固定)作为简易铠甲,尽管会严重影响行动速度(降低约20%),但能抵御轻度砍击。

- 布料与绳索:布料多被撕成碎片,铺在洞穴地面作为“软床”(尤其是幼崽与雌性的栖息区);色彩鲜艳的布料(如商队的丝绸)会被雌性系在幼崽脖子上,用于区分不同母亲的后代(避免哺育时混淆)。绳索则被用于捆绑猎物、固定茶车(劫掠后拖拽时使用)。

2. 伴生种族的产物:

- 盲眼穴鼠的皮毛:质地柔软,保温性强(导热系数仅为兽皮的1\/2),外界探险者若能收集到完整的穴鼠皮毛(需趁其熟睡时捕捉),可制作“防雾手套”(抵御墟雾的轻微腐蚀)。猪人会用穴鼠皮毛铺在幼崽的卧眠区,但从不主动猎杀穴鼠(维持共生关系)。

- 腐菌甲虫的粘液:经稀释(与洞穴水按1:5混合)后,可作为“临时粘合剂”——用于修补断裂的武器柄、粘合岩石缝隙(防止洞穴漏水),但有效期仅3天(之后会硬化脱落)。石鳞蜥人常向猪人换取这种粘液,用于加固他们的挖掘工具。

- 血根藤的根系:晒干后研磨成粉,与温水混合饮用可缓解肌肉酸痛(猪人劫掠后常饮用)。外界的草药师认为其有“活血通络”的功效,愿意用高价收购(10克粉末可换1把长刀)。猪人仅在血根藤过度繁殖时才会采集根系(避免其堵塞洞穴通道)。

3. 自身附属物的价值:

- 獠牙:成年猪人獠牙的硬度达5.5(莫氏硬度),仅次于钢铁,且富含钙元素,不易生锈。外界的铁匠可将其锻造成匕首(刀刃锋利,适合切割皮革与肉类),一只完整的首领獠牙(长度超30厘米)在黑市可售价100金币(相当于10名护卫的月薪)。

- 皮毛:厚实的黑毛可制作“防雾披风”(抵御归墟痕的潮湿与腐蚀),但因气味浓烈(含硫化合物),仅少数探险者愿意使用。雌性猪人的皮毛更柔软,常被用于制作垫子(铺在马鞍或睡袋上)。

八、总结:归墟痕的“野蛮共生体”

归墟痕地穴猪人是这片神秘土地上最鲜活的“野蛮符号”——他们没有文字,却通过洞穴壁画记录着劫掠的荣耀;没有法律,却以力量维系着部落的秩序;没有工具制造能力,却通过掠夺与共生获取生存资源。他们是商队的噩梦,是狼人的死敌,却也是归墟痕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控制着穴鼠与甲虫的过度繁殖)。

这个种族的生存逻辑简单而残酷:力量即正义,掠夺即生存,共生即智慧。他们的存在,既是归墟痕幽暗环境的产物,也是生命在极端条件下顽强延续的证明——在永恒的迷雾与洞穴中,用獠牙与皮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野蛮史诗。

喜欢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日娱记事盛宠彪悍妻之陌少,哪里逃全天下都知道太子爱她都市最强保镖阴影鬼眼潜龙在渊二十年,开局陆地神仙半仙文明大小姐腰软唇热,顾总甘愿沦陷不死邪神御兽小道士我蓝星第一倒爷S级身份瞒不住了寒门枭龙盘古混沌异闻录文娱:奶爸幕后天王无限杀路新血恋永恒崛起:从租女神总裁当对象开始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校园重生之纨绔古药医逆天战神
经典收藏现诡投资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武掌苍穹我吃了长生不老药开局得到混沌诀我家公主路子野浩渺仙旅致命诱惑:魔妃只宠你圣灵除妖师楚家废柴要逆袭剑诛天尘系统请我做天帝时光有你微微暖玺卷天下我的属性修行人生张荣方我的右眼变异了天下最凶揽入怀空间之魅惑邪女从大主宰开始穿越万界诸天:开局给风清扬讲笑傲
最近更新玄幻:开局弓手小卒,满级血怒弑神修仙,从坊市小符师开始崛起废柴都成仙帝?这个师尊强的离谱灵离情殇雷道独尊穿越玄幻最强反派:觉醒返利系统我拿蚊子当灵宠,全宗都贫血了!武道长生,从大离第一纨绔开始帝尊重生:从盘点诸天万界开始吞神塔综影视:从安陵容开启爽文人生偏天玄幻:开局竟然零寿命人间帝尊噬天棺开局加入镇魔司,斩杀妖魔就变强!雁关悍卒:从领异瞳娇妻开始神幻星宇之十二星圣为救妹妹:我去乱葬岗挖坟吞骨太玄镜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 黑岛的晗苑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txt下载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最新章节 - 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