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会开始之后,董卓先是让人拿出来一捆竹简交给旁他边的一名老太监,由那老太监扯着鸭公桑子念道:
“陛下及太师容禀,西河郡胡人猖獗,屡次入吾上郡劫掠。微臣不忿,亲率汉军入西河郡,破胡人据守之离石城。杀胡寇数万,俘十余万。救汉人数万。
如今,西河军已回归吾大汉,有李广遗孤后人李宗,曾立下殊功,臣观其人颇有才干,让其暂代太守之职,以维持地方安宁。后续官吏安排,还请太师委派……”
捷报念完,众人纷纷向董卓道喜。
不过,恰在此时,却听一人高声叫道:“微臣以为不妥!”
众人展眼看去。
乃是侍御史左灵!
左灵走出班列,又接着说道:“按制,太守为封疆大吏,无天子或太师军令,不可离开所驻之郡,更不可擅自出兵攻打其它郡县,违者形同谋反。
诚然,西河郡此前为胡人所占据,但是,即使是出兵塞北,也需首先得到太师首肯。
王通身为上郡太守,却无令而离开上郡攻打西河郡,实乃不顾朝廷法制,藐视太师威严。
若地方守将尽皆如此行事,则朝廷法制荡然无存,太师威严扫地矣!”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就算是董卓偏爱王通,也被他说得连连点头。
左灵说完之后,牛辅也上前说道:
“王通不仅无令出兵,还在西河郡私设官吏。其所做所为,又与关东诸侯叛贼何异?依微臣看,王通其志不小,恐怀叛逆之心。”
董卓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却转头看向蔡邕,说道:“蔡尚书,这件事,你怎么看?”
蔡邕闻言,赶紧上前拜倒在地,诚恳地说道:“小婿王通,虽是少年轻狂。但是,其亦是知恩图报之人。太师对他宠信有加,他又岂会背叛太师?只不过……”
“不过如何?”董卓问道。
蔡邕深吸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不过,微臣记得,当初太师让王通去收复上郡,也只是看他太过年轻,又是可造之才,想要让他去地方上历练一番,增长见识。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王通的表现也算是差强人意。依微臣看,不如将他调回京师,早晚聆听太师教诲。”
董卓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而转头看向李儒道:“文优之见如何?”
“回禀太师。”
李儒上前行了一礼道:“属下的想法,也是觉得将王通调回长安为好。但是,上郡和西河郡都是要害之地,也需军队驻守。
因此,属下建议,让王通带五千人马回长安,其余军队,则留给下一任太守。”
这是想夺了王通的兵权。
董卓有些犹豫,怕这样做会引起王通的不满。但李儒说的也是事实。而且,历来太守调职,也是要将军队留在郡内交接给下一任太守的。
因此,从制度上来说,也也是一种惯例。
想到这里,便沉声说道:“拟旨,拜杨定为上郡太守,李宗为西河郡太守。荡寇将军王通与杨定交接之后,带兵五千返回长安!”
李儒等人闻言,皆呼:“太师英明。”
……
排在文官队列中的贾诩闻言,嘴角微微一咧,露出了一丝让人难以察觉的笑容。
自始至终,贾诩一句话都没说。但是,这一切,又都是贾诩在暗中推动的。
一切都在掌控中。
对于贾诩来说,他完成了王通交给他的任务;对于李儒和牛辅来说,剥夺了王通的兵权,使王通手上只剩下五千军队;对王通来说,达到了在年后三月份之前回长安的目的。
皆大欢喜,面面俱到。
左右逢源,都说他好。
……
喜欢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