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兄弟和林彩英寻思决定结婚,赵铁柱表示理解。
“啥玩意都得请示汇报的,当知青可真麻烦呢。”
赶着大车,赵铁柱也跟着一块去县城。
路上这货还嘟囔呢,说张红旗昨天没叫他,去学校看大丫儿呢,也不知道把家里烀那老些鹿肉带上点。
一路上,林彩英倒是乐呵呵的,也不在意赵铁柱的吐槽。
这憨人大事上明白,小事上经常犯糊涂,又不是认识一两天了,谁在乎这个呀。
实际上,张红旗和林彩英的婚事,正经来说也是相当的紧迫了。
虽说现在结婚,大都没那么太多的讲究,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
但该有的总不能缺吧?
今天周红婷就没跟着,被李秀芝叫家里去了,专门打听杭城那边结婚都有什么规矩。
说白了,她这个当婆婆的,生怕委屈了林彩英。
至于周红婷这个连对象都没谈过的乐天派,究竟知道多少规矩,那就不清楚了。
反倒是王留根这边,得提前通知到,还有三合堡的柳正骨也得提前知会一声。
三姑张敏敏两口子好说,搁靠山屯一直没走呢,大姑二姑那边,也得说一声。
赵铁柱和虎妞结婚定到了四月十九,那是这两家早早就商量过的。
该准备的都提前准备了,相比之下,张红旗在时间上来说,多少就有点紧凑了。
好在这一趟跑县城,倒也诸事顺利,甚至知青办的人还很热情的问,林彩英愿不愿意当个扎根农村的典型,他们帮忙宣传一下子?
这提议自然是被拒绝了。
这帮人都快疯逑了!
上面有政策,逐步放宽知青返城的限制。
可这玩意再放宽,也终究是有人暂时不符合啊。
好多知青听风就是雨,明明不符合政策,非要跑知青办来打擂台,也是难受的很。
正经再等两年,彻底放开了,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了,甚至有的地方,直接把公章用绳子系在知青办的门口,让知青自己往回城调令上盖。
忙活完,仨人又专门去了一趟供销社,把能买的零碎先买一趟。
张红旗跟赵铁柱说了主任要介绍‘朋友’的事,赵铁柱也挺感兴趣。
毕竟,他娶媳妇,东西都得准备两份,票证更不够用!
王留根那边,已经开始凑各种票证了,他自己个儿主攻邮电局,公安局自然就交给了大儿子王强成。
老头发话了,柱子和红旗他俩,除了咱家也没别的门路划拉票证了,你是当大舅的,可给我上点心!
王强成心想,能不上心吗?
就是你不交代,我也不敢不当回事啊,我妹子搁后头催着呢!
张红旗以前听说过什么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的说法。
眼下最起码清泉县还没这股风气。
可这不代表他和赵铁柱不想多划拉点好玩意啊!
但一时之间,即便王留根一家子帮忙,也根本不可能搞到那么多票证。
毕竟城里的工人家庭,为了孩子结婚,也得提前很久开始存各种票。
这事到了周三,也就是主任给介绍‘朋友’那天,有了转机。
能搞到手表票那人,叫刘浩,在团部招待所住。
啥来历,主任也说的不清不楚的,反正就是个能人,时不时能划拉到点好玩意。
张红旗和赵铁柱骑着自行车,去了团部招待所。
敲开门一瞅那个刘浩的模样,顿时就知道为啥人家供销社主任提前说,这人瞅着不靠谱,但仅仅是瞅着了。
这家伙,油头粉面的,比团部那几个爱打扮的大姑娘都捯饬的光溜!
要放在几年之后,倒也没啥。
毕竟那时候,已经开始流行喇叭裤和花衬衫了。
可放在眼下,就会让人感觉不牢靠,轻浮。
“就是你俩要买手表啊?进来吧,咱们屋里说。”
刘浩倒是没看不起人的毛病,相反,还挺热情。
倒水递烟,样样不缺。
张红旗总感觉屋里有哪不对,却说不上来。
赵铁柱吸了吸鼻子:“刘同志,啥味儿啊?怪香的!”
刘浩嘿嘿一笑:“方便面,我没去食堂,寻思对付一口。”
张红旗:???
啥玩意就方便面呢?
这会有这玩意了吗?
接着,就是刘浩端着大饭盒,给张红旗和赵铁柱显摆啥叫方便面!
这货,明显是故意的。
“上海的食品厂生产的,好玩意,吃完老补了!你俩也尝尝?”
1970年开始生产
赵铁柱顿时就来了兴趣!
张红旗看的直犯琢磨,真有啊!
刘浩说的起劲,手上的动作也不慢,又整了个空饭盒出来,当场给赵铁柱和张红旗演示了一下子,方便面咋吃!
“瞅见没?就用热水这么一泡,盖上盖子焖一会,就能吃面条了!”
“咋这省事?”
“可不咋滴,要不然人家为啥叫方便面呐!”
本来赵铁柱还有点嫌弃刘浩,觉着这货咋跟旁人说那二尾子一样?
结果半碗方便面下了肚,俩人就成好哥们了。
咳,另外半碗进了张红旗的肚子,他现在和刘浩,也是好哥们了。
“刘哥,你真能整来手表票?”
“必须滴!我都带着呢!”
果真,和张红旗之前猜测的一样,手表票不止一张。
全是沈阳商业局印发的,真假倒是暂时闹不清楚,但数量足有四张!
赵铁柱瞬间就瞪圆了眼!
头前儿,林彩英为了给张红旗淘换个旧手表,费多大劲,他可是清楚的!
张红旗吧嗒吧嗒嘴,这刘浩大概率真就是个能人,毕竟是供销社主任介绍的,看情况,之前应该也介绍给过别人。
“刘哥,问个事?”
“红旗你说,都是自己兄弟,客气个啥?”
“你这,还有其他好玩意的票吗?”
“……你想嘎哈?”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