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首页 >> 印光法师白语解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最强炼气期(方羽唐小柔)最初进化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洛尘重生之都市仙尊至尊神殿全文免费阅读方羽修炼五千年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异世傲天吞噬古帝完结了没光极街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十四回印光法师下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人民生活日常所用,事务非常繁多。如果不假借来往交通,彼此应酬交往,就会一事无成,而生活用度也将随之断绝了。所以整平修治道路,是治国平天下的紧急要务。

故诗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书有王道荡荡,王道平平之说。或谓此喻王政,非指道路。试思道路不修,不但发号施令,有所阻滞。而农工商贾之往来,与夫供职效力之诸务,皆不能速得遂意也。

所以《诗经》有“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尚书》中有“ 王道荡荡,王道平平” 的说法。或者说,这些是比喻君王的政令,不是指道路。那你想一想,道路不修好,不但发号施令,有所阻碍滞留。而农民、工人、商人之间的来往,与那些担任职务,效力各方的诸多事务,都不能快速得以合乎心意啊!

况既无如矢如砥,荡荡平平之事,而用喻王政,不几与讥诽王政相同乎。故周礼设司险候人之职,而月令有修治道路之令。

何况既然没有笔直平坦,宽广平坦的事实,却用来比喻王政,不等于与讥讽诽谤王政是相同的吗?所以周礼设置司险、候人的职位,而古籍《月令》中有修治道路的命令。

至于护国佑民之正神,如东岳文昌二帝,则皆示之。不观修桥补路,行人有益。与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乎。而且持地菩萨,以平治道路,得证圆通。是知三教圣贤,莫不注重于此也。

至于护国佑民的正神,例如东岳大帝、文昌帝君,都有显示修桥补路的事迹功德。没看到“ 修桥补路,行人有益” 的文字,与《文昌帝君阴骘文》所说“ 修几百年的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的桥”吗?而且持地菩萨,因为平治道路,而得证圆通。所以知道儒释道三教的圣贤,没有不注重这件事的。

鄞县以东,至邱隘镇,二十余里。所过大小各桥,共有二十三道。修建日久,渐见残伤。邑人马元培先生,于去年发心重修。

鄞(yin )县往东,到邱隘镇,有二十多里。所经过的大大小小的桥,一共有二十三座。修建的日子久了,这些桥渐渐地出现了残破损伤。乡人马元培先生,在去年发心重修。

因募诸善信,各出净资。乃亲董其役,俾一一桥梁,各复旧观。间有水大河深者,则傍设石栏,以防昏夜及无目者之颠坠。共用洋二千有奇。

因此征求诸位善信,各各捐出清净资财。于是亲自监督主管这项工程,使得每一座桥梁,各个恢复旧有的模样。这当中有水大河深的地方,就在傍边设置石栏,以防止暗夜以及盲人跌落。一共用去二千多洋元。

今工已告竣,拟将桥工,并诸捐款,备录一册,排印奉送,以昭诚信。又欲阅者知其利益,祈光发挥其义,以冀人各注意也。

现今工程已经竣工,打算将造桥工匠,以及诸多捐款的人名,备录成一个册子,排印奉送给大家,以昭显诚信。又想使阅读的人知道其中的利益,请我发挥其中的义旨,以希望每个人都来注意。

然此种书册,一阅即成废物。乃附以陆廷燮先生所注之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并老申报所载之常识精华。

然而这种书,看过之后就成了废物。于是附录陆廷燮(xiè )先生注解的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以及老申报所登载的常识精华。

此二种,皆可以作涉身处世治家教子,与夫小而泛应曲当,大而希圣希贤之法。其用心可谓诚且挚矣。愿诸阅者,同以此心为心,则其利益,岂思议可能及哉。

这二种内容,都可以作为涉身处世、治家教子的方法,从小的方面来说,广泛适应,无不恰当,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仰慕效法圣贤之法。这个用心可说是很诚挚啊!祈愿诸位读者,同以此心为己心,那么这个利益,哪里是心思口议所能及的呢?净土释疑序

佛法深广,犹如大海,博地凡夫,孰能穷源彻底,一口吸尽。虽然,倘能生正信心,自可随己分量,各得其益。譬如修罗香象,及诸蚊虻,饮于大海,各取饱腹而已。

佛法深广,犹如大海,博地凡夫,谁能穷源彻底,一口吸尽。虽然如此,倘若能够生起正信,自然可以随自己的本分力量,各自得到利益。譬如修罗香象,以及一切蚊虻等小虫,在大海饮水,各取自己饱腹而已。

如来出世,随顺众生,为其说法,各令得益,亦复如是。而末世众生,业障深厚,善根浅薄,心智狭劣,寿命短促。加以知识稀少,魔外纵横。

如来出兴于世,随顺众生根机,为众生说法,使得众生各个都得到利益,也是这样。然而末世众生,业障深厚,善根浅薄,心智狭劣,寿命短促。加上善知识很稀少,邪魔外道到处都是。

修余法门,欲于现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诚为甚难稀有之事。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

修其它的法门,想在这一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实在是甚难希有的事情。唯有净土这一法门,专仗佛力。所以不论断惑证真,只凭深信切愿。信愿如果具足,虽然是罪大恶极,将要堕入阿鼻地狱之类的众生,尚且可以依仗十念佛号的力量,直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

噫。如来大慈普度,一物不遗。唯此一法,最为周挚。由是西天东土,菩萨祖师,高僧钜儒,莫不以此自利利他。所有着述,极其广博。欲探究原委者,固非易易也。

噫!如来大慈普度,不遗漏任何众生。唯有这个法门,是最周遍诚挚的。因此,西天东土,诸位菩萨,历代祖师,高僧大儒,没有不以净土法门,自利利他。所有的着述,极为广博。想要探究其中的本末,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渭渔居士林师尚者,宿根深厚,笃修净业。殚精研究,历有年所。拟欲普引同人,悉生净土。故于净土经论着述中,摘其要义,凑集成文。

林师尚居士(字渭渔),宿根深厚,专修净业。竭尽精思研究,已有多年。想要普遍引导大家,都往生到净土。所以在净土经论的着述中,摘录其中的要义,凑集成文。

若集腋以成裘,犹采华而作蜜。确对时机,特申妙辩。共成五十七篇,名为净土释疑。词约而精,理深而着。俾阅者无疑不释,有义咸服。从兹欲不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不可得也。

如同集腋成裘,如同采花酿蜜。正对时节根机,施展微妙辩才。一共有五十七篇,名为《净土释疑》。文词简约精要,义理幽深显着。使得读者疑惑尽除,所有义理全都信服。从此,想要不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不可能。

然居士既能集前人之单词只句,一节一段,复用己意,纂集成文。何不直用己文而为发挥。盖欲阅者知此所说,皆有所出。虽是己所纂集,实为经论语录,及诸着述中,佛菩萨祖师诸善知识之所说。

然而林师尚居士既然能够集录前人的言词句子,一小节一分段,又用自己的意思,纂集成文。为何不直接用自己的文字来加以发挥呢?这是想使读者知道此处所说的,都是有明文出处的。虽然是自己所纂集,实际是经论中的语录,以及诸多着述中,佛、菩萨、祖师,诸位善知识所说的。

其入人深而感人切,比专用己语,当不啻相倍蓰 (xi ) 矣。窃谓为上智说法则易,以其智能明理,无复疑惑。如良马见鞭影而驰,嘉禾得甘霖而茂也。

这种形式,深入人心,而真切感人,比起专用自己的语言来写,(这个效果)应当不只相差好几倍啊!我认为,为上等智慧的人说法,比较容易,因为他的智慧能够明理,不会再有疑惑。如同良马看见鞭影就开始奔驰,嘉苗得到甘霖就茂盛成长。

为下愚说法亦易,以其心无成见,直下信行。如甘之可以受和,白之可以受彩也。唯为中人说法,实为不易。以其知识繁杂,邪正不分。每每以凡情测圣智,以俗见会真理。

为最愚笨的人说法,也容易,因为他的心中没有成见,当下相信而实行。如同甜味可以接受其它味道的混和,白色可以接受任何一种色彩的熏染。唯独为中等人说法,实在不容易。因为他的知识繁多杂乱,是邪是正,分不清楚。常常以凡夫情见来测度圣人之智,以世俗知见来领会出世真理。

虽说者种种开导,彼仍复展转怀疑。是故设为问答,至五十七次之多。直使狐疑净尽,佛理昭彰。知好歹者,悉皆遵行。可谓殚精竭诚,剿灭疑惑之健将矣。

虽然说法的人,种种开导,他还是反复怀疑。所以设立问答,有五十七次之多。直使心中狐疑净除究尽,佛理昭然彰显。知道好歹的人,全都遵行。可说是竭尽精思诚意,剿灭疑惑的健将啊!

然群疑既释,尚须奋发大志,一念单提。则心王由佛力而常时惺惺,烦恼劫贼,容身无地,欲不归降,不可得也。烦恼劫贼,既归佛化。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为极乐之嘉宾。

然而群疑既然释怀,还必须奋发大志,一个念头单独提起(指单提佛号)。那么心王由于佛力而恒常清醒明了,烦恼劫贼,无地容身,想要不归降,也不可能了。烦恼劫贼,既然投归佛陀的教化。那么虽然还没有出离娑婆,已经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了。还没有生到极乐,就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

如是则上不孤于佛化,下不负于己灵。尽未来际,与海会大众,亲炙阿弥陀佛于寂光净土之中,岂非所谓雄猛大丈夫哉。愿见闻者,咸皆勉旃。

能够如此,则向上不辜负佛陀教化,向下不辜负自己的性灵。尽未来际,与莲池海会大众,在常寂光净土之中亲受阿弥陀佛的教诲,这难道不是所谓的雄猛大丈夫吗?祈愿见者闻者,全都各自勉励。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

人生在世,祸福吉凶,互相依存转化。其中是受损还是得益,只在于人能不能善于用心罢了。诸佛怜愍自己与一切众生,被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所逼迫和恼害。因此想到,所受的苦报,是由于过去的恶业所招感。而所造的恶业,是由于对着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不明了这六尘境是如幻如化,从而错妄地生起贪瞋痴的心所导致的。

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从兹以戒定慧,断贪瞋痴。复还本具之天真,以成无上之觉道。然则三苦八苦等,实三世诸佛之导师,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

因此要知道,贪瞋痴的烦恼惑业,是一切众生的大怨家。从此以戒定慧三学,断贪瞋痴三毒。恢复本具的天真佛性,以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之道。那么,三苦八苦等诸苦,实在是三世诸佛的导师,也是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的无上殊胜机缘啊!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

《观无量寿佛经》是普令一切凡圣,同在这一生,往生极乐,或顿证,或渐证,证得无生法忍,以至圆成佛道的大法。

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

因为圣者的自力具足,又依仗佛力,所以他的证入,是最直捷的,所以华藏海众菩萨,同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夫则凭仗佛陀慈力,带业往生,立刻就超凡入圣,证得不退转位。从此渐渐修习,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

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为洪深。

这部经,中品往生,要修五戒十善的世间福业;下品往生,造作众多恶业,甚至五逆十恶,将要堕入地狱,由于称佛名号,也得以往生极乐。如此的力量大用,最为洪深。

盖由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为恶逆,囚父禁母,而为发起。其母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求往生法。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佛及观音势至,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观。

这是由于阿阇世王,乘大愿之轮,示现为造作恶业逆罪之徒,囚父禁母,而作为这部经发起的因缘。他的母亲厌离娑婆浊世,愿生极乐净土。并为未来的众生,询求往生的办法。世尊于是为她宣说这个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的种种庄严。以及正报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每一品往生行人之因果条件的十六观门。

于第八像观之首,发明宗要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在第八像观的开头,阐发显明宗旨要义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圆悟者,方名达人。

必须知道,法身入于众生的心想中,这个义理实在很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够圆悟的人,方才名为通达智人。

于第十三观,特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者,直称名号。由称名故,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观不能作,称即获益。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末世行人,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

在第十三观中,特别为根机陋劣的众生,开方便门,令众生观想丈六八尺的佛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的众生,直接称佛名号。由于称名的缘故,即得往生。因此要知道,外相有大有小,佛本来是一个。不能作观想,称念佛号就获得利益。在此处认真思惟的话,就知道持名念佛这一方法,是最为第一的方法。末世修行人,想要在这一生,一定能往生的话,能不珍惜这个持名念佛的修行法门吗?

溯自经传此方,智者,善导,清凉,灵芝,各为着疏,后唯智者一疏独传,余三皆佚。清光绪间,杨仁山居士,由东瀛请来此经善导疏,无量寿经慧远疏,往生论昙鸾注。皆久佚之法宝,俱为刻行。

自从《观无量寿佛经》流传到东土,智者大师,善导大师,清凉国师,灵芝律师,都各为这部经着疏,后来仅有智者大师的注疏流传下来,其余的三部注疏全都佚失了。清朝光绪年间,杨仁山居士,由日本请来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慧远大师的《无量寿经义疏》,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都是佚失很久的法宝,全都加以刻印流通。

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而谛观自然了了矣。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不用谛思观想等深意,只是直接注释经文,使得中下根的人,容易趣入,等到他趣入了,不说谛观,而谛观自然清楚明了啊!可说是契合佛理,又契合众生根机,善于演说佛法的要义。

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二祖,万代景仰。奈传之久远,错讹甚多,因息心详校而重刻焉。

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大概不是虚传的。他是净土宗的二祖,被万代的佛子所景仰。怎奈这部注疏流传的太久远了,错误的地方很多,因此专心详细加以校订而重新刻印。京师第一监狱于甲子元旦普说三归五戒序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众生的心性,与佛没有两样。只是因为迷惑尚未觉悟,所以长久作众生。《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须知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唯在一心,初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德相,变成妄想执着。悟之则全妄想执着,复成智慧德相。

要知道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只是在于自己的这个心,最初不是两个分别的物象。迷惑了,全体智慧德相,变成妄想执着。觉悟了,全体妄想执着,又转成智慧德相。

喻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相虽有殊,体本无二。了此则谁不愿断幻妄之惑业,复本具之心性。而高推圣境,甘处凡愚。执性废修,以凡滥圣之谬见,皆无由生矣。

譬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外相虽然有差别,体性本来没有二样。了解这个道理,那么谁还不愿意断除幻妄的烦恼惑业,恢复本具的心性?而高推圣人的境界,自己甘心处于凡愚;执着于自性本具之德相,废弃脚踏实地的修行,以凡夫滥充圣人的谬见,就都没有办法升起了。

书云,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是知不能行孝弟为尧舜,不能克念作圣,与不能复智慧德相作佛者。皆自暴自弃,不肯勉力而为之流也。

《尚书·多方》中说:圣明心中不思为善就成为狂人,昏愚心中收摄恶念成为圣人。《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尧舜的圣人之道,就是孝与悌罢了。因此要知道,不能够实行孝敬友爱成为尧舜,不能约束制伏恶念成为圣人,与不能恢复智慧德相成佛的人,都是自暴自弃,不肯努力去修持之类的人。

如来初成正觉,普为一切凡圣,说梵网经菩萨戒。有曰,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如来最初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就普遍为一切凡夫和圣人,宣说《梵网经菩萨戒》。其中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其要全在令人彻了自己介尔一念心性,即是如来所证之菩提道本。既知是已,孰肯随烦恼染缘,使毕竟清净之性天,被迷云惑雾以障蔽乎哉。

其要点都是在让人彻底明了自己当下这刹那间微妙的一念心性,即是如来所证的菩提觉道的根本。既然知道这个道理,谁还肯随顺烦恼的染缘,使毕竟清净的自性天真,被迷云惑雾所障蔽呢?

又以循循善诱,俾小机者先受三归,以身心归依佛法僧宝,自可返妄归真,背尘合觉。

又加以循循善诱,使得小根机的人先受三皈依,以身心归依佛法僧三宝,自然可以返妄归真,背离尘境而与觉道相合。

次则令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则日用云为,无诸罪咎,而身心清净矣。

其次,令其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那么日常行为,就没有诸多的罪过,而身心清净了。

其有发大菩提心者,再进而为受菩萨大戒,令其理事圆融,福慧并进,以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耳。

如果其中有发大菩提心的人,则再进一步受菩萨大戒,令他理事相圆融,福慧一并增进,以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京师为天下首区,故监狱之囚犯甚多。乃以世风日下,兵歉迭遭,致蚩蚩之氓,误干宪网,系闭监狱。岂徒拘束以苦其身心,实欲改过自新,仍作循法之良民也。

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所以监狱的囚犯很多。因为世风日下,兵灾荒年频频遭遇,致使忠厚的百姓,误犯法网,囚禁在监狱。哪里只是徒然以拘束禁闭来劳苦他们的身心,实在是想要使他们改过自新,仍就作守法的良民啊!

又以近来佛学昌明,政府特请通法高僧,常至监狱,开示佛法要义,并生死轮回之因,与了生脱死之法。俾彼各知心是佛心,自当行遵佛行。

又因为近来佛学兴盛发达,政府特地礼请通达佛法的高僧,常常到监狱中,开示佛法要义,以及生死轮回的原因,与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他们各各知道,心是佛心,自然会行为遵守佛行。

欲了生脱死,非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决难如愿。彼等一闻,如临明镜,妍丑自知。如遇慈母,庆幸莫喻。

想要了生脱死,若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决定很难如愿。他们一听到这个法门,如同面对明镜,美丑自知。如同遇到慈母,庆幸无比。

经声佛号,无间晨昏。即监狱为道场,即囚犯为法侣。实为从古未闻之奇事。足征佛法实为烹凡铸圣之大冶洪炉。无论若何之顽金钝铁,一入其中,悉皆铸成微妙庄严之佛菩萨像。

诵经念佛声,早晚不断。那么监狱就能作为道场,将囚犯作为法侣。实在是千古未闻的奇事。足以证明佛法实在是烹炼凡夫,铸就圣人的大冶洪炉。无论是什么样的顽金钝铁,一入到佛法洪炉中,全都铸成微妙庄严的佛菩萨像。

彼谓佛法无益于国,有害于世者,皆未见颜色之瞽论,以自误误人也。而本监狱官,因发大心,特请具德法师,于甲子元旦,普与监狱诸佛子,说三归五戒。冀其以归戒制伏身心,以致妄想执着,复归乌有。而智慧德相,彻体圆彰矣。

那些认为佛法无益于国家,有害于世间的人,都是没有见过颜色的盲人瞎论,来自误误人啊!而治理本监狱的官员,因为发大愿心,特地礼请具有德行的法师,在甲子年元旦,普遍地为监狱中的诸位佛子,宣说三归五戒。希望他们以三归五戒制伏身心,以致于妄想执着,化为乌有。而智慧德相,彻底圆彰啊!

汝诸佛子,初以干犯国法,致囚监狱。继由得闻佛法,便染佛香,成佛法器。以恶因缘,成善因缘。非多劫深种善根,万无如此侥幸。

汝等诸佛子,最初因为犯了国法,以致被囚禁在监狱。继而得以听闻佛法,便染佛香,成佛法器。以恶因缘,而成善因缘。不是多劫深种善根,万万不能如此的侥幸。

譬如摩尼宝珠,能随人意,普雨众宝。由其不识,掷之圊厕。不但无雨宝之功能,而且体质直同粪秽。幸遇智人,知是至宝。从厕取出,种种洗涤,兼用香熏,俾还原质。然后悬之高幢,便可放大光明,随人所需,而雨众宝。

譬如摩尼宝珠,能随人的心意,降下众多珍宝。由于这个人不认识,就将摩尼宝扔在厕所里。摩尼宝不但没有降下珍宝的功能,而且体质也完全如同大粪了。幸而遇到智慧的人,知道这是至宝。从厕所中取出来,种种的洗涤,又用香熏,使摩尼宝恢复原来的本质。然后悬在高幢之上,就可以放大光明,随人们所需要的,而降下众宝。

佛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以故纵令迷之及极,行诸恶逆。如歌利王割截身体,终无一念弃舍之心。而复常伺其机,为之启迪,令得度脱。以其所重在佛性,一切恶逆罪垢,皆不暇计虑故也。

佛陀看一切众生,也是如此。所以纵然是迷惑到极点,造作诸多的恶业逆罪。譬如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而忍辱仙人终究没有一念弃舍度他之心。反而常常等待时机成熟,来启迪他,令他得到度脱。因为佛陀所注重的是众生的佛性,一切恶逆罪垢,全都不会计较考虑的缘故啊!

汝等若能了知如上所说若法若喻,自可不孤佛化,不负己灵。而政府,监狱官,说法说戒僧之一番厚意,亦不虚设矣。尚期努力进修,则幸甚幸甚。

你们如果能够明白知道上面所说的法义与比喻,自然可以不辜负佛陀的教化,不辜负自己的性灵。而政府、监狱官、说法和说戒僧人的一番厚意,也没有白白施设啊!还期望各位努力进修,这是我殷切的希望。金刚经石刻序

金刚经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下化之标准也。其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心性,当体即是无余涅盘,但以迷故,幻成生死轮回之相。

《金刚经》,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标准。其中说:“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因为众生的心性,当体就是无余涅盘,只是因为迷惑的缘故,幻化成生死轮回的相状。

如醉见屋转,屋实不转,迷谓方移,方实不移,不过特为点示,俾复本原而已。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有去翳法,别无与明法者,此之谓也。

如同醉酒后看见房屋在转动,而房屋实际上没有转动,迷路的人认为方位移动了,方位实际上没有移动。不过只是特别加以点拔开示,使得恢复原本自性罢了。这就是:只要尽除凡夫情见,没有另外的圣人见解,只有除去眼病的办法,而没有另外给与光明的方法,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又令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布施乃六度万行之首,经文简略,但举布施为例耳。若能不住相而行六度万行,则三轮体空,一道清净,圆离我人众寿之凡情圣见,彻证常乐我净之真如妙心,无所住而生心,无所得而作佛矣。

又让我们“ 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而行布施” ,布施是六度万行的第一度,经文简略,只是举布施作为例子罢了。如果能够不住于外界的名相而行六度万行,那么自、他、物三者本空,一实不二的平等之道清净,圆满远离我、人、众生、寿者的凡情圣见,彻底证得常、乐、我、净的真如妙心,无所住而生心,无所得而作佛啊!

实为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万行圆修,一法不立之无上妙法,故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也。由是古今名人,多皆受持及以书写,盖欲以自觉之道,展转以普觉斯民也。

这实在是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万行圆修,一法不立的无上妙法,所以受持这部经的人,福德果报不可思议。因此古今名人,大多都受持以及书写这部经,这是想要以自觉之道,展转来普遍使万民觉悟啊!

唐烋 (xiu ) 子居士天爵者,宿有慧根,笃信佛法,见地高超,书法精妙,特写此经,刻石流通,以续欧阳询,赵孟 頫 ,董其昌诸公之志事,其为功德,唯佛能知。因不揣固陋,略述经义,以告阅者,庶可同登觉岸云。

唐烋子居士(字天爵),宿世培植有慧根,深信佛法,见地高超,书法精妙,特别书写这部经,刻成石碑来流通,以承续欧阳询,赵孟頫,董其昌诸位先人的志向抱负,这个功德,唯佛能知。所以不顾我的固塞鄙陋、见识浅薄,略微叙述经中之义,来告示读者,大概能使大家同登觉岸啊。佛遗教经解刊布流通序

甚矣佛恩之广大周遍而无有穷尽也。何以言之,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作佛。但以迷而未悟,遂致反以佛性功德之力,妄于六尘境中,起贪瞋痴,造杀盗淫,由惑造业,由业受报,久经常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

太奇妙了啊!佛的恩德广大,周遍法界而无有穷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作佛。只是因为迷惑颠倒而没有觉悟,于是导致反而以佛性功德之力,错妄地在六尘境中,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由烦惑而造罪业,由罪业而遭受恶报,经过常久劫数,轮回六道,丝毫没有出离的日子。

佛于往劫,知此事已,即发大愿,欲令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同悟本具佛性,同出生死轮回,同成无上觉道,同入无余涅盘。

佛在过去劫中,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发下大愿,想要让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同悟本具佛性,同出生死轮回,同成无上觉道,同入无余涅盘。

从兹普为法界众生,久经长劫,行菩萨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六度齐修,一法不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其行施也,国城妻子,头目髓脑,悉无吝惜。

从此普为法界众生,经长久劫,行菩萨道,只要是有利益的事,没有不兴盛推崇的,六度齐等修持,对一切事物和宇宙万有都不执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所行的布施,是国家城池和妻子儿女,自身的头目髓脑,这些全都没有吝惜。

故法华经云,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所以《法华经》中说:“ 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只此布施一行,尚非劫寿能宣,况其余之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四摄,万行乎哉。及至惑业净尽,福慧圆满,彻证自心,成无上道,普为众生,说所证法,直欲同皆得己所得。

就布施度这一行门,尚且不是劫数寿量所能宣说的,何况其余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四摄,一切行门呢?等到惑业净除究尽,福德智慧圆满,彻底证得法界唯心,成就无上佛道,普为一切众生,宣说所证大法,只是想要众生同样都得到自己所得的大法。

但以上根者少,中下者多,故复随机施教,令其随分得益耳。及其一期事毕,即入涅盘,犹复不舍大悲,于他方世界,示成正觉,以行济度。如是示生此界他方,固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譬如杲日,为照世故,出没无住。亦如船师,为渡人故,往来不停。

但是因为上根人很少,中下根的人较多,所以又随顺众生的根机施设教法,让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根机而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他一期教化众生的大事完毕,就进入涅盘,还是不舍大悲,在他方世界,示现成等正觉,来施行济度。像这样示现生到娑婆世界,他方世界,固然不是算数譬喻所能知的。譬如明亮的太阳,为了照耀世界的缘故,日出日没有停止。也如同渡船之师,为了救渡众人的缘故,来来往往不会停歇。

且据此番出世,实为周昭王二十六年。及至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固已无机不被,无法不周矣。

且据这次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出世,实在周昭王二十六年。到了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已经是没有根机不蒙其泽被,没有一法不周备了。

又以中下根人,自力劣弱,不能现生即出生死。纵有修持,而烦惑未断,再一受生,迷失者多。因兹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俾彼若圣若凡,或愚或智,同于现生,往生西方。

又因为中下根人,自己的力量陋劣薄弱,不能在这一生就出离生死。纵然有一点修持,而烦恼惑业未断,再轮转到下一生,迷失的很多。因此特别开启一个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使得无论是圣者凡夫,愚人智人,同在这一生,往生西方。

则上根者速成佛道,中下者永出轮回,实为三世诸佛普度众生之达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法。以但具真信切愿,志诚恳切持佛名号,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工夫之浅深,惑业之轻重,无不蒙佛摄受,令其带业往生。如船拯溺,无所拣择。

那么上根的人,能够快速成就佛道,中下根的人,也能永出轮回,这实在是三世诸佛,普度众生的通达要道,九法界众生,快速证得佛果的妙法。因为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志诚恳切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无论工夫的浅深,惑业的轻重,没有不蒙佛摄受,让他带业往生的。如船拯救溺水者,并不挑选救谁。

唯信愿不真,而心行与佛相背者,则不能蒙佛接引也。佛之愍念众生,前自无始,后尽未来,上自等觉菩萨,下及六道凡夫,无一人不在大悲誓愿弥纶之中。

只有信愿不真切,而心行与佛相违背的人,就不能蒙佛接引了。佛陀愍念众生,前从无始劫,后至未来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六道凡夫,没有一个人不在大悲誓愿的统摄之中。

譬如虚空,普含一切,森罗万象,乃至天地,悉所包容。亦如日光,普照万方,纵令生盲,毕世不见光相,然亦承其光照,得以为人。使无日光照烛,便无生活之缘,岂必亲见光相者,方为蒙恩乎。

譬如虚空,普含一切,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乃至天地,全都包容。也如同阳光,普照一切,纵然是生下来就眼盲的人,一辈子没有见过阳光的形相,也会承蒙阳光的普照,得以成人。假使没有阳光的照耀,就没有生活的助缘,哪里是必定亲自见到阳光之相的人,才算是蒙受太阳的恩德呢?

喜欢印光法师白语解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印光法师白语解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七夜白新书起航1992我在初唐吃软饭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兵王雄风重生打卡一万次,开启进化之旅天啊!我变成了龟师姐会法术,师弟我扛不住啊武侠世界小龙套重生农媳有空间一爱成灾:邪少的纯情宝貝恋上绝色女总裁人道天堂邂逅的午夜楚剑秋柳天瑶无删减完整版离婚吧!我不想在七零当炮灰女配胜者为王超级兵王柯学喵喵立大功
经典收藏开局签到乾坤大挪移不知仙下一卷破苍穹问罪苍生吞天古鼎御兽:谁能拒绝熟练度面板呢?玺卷天下一见倾心:校霸女神看看我武掌苍穹超级炼灵师不会真有人觉得当训练家难吧奥特:开局变成闪耀迪迦穿越诸天:我为时空河神空间之魅惑邪女从斗罗大陆开始共享诸天我才三岁,逆袭系统早来两百年网游三国:重生术士从武馆弃徒到人间之光签到十年,我养的宠物都成仙了我有一间游戏室
最近更新全球修武:我会的全是神功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跨界修仙我靠锦鲤体质撩翻全宗门战神圣尊四大名着大乱战废柴觉醒:九鼎大陆重生异界:命运的新起点游戏入侵?亿万暴击击击致命!魔尊正道九州吴氏修仙录重生之我的金手指是无敌的赠礼万倍返还,修仙界第一舔狗从刀法开始肝成大帝巫师世界之冰霜王座我GSD,一剑爆星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我家的墓园连着游戏世界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玄黄一剑洪荒:师从鸿钧,甘为玄门牛
印光法师白语解 我想签约 - 印光法师白语解txt下载 - 印光法师白语解最新章节 - 印光法师白语解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