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风起澳宋

大明也是罗

首页 >> 17世纪风起澳宋 >> 17世纪风起澳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门枭虎永乐大帝:朱标我的美女俏老婆我在大明当暴君大魏宫廷战神无双九重天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豪横大宋龙血战神
17世纪风起澳宋 大明也是罗 - 17世纪风起澳宋全文阅读 - 17世纪风起澳宋txt下载 - 17世纪风起澳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2章 黄老爷进城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历1651年,10月。

黄永贵今天起了一个大早,因为他要赶路进城,带着金银细软他即将离开他待了40多年的家乡,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来了。

黄永贵以前是一个在苏南拥有上千亩良田的地主,所以一般人都叫他黄老爷,这里我们也叫他“黄老爷”用来代表这一类人。

黄老爷家作为中小地主一直是耕读传家,不过说是耕读传家,但是祖上也没出过多少有功名的读书人,只有一个两个秀才,几个童生罢了。

到了他这一代更完蛋,不管是他自己还是他的子女只能说粗通文墨,也就比市井俗人好一点罢了,更别说作出什么锦绣文章考取功名了。

不过考不上功名也不是啥太坏的事,毕竟家里还有上千亩良田还可以继续耕读传家,等时间长了总会有几个读书种子能改变家族的命运。

但是坏消息来了,澳宋人打过来了,先是北边的大明没了,大夏成立了,后面南边的大明也没了。

新朝廷和官府要均田地,黄老爷家彻底没戏唱了,虽然万般不愿,但是面对人家拿着火枪的大兵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于是黄老爷家只有交出多余土地和财富,抄家后黄老爷家一家五口人就剩60亩地和一些浮财了。

不过就算靠着60亩地一家人也能继续过活,江南的地比北方的地好多了,60亩地养活一家五口人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人家黄老爷是什么人,人家以前是地主啊,一家五口人,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黄老爷的老婆,加上黄老爷才三个男丁,而且平日不说养尊处优,至少也不会干什么重活。

所以一家人压根料理不过来60亩地,而官方又规定了土地不能主动撂荒,凡是主动撂荒的土地官方可以依法回收分配给别人种,你不种有的是人种,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为了不让土地被回收一家人只能像他们家以前的佃户或者长工那样起早贪黑使劲干。

后来黄老爷的子女们不想继续种地了,十分劳累不说,挣的钱也不多发不了财回不到以前轻松的生活,而且都是文化的人去哪里都能找到活干。

于是几年时间里黄老爷成了孤家寡人,大儿子去了南京城找工作,因为听说那里新开了很多“公司”需要大量文化人。

二儿子去了海外垦殖,因为去海外垦殖官方不仅承担路费还给补贴,而且报纸上说海外容易发财。

大女儿直接嫁了人,是一个转业的小军官,当初部队打到这里的时候两个人就好上了,仗打完了那个小军官转业退伍两人结婚。

当时黄老爷知道女儿跟一个“臭丘八”好上时非常生气,军官女婿提着礼物上门来娶亲时他也没给好脸色。

不过时代终究是变了,当年的“臭丘八”变成了保家卫国的战士,拿着高额的军饷社会地位还高,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而黄老爷也不再是什么地主老爷了。

所以为了女儿美好的未来,纵使再怎么不满他也只能同意这门婚事认下这个军官女婿,形势比人强,再抱着耕读传家的老思想只有被淘汰了。

去年又是突发坏事,黄老爷的老婆生了重病不治身亡,大儿子和大女儿都赶回来参加了葬礼,只有小儿子由于路途遥远消息不畅没有回来。

处理完老伴的后事以后,大儿子提出让黄老爷搬到南京和他一起住也好有个照料。

大儿子进了南京城找工作后凭借能写会算成功进入一家公司当起了文员,后来由于工作出色升为小组长,也算是立业了,在南京这个大城市站稳了脚跟。

黄老爷一想也对,自己一个人在乡下到时候死了都没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而且一个人过日子也确实孤独寂寞。

不过毕竟是生活了40多年的家乡,要是自己也走了在老家他们这一脉就连一个人都没了,祖坟都没人打理。

最后事情拖了快一年,黄老爷终于耐不住继续过一个人的日子,同时他也把他们黄家其他事务给打理好了。

于是在10月末天气彻底凉快下来以后,黄老爷收拾好金银细软准备出发去南京城投奔大儿子。

不过外界日新月异让刚从乡下出来的黄老爷有些无所适从,其他先不说光是从乡下到南京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黄老爷的老家虽然在苏南,但是离南京还是有不短的距离,黄老爷虽然不是地主了,但是兜里还是有不少钱财的,不可能和普通人一样背袋干粮,然后硬靠着11路公交车走两三百公里到城里。

于是黄老爷进城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合理选择交通工具,用尽可能耗时最短但是花费也最少也就是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办法到达南京。

江南多水系,在各种桥梁还没有遍地的时代,想要出远门船是少不了的,于是黄老爷背着包袱提着箱子坐上了一辆去最近渡口的马车。

到了渡口黄老爷交钱上船,渡口的样子和使用船只和他当年出门访友时已经大相径庭了。

渡口的码头都用是水泥砌的,比以前的木制码头牢固而且美观,最主要的是渡口不像以前那样脏乱差了。

以前这些小渡口人和各种牲畜一起摆渡,各种尿和粪便搞的渡口臭气熏天,就算有人清理也不可能永远及时,而且无法做到清理干净,一下雨更不得了。

现在好了渡口人畜分离分别运输,渡口自然干净不少,渡口附近还做了道路硬化,就算下雨也不至于泥水遍地。

船也大不一样了,以前都是木头船,现在用的从澳宋进口来的小火轮,核心部件进口落地后由大陆工厂组装。

黄老爷仔细的端详起了这小火轮,以他的学问他怎么想不明白铁怎么能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能载人载货,但是不沉。

除了对材质好奇,他对于火轮的动力更好奇,这火轮不用风不用人力就能走,只用吃煤,而且比木头船走了快。

“老伯,别靠锅炉太近,小心等会烫到侬。”听见船工的提醒黄老爷赶忙离开锅炉。

这种小火轮吨位很小空间也不大,为了更加经济拉更多人和货物,所以连个单独的锅炉室都没有,为了安全一般会有船工守在锅炉旁边。

除了没有独立的锅炉室这种小火轮也没船舱,只有一个可拆卸的顶棚,根据天气进行拆卸。

随着船满,船工用江苏话大喊一声“行船了”,然后就往预热好的锅炉里快速铲进煤炭,随着蒸汽机不断运转,这条小火轮慢慢的离开码头。

但是船工铲煤的时候就苦了乘客了,铲煤时扬起的煤灰遍满全船,船工一般有航运公司配发的口罩,而乘客只能自备了,像黄老爷这种第一次坐船的乘客可就没有准备了。

不过黄老爷没有抱怨,因为外面变化很大,这一路走来很顺利已经让他很开心了,幸好他识字平时没事就喜欢看点报纸,不然哪里能认识火轮船之类的新鲜玩意儿。

喜欢17世纪风起澳宋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17世纪风起澳宋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书后我成了暴君的黑月光携带空间物资重生:小炮灰觉醒了小花仙之萱草花铁血赘婿萧辰上仙抱得美男归长公主今天宠夫了吗穿成超稀有雌性,被无数大佬跪舔她是一只鱼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喜乐田园:农妇当家等够,伤够,痛够,就该离开了诡盗奇谈项云峰陆沉周若雪全集小说阅读免费NBA万界商城农家辣娘子有空间都市不灭仙医齁甜!在恶人综艺里被病娇盯上啦缥缈风烟录医定终身:秦爷,扎个针超级兵王
经典收藏赘婿之最强王者澳洲崛起录邪冥之界gl红楼名侦探特种兵明末做皇帝乱世情缘大汉与罗马女帝家的咸鱼皇子明末中兴路妖孽夫,桃花妻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带着实验室种田大唐:刚要造反,你立我为太子?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三国:家父,曹孟德重生毒妃惊华工业革命后,我带政哥干翻全世界大唐最强长子大韩之忠心靠山王扶明
最近更新水浒:我武大郎,反了!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动荡的大元如何拯救德意志我家有个电饭锅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重生美好三国之现代魂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镇国世子爷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穿越之铁血捕快时空乱叙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17世纪风起澳宋 大明也是罗 - 17世纪风起澳宋txt下载 - 17世纪风起澳宋最新章节 - 17世纪风起澳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