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浩浩荡荡。
江南水师完成了护送任务,纷纷调转船头,打道回府。几艘漕帮的船只依旧停在江中,没有离去。
李云洲一眼便看到了,码头上铺着的防滑毯子。
心里想着,在哪里都不缺这种陋习。脚踩在上面软软的,确实很舒服。
不过后面的程序,就让他很不舒服了。
繁文缛节,浪费时间,却又不得不做。否则你就是那个离经叛道之人。
他只能堆起笑容,强忍着不适,一一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施礼。
一时之间,马屁声四起。四月的天本不算热,却热出了满头汗水。
“李大人路途劳累,我们还是快点请他上面歇息歇息吧。”
天籁般的声音啊!
李云洲抬头望去,见是杭城知府赵清晏,顿感欣慰。对他点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一群人恭维着两人,拾级而上。
棚里两位封疆大吏也不托大,急忙迎出来见礼。
两位的身份,知府赵清晏在路上已做了介绍。
李云洲不敢怠慢,悄悄加快了脚步。
竹棚之内,两位大人物率先行礼。当然,这是对钦差大臣这个身份行的礼。
摆香案,请圣旨。
官员们跪了一片,李云洲宣读圣旨。
待一应礼节结束,李云洲先扶起了总督大人温廷玉,又转身扶起了巡抚大人路知遥,这才规规矩矩行礼。
温廷玉见这位名动京师的年轻人竟没有一点少年权臣的架子和那种文青之气,能在小处动功夫,不由得露出了赞赏之色。
他一动没动生生受了一礼,而巡抚路知遥则是偏了偏身子。
礼行到了一半,这位总督大人伸手扶住了李云洲,微笑道:“小李大人,见外了。”
李云洲顺势起身,有些疑惑的望着他。
“当年在京城,我与你舅曾同过事,不知他近来可好?”温廷玉笑着解释。
李云洲再次行礼。
一番交谈,倒是让几人略微熟络了些。
不过温廷玉总有种不舒服的感觉。身为江南道总督,自己的辖区长时间待着一位钦差大臣,怎么都算是个大麻烦。
这事放在谁身上,估计都不好受。就像是伴君如伴虎,总感觉浑身不自在。
温廷玉小口抿着茶水,余光瞥向李云洲处,有意无意的说道:“江南道历来雨量充沛,大河大江水量充足,所以修理河堤的任务也很重。特别是去年,天公不作美,连月大雨,以致多处河道溃坝,是本官的失职啊!小李大人这段日子恐怕得辛苦点了。”
李云洲微微一笑,诚恳道:“大人为陛下守牧一方,劳苦功高。那天灾人祸,非人力可挡,大人不用过于伤心。”
温廷玉点点头,笑道:“大人可定好住所?这边盐商很多,早些天就有大商找到我,想为小李大人提供住所。”
盐商有多富,李云洲心里清楚,恐怕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不过他却不能住。
“大人的好意小侄心领了。舅舅一直教导,要廉政守节,小侄不敢忘却。怕传回京城,让舅舅知道,小侄的屁股,得开花了。”
温廷玉摇头直笑,心下却不以为然。
诗人,总是矫情点。
喜欢匣中三尺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匣中三尺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