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怀远和家人团聚了一天,直到快要黄昏才雇了辆马车飞快出城,回营中等待晚上集合点名。
临走前,萧怀远告诉家人,他已经被选入了讲武堂骑兵科,这还要得益于他从前喜欢在京郊纵马狂奔练就的马术。
以后就不在钓鱼台驻扎,而是转到了南海子的军营中。让家人不要再去军营里寻他,军中管理约束甚严,反正也见不到。
不过他会经常给家里写信,军中以后每月会集中收集信件,由专人通过驿路发出去,像他这种家在京师的,家里很快就能收到。
当晚晚饭时,讲武堂各兵种科营区,外出了一天的学员们全部集合到位,进行了人员点名。
自入伍以来,这些人被关在军营中两个月了,今日放出去一天,回来后士气高涨。不过和出去透风相比,最让他们高兴的还是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毕竟在讲武堂中,像萧怀远那样,家境算是中等的小富之家并没有多少。
大多数学员出身还是比较贫寒的,要么是小地主家庭,要么是小商人家庭,还有不少是家道中落学业也不精,基本在科举中看不到出路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来京的盘缠都是借的。
能在京郊分到二十亩不用缴税的上田,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然,讲武堂中家在京师的学员也不算多,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们今天除了小部分人进城游玩,大多数拿着田契去看了自己分到的土地,地上有佃户的便明确主佃关系,以后好来收租。没有佃户的就想着给老家写信,让家里人过来耕种。
晚饭之后,今天没有训练。学员们都聚在屋子里聊天,等着晚点名结束后好就寝。
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热议一个话题,那就是关于近卫师将要募兵两万人,扩军至四个师的事情。
消息灵通的人,眉飞色舞地向同学们讲着从教官那里听到的内幕。
钓鱼台军营南面的讲武堂营区,步兵科的一间宿舍里,一群学员正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聊天。
“我听连长讲,圣上说了,要在近卫师中给咱们讲武堂的学员也留出位置。等两个月后咱们分科训练一结束,就都会分到近卫师里做官,都有品级!”说话的叫做胡震,现在是轮值班长。
这个班里的十个人,分科之前基本上都是当初和李若琏、萧怀远、邓成荣、梁鹏一个班的。
只不过李若琏、梁鹏都是武举人出身,弓马娴熟,被选到骑兵科去了,萧怀远因为马术不错也去了骑兵科。
邓成荣则被选到了炮兵科。这小子虽然体能不好,老是害的大家跟着挨罚,但是分科考试的时候,算学却很出色,被分到了炮兵科。听说过去就当了班长,很受教官重视,也算是东边不亮西边亮了。
他们这群被挑剩下的,就都留在了钓鱼台军营南区,成了讲武堂中被公认为最苦最累的步兵。
“咱们全都编进近卫师?”一个叫做霍准的学员问道。
“你没看咱们一直学得都是近卫师里的那套东西吗?据说这讲武堂,当初就是为了给近卫师准备的。”
“皇恩浩荡啊!再过两个月咱们就要结业了,你说这近卫师扩军,是不是专门为咱们讲武堂而来的呢?”霍准猜测道。
“想啥呢?我咋听监队讲,扩军后的连以上主官,可都是从现在的老近卫师这批人里面选的。哼!咱们呐,本事再强,顶多给那群泥腿子当个副职,绝大多数也就是个排长。”另一个消息灵通的家伙说道。
说这话的叫刘孟海,是个眼力灵活、善于交际的家伙。
“真的假的?这消息可靠不?”同班的许斌怀疑道。
“绝对千真万确!你们今天都回营回的晚,我和胡震半下午就回来了,闲着没事,就去大营东边三里外的酒馆里面喝酒。刚好碰到连长和监队也在那里,就和他们一起喝了一场,他俩亲口说的。”
“连长和监队也出去了?”
“都放假了,营里没人,他俩可不是也跟着放了个假。”
刘孟海说完朝宿舍门口看了看,见没有其他人,便接着小声说道:“你们都不知道。昨天上午,圣上才召集近卫师连以上军官宣布了扩军的事。从昨天下午开始,这老近卫师里的家伙们都他娘的乐翻了天了,他们内部各种消息传的是沸沸扬扬,就差在营里放几挂鞭炮庆祝了。”
“庆祝啥?”霍准问道。
“这还用问?庆祝升官发财呗!”刘孟海嗤道。
“他娘的,这群泥腿子,不是挖煤的就是拉纤的,斗大的字认识不了几个,就比咱们早来了几个月,凭啥落给他们这么大的富贵!”许斌愤愤不平道。
“可别这么说啊!人家每逢三逢八也都有识字课,现在估计斗大的字应该也认识几十箩筐了吧!”刘孟海调侃道。
胡震见大家情绪有些不对头,赶紧咳嗽了一声静静场面,“我说差不多得了啊!凡事总要有个先来后到,谁让人家来的早哩,再说了,当兵比的是杀敌不是识字,在这儿比谁书读得多可就来错了地方。”
“况且,再怎么说,这老近卫师里的也都是咱们的教官,教会咱们站军姿走正步的。看人家升官眼气正常,出去可管好嘴别给自己惹祸!”
“老胡你放心,我这人就是口不由心,咱对教官们还是尊敬的。”许斌赶紧顺坡下驴道。
“那就好!”
“虽说这次扩军咱们讲武堂吃不了大菜,但是来日方长。兄弟们都前途远大着哩。当初我要来京师读讲武堂,一帮子同窗还嘲笑咱,现在看来却是走对了。倘若还留在家乡习那八股文,虽说考个秀才也不难,但是谁知道这辈子能不能中个举人。”刘孟海赶紧缓和气氛道。
“就是”,“就是”,众人纷纷附和道。
近卫师一营和二营的军官骨干,是轮换着带领和训练讲武堂新兵,所以这些学员对近卫师的基本情况还是很清楚的。
许斌这厮从七岁开蒙,读了九年私塾都没考上秀才,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就不让他再读了。他从小死了娘,可能是因为缺少疼爱,性格有些偏激。
一听说近卫师的那群在他眼里属于不通文字的家伙,马上要集体升官了,一时又犯了偏激的毛病,忍不住说了一些难听的牢骚话。
许斌是心直口快说出来了,其实在场的众人虽然没说,但是又有几个心中没有和许斌类似的想法呢?
喜欢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