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刚收好手机。
苏羽昕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建军,听说正式协议签了?
采购处周雨薇已经把阳光小区的设备清单准备好了。
智慧门禁10套、应急呼叫器40个。
还有儿童游乐区的滑梯、秋千。
都是按工程处刘宏处长审核的参数采购的。
下周就能发货,你注意接收。”
“太感谢苏总了!”
李建军说,“我会跟刘宏处长对接安装时间。
保证设备一到就能进场,不耽误工期。”
挂了电话,李建军看着手机里的协议照片,心里满是成就感。
他知道,这份协议的签订,不仅是华北区域的又一次突破。
更是业主对黎光物业的信任。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把协议里的每一项承诺都落到实处。
让阳光小区的业主真正感受到黎光的优质服务。
下午两点,重庆沙坪坝小区业委会办公室里。
李勇正和吴副主任、张桂兰阿姨等几位业主代表讨论《黎光物业服务协议(草案)》。
桌上的草案是他上午从成都回来后,根据考察团反馈修改的。
新增了“每月组织一次业主参观天府花园服务现场”
“老年活动室每月举办两次健康讲座”等条款。
这些都是业主在考察时提出的需求。
“李经理,这个‘应急呼叫器安装’条款里写‘1月10日前完成全小区安装’。
能不能再提前点?
咱们小区老人多,都盼着早点用上呢。”
张桂兰阿姨指着草案第8页,语气急切,“昨天我跟楼上王奶奶聊天。
她还说‘要是早点装上呼叫器。
晚上起夜也放心’。”
李勇拿出笔,在条款旁标注“拟提前至1月5日前完成”。
又翻开周海琼发来的《工程进度表》:“张阿姨,我跟周海琼副总分管的工程处确认过。
他们说要是加快进度,1月5日前能完成安装。
但需要业主配合。
比如提前确定安装位置,避免安装时耽误时间。”
吴副主任立刻接过话:“没问题!
我们业委会可以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统计安装位置。
保证不耽误工期。
另外,我还想在协议里加一条‘每月召开一次业主座谈会’。
让业主能随时跟物业沟通,有问题及时解决。”
“这个建议好!”
李勇立刻在草案里补充了这条条款,“座谈会就定在每月15号下午。
在老年活动室举行。
物业会提前三天公示议题。
业主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在会上提。
我们会认真记录,及时整改。”
讨论到“物业费收支公示”时。
几位业主代表都很关心公示的详细程度。
李勇拿出吴宇轩处长制定的《收支公示模板》。
上面详细列出了“物业费收入”
“设备维护支出”
“人员工资支出”等项目。
甚至连“办公用品采购费用”都有明细:“各位放心!
我们会严格按照这个模板公示。
每月5号在小区公告栏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接受业主监督。
要是业主对公示内容有疑问。
还可以向业委会申请查阅财务凭证,保证公开透明。”
下午四点,协议草案终于达成一致。
吴副主任代表业委会在草案上签下“同意按此版本推进”的意见。
其他业主代表也纷纷签字确认。
李勇拿着草案,心里松了口气。
立刻给周海琼发了条微信:“周总,沙坪坝小区协议草案已通过业主代表确认。
新增了‘业主座谈会’‘提前安装呼叫器’等条款。
接下来会准备正式协议。
预计12月22日前完成签约。”
周海琼很快回复:“做得好,李勇!
正式协议准备好后,先发给法务处审核,确保条款合规。
工程处这边我已经打过招呼。
会优先安排沙坪坝的设备安装团队。
保证1月5日前完成呼叫器安装,不辜负业主的期待。”
下午五点,李勇走出业委会办公室。
看着小区里渐渐亮起的路灯,心里充满了干劲。
他拿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微信。
附带业主代表签字的草案照片:“赵总,沙坪坝小区协议草案已通过业主代表确认。
业主对考察后的服务方案高度认可。
预计12月22日前完成正式签约。
周海琼副总已协调工程处优先安排安装,保证服务及时落地。”
赵长天回复得很快,语气里满是鼓励:“李勇,西南区域的突破很关键。
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完成签约。
后续服务落地时,多跟业主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把沙坪坝打造成西南区域的标杆小区。”
李勇看着回复,握紧了手里的草案。
他知道,沙坪坝小区的签约只是西南区域的开始。
有总部的支持,有业主的信任,他一定能在西南区域打开更大的市场。
为黎光物业的“百日冲刺”目标再添一份力。
12月21日的广市,晨雾像浸了水的棉絮裹着番禺区的老旧小区。
榕树垂落的气根上凝着细小的水珠,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
落在青石板路上晕开浅褐色的湿痕。
早上七点十分,华南分公司一级经理张建国的黑色商务车刚停在“番禺雅居园”小区门口。
就看见医疗合作处的吴敏正蹲在后备箱整理设备箱——
橙红色急救包的拉链扣磨得发亮。
银色血压仪的显示屏贴着防刮膜,装着血糖仪的蓝色收纳盒里。
试纸按日期顺序码得整整齐齐。
在灰蒙蒙的晨光里透着让人安心的专业感。
张建国是赵长天改组片区、分公司架构——
华南片区成为一级分公司后,首任经理。
“张经理,设备都齐了。
昨天跟社区医院借的心电图机也放后排了。
我特意让护士提前校准过参数。”
吴敏直起身,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
白大褂领口还别着枚小小的胸针,是黎光物业的logo。
“就是小区物业老陈刚才发微信说。
早上六点就有老人在活动中心门口等。
有的还提着刚买的菜,怕咱们来得晚,白冻着。”
张建国点点头,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的提手——
那是个用了三年的黑色皮质公文包,边角已经磨出浅痕。
里面装着苏羽昕昨天下午加急发来的华南业主需求数据。
他抽出文件夹翻开,打印纸边缘被反复翻看磨得发毛。
表格里用红色加粗标注的“番禺区老年业主占比62%”
“医疗服务需求满意度仅38%”
“突发状况响应需求达91%”
像三根刺,扎得他指尖发紧。
“先把健康咨询点设在活动中心大厅,离门口近,老人不用吹风。
你带两个护士先给等在外面的老人量血压。
我去跟老陈对接场地,顺便借个广播——
得让所有业主都知道咱们的服务内容。”
活动中心的铁门推开时,一股混着消毒水和热水瓶保温塞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
物业经理老陈正指挥保洁员用抹布擦长条桌。
看见张建国进来,手里的抹布都没放下就迎上来:“张经理,可把你们盼来了!
昨天下午在业主群里说要搞医疗服务。
我手机从六点响到十点。
全是问能不能上门体检、能不能帮忙测血糖的。
还有个阿姨说她儿子在外地,就怕自己在家出点事没人管。”
张建国没多寒暄,目光扫过大厅——
靠窗的位置有电源插座,正好放心电图机。
中间的空场地够摆四张桌子,能同时给老人做检查。
“老陈,麻烦让保洁员把靠窗那片区域清出来,再借个手提广播用用。
八点整我要跟业主讲讲服务方案。”
八点整,健康咨询点正式开张。
吴敏刚把血压仪的袖带缠在第一位老人——
住在3栋的王阿婆胳膊上。
周围就围上来一圈人,大多是提着菜篮子、揣着药盒的老人。
“阿婆,您放松,别攥拳头,血压稍微有点高,145\/90。
平时是不是睡得不太好?”
吴敏盯着仪表盘,声音放得很轻。
王阿婆点点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是啊,晚上总醒。
有时候醒了就怕再也睡过去。
孩子们又在深市上班,真出点事,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人群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可不是嘛!
我家老头子有高血压。
上次在家晕倒,还是邻居听见动静才敢进来的”
“去医院排队要半天,要是物业能帮忙看看,就省大事了”。
张建国握着广播走过来时,正好听见这些话。
他清了清嗓子,按下开关。
醇厚的声音立刻在大厅里散开:“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华南分公司的张建国。
今天专门来给大家送医疗服务。”
他先举起手里的需求数据单,指尖落在红色标注的地方。
“根据我们上个月的调查。
咱们番禺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过60%。
有83%的老人希望物业能提供医疗服务。
91%的老人担心突发状况没人管——
今天,我们就把大家想要的服务送到面前。”
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老人们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
有期待,也有藏不住的怀疑。
张建国停顿了两秒,特意加重语气:“我们的‘社区医疗站+物业托管’服务。
包含每月2次上门问诊、急救设备入户。
而且——”
他顿了顿,看着老人们瞬间亮起来的眼神。
“这些服务跟物业费绑定,没有任何额外收费!”
话音刚落,大厅里就响起一阵掌声。
王阿婆颤巍巍地站起来:“张经理,你说的是真的?
上门问诊不要钱?不会到时候又说要收服务费吧?”
张建国立刻走到她身边,把服务方案递到她手里。
指着其中一条:“阿姨,您看这里。
白纸黑字写着‘服务费用包含在物业费中,无额外收费项’。
而且我们会跟每家每户签服务协议。
协议里会写清楚服务内容、频次,还有投诉电话——
要是有任何问题,您直接打我手机也行,这是我的名片。”
他从口袋里掏出名片,双手递给王阿婆。
名片上除了职务和电话,还印着黎光物业的服务承诺:“业主至上,服务第一”。
就在这时,张建国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着“苏羽昕”的名字。
他走到角落接起电话。
苏羽昕的声音传来:“张经理,采购处那边我跟周雨薇协调好了。
3套社区医疗站基础设备——
包括问诊床、急救箱、应急呼叫主机。
已经发顺风物流了,预计23号上午就能到番禺。
周雨薇还说,要是设备不够用,随时跟她提。
优先给你们华南分公司调配,绝不耽误落地。”
张建国心里一暖。
指尖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轻轻敲了敲:“谢了苏总,辛苦你跑一趟采购处。
这边情况比预想的好,番禺雅居园和旁边的祈福新村都有签约意向。
等设备到了就能正式落地。
对了,你跟赵总汇报了吗?”
“还没呢,我想着先跟你确认设备的事。
等你这边定了再跟赵总说。”
苏羽昕的声音顿了顿,“不过赵总早上开会的时候还问起华南的医疗服务进展。
说要是有需要协调的部门,让我直接找他。”
挂了电话,张建国抬头看见吴敏正在跟几位老人演示应急呼叫器——
她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设备。
上面只有一个凸起的按钮。
按下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立刻亮起绿色的字:“您已成功呼叫,物业值班人员将在4分钟内响应”。
“阿公,您看,这个呼叫器可以贴在床头,也可以挂在脖子上。
万一有突发状况,按一下,物业值班员就会立刻联系社区医院。
还会派人上门查看。”
吴敏一边说,一边把呼叫器递到老人手里。
看着老人反复按了两次,确认能正常使用才放心。
上午十点半,番禺雅居园的老陈和祈福新村的物业经理同时找到张建国。
手里都拿着签好字的意向书。
“张经理,我们刚才跟业主代表商量了。
都觉得这个医疗服务特别实在。
就按你说的方案签。
希望能尽快把医疗站建起来。”
老陈把意向书递过来,指尖还沾着墨水,“我已经跟社区居委会打过招呼了。
他们也支持咱们搞医疗站,说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建国接过意向书,仔细看了一遍。
在“医疗服务落地时间”那栏签上——
“12月23日设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
然后掏出笔,在落款处签下自己的名字。
“放心,我们一定说到做到。
23号设备一到,我就带工程队过来装修医疗站。
保证月底前让大家用上服务。”
他把其中一份意向书递回给老陈,“麻烦你跟业主们说一声。
要是有具体的医疗需求,也可以跟我们提。
我们尽量调整服务内容。”
离开小区时,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小区的花园里。
几个老人正围着刚安装好的应急呼叫器讨论。
王阿婆还拿着张建国的名片。
跟旁边的阿姨说:“你看,这上面有电话,以后有问题就能找他。”
张建国站在车旁,掏出手机给赵长天发了条短信。
特意附上了意向书的照片:“赵总,华南‘医疗+物业’服务首战告捷。
已与番禺雅居园、祈福新村2个小区达成签约意向。
采购处协调的3套设备23号到货。
预计月底前完成医疗站建设并落地服务。”
此时的黎光物业总部,赵长天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各分公司的日报。
身前办公桌上堆着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庆市分公司上报的舆情报告——
12月20日华龙物业散布“黎光智慧设备频繁故障”的谣言。
导致已签约的2个小区出现业主质疑。
赵长天的手指在“业主质疑”几个字上轻轻敲着,眉头微蹙。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张建国的短信。
他点开照片,看着意向书上清晰的签名和落地时间。
紧绷的眉头稍稍舒展。
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两个字:“好样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设备落地时遇到任何问题,直接找我协调。
确保服务质量,不能让业主失望。”
发完短信,他拿起桌上的座机。
拨给李勇:“李勇,庆市的舆情情况怎么样了?
设备体验日准备得如何?”
电话那头的李勇刚结束跟周海琼的对接。
声音带着一丝忙碌:“赵总,都准备好了。
我现在在龙湖西苑小区,周副总带着3名工程师已经到了。
设备都调试好了,就等业主过来体验。
法务处郑军那边也说,上午十点会向重庆本地3家主流媒体发澄清声明。
附设备合格证书和谣言证据。
应该能压制住负面传播。”
赵长天握着听筒,沉吟了两秒:“李勇,记住!
这次体验日不仅要澄清谣言,还要让业主看到我们的实力。
华龙既然敢造谣,我们就要用事实打他们的脸。
另外,跟业主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
要是有业主提出合理的需求,也可以记录下来。
后续调整服务方案。”
“您放心,赵总,我都记下来了。”
李勇的声音很坚定,“我已经请了考察天府花园的业主代表张桂兰阿姨过来。
她愿意跟其他业主分享体验。
还有钱少华收集的华龙设备维修记录,近3个月故障12次。
到时候会展示给业主看。
让大家知道谁在说真话,谁在造谣。”
“嗯,考虑得很周全。”
赵长天满意地点点头,“有任何情况,随时跟我汇报。
不要等问题扩大化。
我们离千单目标只差10个小区了,庆市这边不能出岔子。”
挂了电话,他拿起桌上的舆情报告。
在“华龙物业”几个字上画了个圈?
旁边写着“重点关注,收集违规证据”——
昨天钱少华汇报时提到,华龙在杭市存在向业委会送礼的情况。
很显然,华龙为了抢单,不仅会造谣,还会使用违规手段,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拿下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记录着各分公司的签约进度和问题。
翻到华南分公司那一页。
他在“12月21日签约2个小区”后面打了个勾。
又在旁边写了“跟进设备落地、服务质量”。
翻到庆市分公司那一页,他画了个五角星。
标注“12月21日设备体验日。
重点突破舆情,争取签约”。
写完这些,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眼墙上的挂钟——
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
张建国那边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李勇的设备体验日也该开始了。
同一时间的庆市,寒风裹着细雨——
把龙湖西苑小区的广场吹得冷飕飕的。
上午九点,李勇站在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旁。
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舆情报告。
指尖都快把纸捏破了。
报告上写着:12月20日晚,华龙物业西南分公司经理刘华涛——
在庆市已签约的2个小区业主群里。
散布“黎光智慧门禁频繁失灵、应急呼叫器响应超时”的谣言。
截至21日早上八点,已有287位业主在群里提出——
“要重新评估黎光物业的服务能力”。
甚至有3位业主代表表示“要跟华龙接触,对比服务方案”。
“李处,技术处的人到了!”
旁边的市场专员小陈举着伞跑过来。
裤脚已经被雨水打湿。
“周海琼经理带着3个工程师,推着设备车过来了。
还带了台笔记本电脑,说是要现场演示设备数据。”
李勇抬头,看见远处周海琼穿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
正指挥工程师把设备车推到舞台旁边——
车上放着两台智慧门禁样机。
一台应急呼叫器主机,还有几个装着配件的透明盒子。
工程师正用干布擦拭设备上的雨水,生怕影响演示效果。
“周总,设备都调试好了吗?
有没有可能出现卡顿或者响应延迟的情况?”
李勇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周海琼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银色的计时器,按了一下。
显示屏立刻亮起:“都调试好了。
我们早上七点就在公司实验室测了十次。
智慧门禁的识别时间最快1分05秒,最慢1分20秒。
应急呼叫器的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远低于我们承诺的4分钟。
而且我还带了设备的运行日志。
从投入使用到现在,故障记录只有2次。
还是因为业主误操作导致的,当天就解决了。”
她把运行日志递给李勇。
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情况、维修记录。
甚至还有业主的反馈意见。
李勇翻了几页,心里的石头稍稍落地——
有这些数据,再加上现场演示。
应该能打消业主的疑虑。
“对了,张桂兰阿姨到了吗?”
他突然想起请过来的业主代表,赶紧问小陈。
“到了,在那边的休息棚里。
我让同事给她倒了杯热水,怕她冻着。”
小陈指着广场角落的蓝色帐篷。
那里已经坐了几位早到的业主。
九点半,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裹着羽绒服、戴着帽子的业主。
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
应该是华龙那边派来的人。
想抓拍“业主质疑黎光”的画面。
李勇看了眼时间,拿起话筒走上舞台。
寒风把他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各位业主,大家上午好!
我是黎光物业市场处的李勇。
今天专门在这里举办‘设备体验日’。
就是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关于昨天华龙物业散布的‘设备故障’谣言,我不想辩解。
咱们今天用事实说话。
用现场演示证明黎光的实力。”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议论声。
有人小声说:“要是真没问题,怎么会有人说故障?”
“先看看演示再说,别被他们忽悠了。”
李勇听见这些话,没有反驳。
而是示意工程师把智慧门禁样机搬到舞台中央。
“现在,我想请一位业主上来体验一下刷脸开门。
有没有愿意帮忙的?”
话音刚落,一个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举起了手。
李勇认出他是龙湖西苑的业主代表王建民——
昨天还在业主群里发了条“黎光要是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就换物业”的消息。
王建民走上舞台。
工程师立刻递上登记表:“王大哥,麻烦您填一下姓名和房号。
我们登记后就能录入人脸信息了。”
王建军接过笔,飞快地填完表格。
然后按照工程师的指示,对着门禁机的摄像头站好。
“3,2,1——开始识别!”
工程师按下计时器。
门禁机的屏幕亮起,发出“嘀”的一声轻响。
不到两秒,屏幕上就显示“识别成功,门已开”。
旁边的计时器显示“1分12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王建民愣了愣,走到门禁机旁,又试了一次。
这次的时间是1分08秒。
“这……这么快?”
他惊讶地看着计时器,“我昨天听华龙的人说。
你们的门禁要等三四分钟才能识别成功,还经常失灵。”
李勇走到他身边,接过话筒:“王大哥,这就是事实。
华龙说我们的设备频繁故障。
但我们的运行日志显示,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发生率仅0.3%。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
而且我们承诺4分钟响应,实际响应时间都在1分半以内。
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
他示意工程师把应急呼叫器拿上来。
递给台下的一位老人:“阿姨,您能帮我们试试这个应急呼叫器吗?
只要按一下红色按钮,就能连接到我们的值班中心。”
老人接过呼叫器,按了一下按钮。
不到一分钟,工程师手里的对讲机就响了。
传来值班员清晰的声音:“您好,这里是黎光物业值班中心。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纵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纵小说!
喜欢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请大家收藏:(m.shuzongxs.com)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书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